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滋陰潤肺吃什麼好

  進入處暑後,天氣越來越乾燥,氣燥傷肺,所以處暑養生關鍵是滋陰潤肺。除了要多喝水,防秋燥不妨在飲食上下功夫。下面給大家介紹處暑節氣滋陰潤肺的食物,希望能幫到大家。

  處暑節氣滋陰潤肺的食物

  第一寶:百合

  肺臟向來不喜歡燥氣,在燥的情況下,容易導致積累毒素。百合有很好的養肺滋陰的功效,可以幫肺臟抗擊毒素。百合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解秋燥滋潤肺陰的佳品。百合味甘微寒,入心、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對秋燥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吃百合的方法很多,可以當菜餚吃,如薺菜炒百合,先將薺菜切成末,與百合瓣共炒,稱得上是美味佳餚,特別適宜於肺病患者食用。

  推薦食譜:蓮子百合粥

  材料:大米150克,百合幹25克,蓮子25克,枸杞2顆,冰糖30克。

  做法:百合幹用刀背碾成粉狀;蓮子用熱水泡軟;枸杞用熱水稍泡;大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鍋中放水,先放入大米、百合乾燒開後,再放入蓮子,改用中火繼續熬煮至熟,最後放入冰糖即可。

  功效:此粥助消化,滋陰潤燥,清心安神。

  第二寶:雪梨

  梨是秋季最好的潤肺食物之一,每天吃一兩個梨可有效緩解秋燥。而且現在的空氣汙染比較嚴重,多吃一些梨子可改善呼吸系統和肺的功能,保護肺部不受到空氣中灰塵和煙塵的影響。

  生吃梨,能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所產生的咽喉乾燥癢痛、乾咳及煩渴、潮熱等陰虛之症。將梨壓榨成汁,加胖大海、蟬蛻、冰糖少許,煮服飲之,對體質火旺、易生喉炎者,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把生梨加冰糖或蜂蜜,熬成膏即成“秋梨膏”,可治療肺熱咳嗽。

  推薦食譜:枸杞雪梨湯

  材料:枸杞300克,胡蘿蔔225克,雪梨4個,蜜棗3顆,瘦肉225克,姜2片,鹽適量。

  做法:只取枸杞菜葉,洗乾淨。把枸杞梗清洗乾淨,捆成一紮。胡蘿蔔去皮,洗乾淨後切塊。洗乾淨雪梨,切塊。洗乾淨蜜棗。洗乾淨瘦肉,汆燙後再衝洗乾淨。煲滾適量水,放入枸杞梗、胡蘿蔔、雪梨、蜜棗、瘦肉和薑片,水滾後改慢火煲約90分鐘,取出枸杞梗,然後再放入枸杞葉續滾約20分鐘,下鹽調味即成。

  功效:此湯有明目、潤肺之功效。

  第三寶:山藥

  山藥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食材,它的營養很豐富,對我們健脾補肺很有效果,在秋季,潤肺是個養生的重點,那麼,我們不如在這個季節裡,多多食用些山藥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山藥補陰而有清虛熱的作用,黃官繡在《本草求真》中說,山藥本屬食物,古人用入湯劑,謂其補脾益氣除熱。其色白入肺,味甘入脾,氣雖溫而卻平,為補脾肺之陰,是以能潤皮毛,長肌肉。其性澀,能治遺精不禁,味甘兼鹹,又能益腎強陰,生搗敷癰瘡,消腫硬,亦是補陰退熱之意。

  將洗淨後的山藥搗碎後加糖調成餡,與糯米粉一起製成湯圓食用;也可做拔絲山藥;或是去皮用淡鹽水洗後切成小塊,加入適量糖桂花醬,當冷盤。

  推薦食譜:山藥薏米芡實粥

  材料:薏米、芡實、山藥、青豆、胡蘿蔔。

  做法:薏米和芡實用粉碎機打成粗粉,山藥切成丁入水中,胡蘿蔔切成丁,青豆準備好。薏米芡實粉提前用水泡,青豆焯水一下備用。水開後下入泡發好的薏米芡實粉糊,開鍋後放入胡蘿蔔小火煮5分鐘左右。放入青豆再煮3-5分鐘,粥做好了,喜歡吃甜的可以此時放點冰糖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山藥薏米芡實粥,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去溼、健脾益腎、美容又養顏的功效,是秋季養生的不錯選擇。

  第四寶:鴨肉

  營養學家認為,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壯嫩,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礦物元素。鴨為水禽,性寒涼,宜體熱上火者食用。中醫稱鴨為“藥”和滋補上品。這是因鴨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鴨肉中的脂肪含量適中,約為7.5%,比雞肉高,比豬肉低。

  對於平時容易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等體質較弱的人群來說,可以在製作鴨湯時,加入食物***山藥、蓮子***、中藥***黃芪或西洋參***,一般為30~60克;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可以在製作鴨湯時,加入食物***黑豆或者赤豆***、中藥***60-100克枸杞***;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以在製作鴨湯時,加入食物***南瓜***、中藥***50克地錦草***;對於肺結核病人來說,可以在製作鴨湯時,加入食物***百合***、中藥***蟲草或者南沙蔘***;對於女性來說,由於秋季面板乾燥,可以在製作鴨湯時,加入食物***百合***、中藥***玉竹***,以起到養顏護膚的作用。

  推薦食譜:山藥老鴨煲

  材料:鴨子1千克、山藥500克、蔥、姜、八角、料酒、鹽適量即可。

  做法:先將鴨子洗淨剁塊,山藥去皮切塊,薑切片,蔥切段;鴨肉焯水後,冷水下鍋煮,放入蔥、姜、八角、料酒;約40分鐘後,待湯表面浮出油花後,放入山藥,煮至食材酥軟,再加入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肺潤燥、滋陰養肺。

  處暑要注意什麼

  1、穿著提示:不宜急於增加衣服。“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時,必有寒氣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

  2、睡覺提示: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

  3、室內提示: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要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

  4、防病提示:在秋分之前,氣候變數較大,雨前氣溫偏熱,雨後氣溫偏涼,易引發風寒或風熱感冒。發病初期應及時用食物療法恢復平衡。

  5、飲食提示:可吃溫補食物。臉無痘、面不紅者若有吃辣味的習慣,可適當吃些辣椒、胡椒之類食物;有飲酒習慣的人,可適量少喝點酒,其中白酒、黃酒一定要加溫;主食以***白麵補氣為好;喜歡吃紅棗、桂圓的人,早晨可吃幾顆。

  另外,處暑節氣裡儘量不要吃蘿蔔***胡蘿蔔除外***。蘿蔔主下氣,此時人的中氣不足,吃蘿蔔易傷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