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深思的孤寡老人的故事

  編者按:孤寡老人寂寞需要找一個物件陪伴,下面我們來看一位老人的故事吧!

  一

  一大早,自動卷閘門徐徐升至小半,一老者貓腰閃入。著了件褪色深藍上衣,扣著三顆鈕釦,另兩顆掉了,袖子翻卷。黑色的褲筒,沾滿零星泥汙。褲腳過短,短得遮不住半舊半新的解放鞋及裸露的腳背。膝蓋以下透溼。脖頸上長絲帶垂吊著塑制手電筒。很明瞭,他是趁天未亮就上山路出街的,通身晨霧露水。平頭短髮中白裡間著黑,額頭滲著汗珠。臉面清瘦卻有許多神彩。額頭橫排著長短几條溝谷。

  這就是我村農民,叫陳富貴,七十有五的人。他算是我店中常來客。

  蒲溪是出了名的偏僻村,位居雪峰深山懷抱裡,富貴又住得老高,接近山之頭頂了。從他家裡起步到古鎮山門,近四十華里。但他從不坐車往返。現今儘管坐車方便省事,可他更要省錢。他會說一上車就暈,要用走路來鍛鍊好身體。

  他拿出一個存摺本,讓我幫忙去銀行取錢。他知道銀行在哪,但找不到取款單上簽名的位置,更不會寫“陳富貴”。

  銀行一般要九點才能正式辦理業務,此刻尚早。我讓他先坐會等著,並隨意的問了聲,他取錢作啥用場。他眯眯笑著,告訴我說,有人給他介紹了個物件,需請客作謝。語調甜甜美美,一臉的幸福喜悅!

  我驚訝,他又找物件了!就樂呵呵地笑。

  這個富貴!

  二

  不是開玩笑。富貴在我家鄉名聲很旺,就因他找的物件多。且大有生命不息,追求不輟之氣勢。

  但我有把握,他正式能算婚姻的老婆,卻只有一個。

  在生活中,我常常覺得上蒼對人極公道。如在某方面虧過你,則在另一面作出補償。苦頭和甜頭都會讓你嚐嚐的。隨著虛齡漸增,我愈發感覺如此了。

  我少兒時親眼所見,我敬愛的父輩爺輩們,遍嚐了物質上的百般苦難,也樂享過精神上的無限愉悅。輕易地娶妻,無約束地生子,就是他們那輩最感自豪和榮耀的事。

  那時的城鄉差別非一般的大,***當然,這裡的城僅指小城鎮。***山區的優勢很是顯著。地域廣闊,廣種五穀雜糧。山多林茂,物產頗豐。即使少稻田,苗產又不高,甚至歉收,也不會成致命傷害。包穀,紅薯,洋芋,蘿蔔等,或幹儲,或窖藏,皆可入胃裹腹。忒艱難時,又有蕨頭葛根榨粉當糧。野菜也可充飢。茅柴燒了又長,長了又燒,永遠取之不竭。農民勞苦中多有開心歡樂,常聞山歌充耳。街上人處境卻難以想象地困窘。家家全仗幾丘水稻田養活,遇上防不勝防的自然災害,就脆弱得在饑荒面前趴下。

  街上人腦筋靈通,將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風光無限的山區,打起了山裡人的主意。絞盡著腦汁去鑽尋沾親帶故之人結交或求助。用空中樓閣般的“明年稻穀”做承諾,來撥取眼前實實在在的包穀或紅薯應飢。最有效和最可靠的計謀,便是將年輕貌美的女子,成群結堆的帶往山區找婆家。這是長宜之計!因此,就形成了山區歷史上極為鮮見的喜人景觀――城市女孩爭先恐後去和山區“洞古佬”農民結婚。

  憑著這得天獨厚之優勢,父祖輩那兩代人,無論家居溪流邊,或者山尖雲霧裡,都徹底消滅了單身漢。許多老實巴交土裡土氣的農民,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漂亮的城市老婆抱進了被窩。從此,山區農村的茅柴,木炭,五穀雜糧通過放排或肩挑,水陸並進源源不斷地運往山外世界。

