中醫怎麼治療細菌性陰道炎

  陰道炎是女性不得不提的一個話題,而婦科疾病的治療離不開日常的細節。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中醫治療細菌性陰道炎方法。

  中醫治療細菌性陰道炎方法

  1、一定要完成醫生規定的治療療程。對於大部分病人只要用藥得當,幾天下來檢查結果會表現為陰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就徹底好了。其實這時有些未被消滅乾淨的病菌正躲在黏膜下,等到下一次例假前後抵抗力差的時候,它又會跑出來。因此,專家提示:真正意義上的細菌性陰炎治癒標準,是要在連續3個月,檢查結果為陰性。

  2、丈夫或性伴侶應同時進行治療。細菌性陰炎會通過性傳播,因此,丈夫或性伴也很可能染上該病,如果不治就會造成反覆交叉感染。

  3、治療細菌性陰炎期間要保持外陰清潔,禁止性交。在治療細菌性陰炎期間都必須禁止性生活,以免性交摩擦使陰道充血,炎症加劇。治療結束後,應在下次月經乾淨後複查白帶,呈陰性後方可恢復性生活。

  4、一定要對生活用品進行同步“治療”。毛巾和內褲上也會染有病原體,如果不將它們進行同步治療,治療細菌性陰炎的成果就會前功盡棄。因此,對毛巾和內褲要進行充分消毒:煮沸15分鐘,並要放在陽光下晒乾,平常也應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

  細菌性陰道炎的得病原因

  1、間接接觸感染

  接觸被細菌汙染的公共廁所的坐便器、浴盆、浴池坐椅、毛巾,使用不潔衛生紙,都可以造成感染。

  2、性傳遞

  是導致發病的原因之一,女方有症狀者至少有10%的男方有細菌性尿道炎。

  3、大量服用抗生素

  抗生素改變了陰道的微環境,致病的細菌病原體大量繁殖,導致區域性的細菌性陰道炎發作。

  4、過度講究衛生

  有些女性為了保持衛生,經常採用藥用洗液來灌洗陰道,很容易破壞陰道的酸鹼環境,容易感染上細菌性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的症狀表現

  10%~50%的患者無症狀,有症狀者自訴有魚腥臭味的灰白色的白帶,陰道灼熱感、瘙癢。

  白帶增多並不是本病的特有症狀,如淋病、黴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都可以出現白帶增多的臨床症狀。本病患者多為育齡婦女,起病緩慢,自覺症狀不明顯,主要表現為白帶增多。

  1、白帶增多的症狀。

  白帶為白色、黃水樣或膿樣,其中有白色凝乳樣或豆腐樣渣樣物,略帶臭味,或帶下夾有血絲。

  2、外陰及陰道瘙癢的症狀。

  表現為劇烈瘙癢,影響睡眠和工作,症狀一般由輕度到不能耐受,病人常不自覺地抓撓,因此導致外陰腫脹、潮紅、甚至紅腫,潰爛,有燒灼感。

  陰道分泌物檢查有如下特點:

  pH值達5.0~5.5,比正常高。

  白帶為灰色或灰綠色,均質,如麵糊樣黏稠度,可有氣泡。

  有爛魚樣惡臭。婦女月經後或性交後惡臭加重,性伴侶生殖器也可發出同樣的惡臭味。

  合併滴蟲或念珠菌感染者可出現外陰瘙癢、陰道燒灼感或性交疼痛等。

  總之,陰道炎主要還是要生活中預防,預防細菌性陰道炎還是以預防感染為主,建議大家養成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例如:

  1、上廁所前應該洗手,不濫用不潔衛生紙。

  2、排便後擦拭外陰時宜從前向後擦,每日清洗外陰。

  3、換洗內褲並放於通風處晾乾。

  4、自己的盆具、毛巾自己專用。內褲與襪子不同盆清洗。

  5、使用公共廁所時儘量避免坐式馬桶。提倡淋浴,不洗盆塘。浴後不直接坐在浴室坐椅上。不在消毒不嚴的泳池內游泳。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