  富貴,生逢其時,也成為了那時的幸運寵兒,順利地抱得了美人歸。憑我兒時模糊的記憶,富貴老婆是一個蓄長辮的,身材高挑的漂亮女子。在人民公社大合作時期,夫妻兩恩愛有加,很默契生下了兩個可愛的寶貝女兒。

  三

  如果富貴所處時代能一如既往,波瀾不驚地過著,富貴一家人興許能和和美美地在一起,在平淡中幸福著。可歷史終不可一成不變,政策執行者總要不斷探索嘗試新路子的,適時做良性調整。一旦證明著切實可行,便要做大刀闊斧的改革創新。結果,整個社會迅速地發展繁榮了。當然,這對區域性造成衝擊和影響也是必然的。

  改革開放的春風一吹拂,全國各地就呈現出脫胎換骨的新氣象。大城市更是一騎絕塵地

  走在了富裕繁榮的前頭,處處金碧輝煌,俯首可拾鈔票。農村相對地黯然失色了。這一次的城鄉差別,導致了農村尤其是山區農民齊刷刷地將渴望的眼睛投向城市,男男女女一窩蜂地湧向城裡,大呼小喚地去淘金。

  年近三十的富貴老婆再次華麗地轉身,走進城市,而且是走進開放前沿的大城市。可遺憾而又無奈的是,情隨境遷,進廠打工不久就和一個外地男子相好了,好得再也沒法分開,就和富貴分開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富貴山頂的茅舍就再沒了他老婆的影子。

  富貴,老實憨厚,目不識丁。對出遠門特感惶恐。因此,最終揪不住老婆飄忽不定的的長辮,而讓別人抓住機會握在了手心,也就成了必然。

  四

  富貴,身板子硬朗結實,像山中竹子一樣挺拔,又像竹子一般堅韌。擅長體力活計。早年在人民公社合作社時,富貴憑一條扁擔掙腳價。依照指示,將合作社收到的雜木鋤頭柄,竹尾巴,造紙嫩竹片,釀酒幹薯絲等,一擔一擔地挑著,沿著不知起於何年何月的羊腸小道,翻了一座山又翻一座山,越了一道嶺再越一道嶺,直送往三十里外的山門古鎮合作社總部。再從山門總部挑回食鹽,糖果,布匹,碗鍋日雜等。一天一個來回,上百斤的重擔沉晃晃地壓著肩膀。沿路上,渴了飲著清涼山泉,旋即又化成鹹澀熱汗,隨著幹萬個毛孔滋滋地湧出,富貴就不停的用長腰帶揩拭,再揩拭。腰帶溼了,就擰乾。可腳總不停息,一路的奔波。待整天的力氣和汗水,換成了一塊五毛錢的票子,心裡美得直笑。

  合作社沒了,富貴就忙不迭地拿起鋤頭耕田種地。他農活樣樣在行,田裡地裡,種啥得啥,又任勞任怨。如果沒有陡起的雷厲風行來打破山區的平靜,富貴一家子夫勤妻隨,兒女繞膝,至少也會是個溫暖完整的家庭。可如果根本就不存在,一切變得那麼的不可捉摸。

  這也讓富貴看到了另一種可怕的現象。農村條件越來越好了,好得茅舍變洋樓了,粗食換珍饈了。此時,大齡小夥子想討老婆了,可個個長年地心急如焚的翹首以望,望穿了秋水,望到的卻是大雁北來又南飛,就沒個姑娘的影子。就是村裡那幾個彌足珍貴的稀罕女子,也要肥水流往外人田,一個不剩的急著往城裡嫁。結果,村裡大齡小夥們匯成了一群光棍。

  富貴知足。滿足於曾經的擁有,也沒有沉陷在天長地久的旋渦裡。對過往的感情,他很快輕鬆地放下,正像他能輕鬆地將肩頭的擔子放下一樣。隨著女兒的長大懂事出外打工,在媽媽的明確引導下,也雙雙嫁給了大城市。家裡就只剩下他富貴了。

  五

  獨住山尖茅舍的富貴,頭腦是簡簡單單,看事卻似看頭頂藍天般看得開,從未悲觀洩氣過。就家而言,一家人自有一家人的歡樂祥和,一個人也有一個人的閒適自由。尤其慶幸的,富貴有山裡勞動人民強大的資本一健康的體魄和使不完的力氣。健康,力氣就是他最大的財富。他還兼有其它財富:幾層山坡上的飄帶梯田,幾畦房前屋後的肥沃園地,豬圈裡兩頭壯豬貪睡著呼嚕,籬園下一群子雞刨土啄食……

  富貴對菸酒不上心,嫌菸酒味苦又傷體。也不喜自牌麻將。他看到那些大寫老字就腦殼發脹,也不想費勁去學習。眼瞧著村裡許多同齡人,都通過學打麻將自牌掃了文盲,一夥一夥地在煙霧繚繞中糊糊了了。富貴卻依然固我地活自己的特色,就像個山間隱士,卻比隱士更自在得意。他不需要栽花種草,卻能在四季裡享受著奇花異草的芳香。沒有采菊籬下的雅興,這又有啥關係?就任憑金黃野菊緣籬笆環繞鋪展好了。有聆聽琴聲歌聲的念頭了,即時就有泉水叮咚,百鳥鳴唱,純粹的天籟之音啊。仰頭藍天裡,白雲舒舒捲卷;俯首青山中,綠竹搖搖曳曳。富貴不懂何為詩,何為畫,但他覺得眼前的一切都很好看,很有味道。如要用個文氣點的詞,叫做爽心悅目吧。

  富貴的父母替他取名時,必有一心願,希望兒子未來能大富大貴。是土氣了點,豐富的內容卻令眾生嚮往。富貴中年前過得苦累,好像是辜負了父母的期許。可富貴走的是南瓜運一老來紅。你也許正同情他妻女遠嫁,孤苦無依,卻料不到他會因禍得福,是一個失馬的塞翁。他的孑然一老正好就落進了政府重點幫扶的圈子。一座別緻的吊頂的琉璃瓦小磚房建在馬路旁,配著完善的水電,恭請富貴來住。低保,社保,醫保,應保盡保。存摺上月月準時有錢,不取用,數字就一直長著,如同門口那茁壯成長的杉木。富貴的日子更美了,人也更樂了。

  老來的富貴,有點讓人眼饞了!

  六

  書本上說,物質和精神是一個整體,不曾分離的。就像人的肉體和靈魂,相互依附。物質越豐富,思想越活躍。飽了暖了,總要找點樂子,不然生活就不唯美。富貴不喜民間娛樂,但有自己與眾不同的興趣及愛好,有自己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這就是找物件。富貴言之心舒神暢,行之樂此不彼。

  不過,對於富貴找物件,我們先不要輕率地恥之以鼻。憑心想想,目前空空蕩蕩的農村院落究竟是誰在留守呢?年輕點的男人進城打工了,年輕點的女人進城陪讀了。只有幾乎邁不動腿腳的爺爺奶奶留了下來,陪著偌大的空宅大院,看著如血的殘陽從山樑上墜落,再墜落。看著看著,就一個接一個悄無聲息地離去了。

  在這些爺爺奶奶中,成對成雙,相濡以沫地留下的不多,非鰥即寡。他們也許不怕寂寞,卻真的害怕了孤獨。誰不渴望著身邊能有個說話的人兒,只要是個人兒,能不厭其煩地傾聽自己反反覆覆地說著久悶在胸的陳年往事呢?在現實生活裡,已成伴的老邁夫妻,在一半失去之後,餘下的另一半仍會活在自己幻覺裡,繼續做夢般地依戀著另一半的影子。

  而那影子終究不再出現,富貴恰巧便成了奶奶們苦苦地尋覓的影子!

  只是富貴成了許多老奶奶生活中頻頻出現的影子,但沒有一個固定的。原因或許是多方面的,但有一個是,他談物件時,談著談著,她就先走了。還有一個就是,談著談著她就不再孤獨了,就這樣滿足地活著。僅此而已,可這不是很好的嗎!?

  到目前為止,富貴究竟在談多少物件,或者是和多少物件在談,恐怕只有富貴自己知道。我只記得在今年五月份一個陰雨天,在家鄉碰到過一次富貴。當時鄉黨在富貴家門口觀查路況,計劃修條水泥路以協助脫貧。我偶然在場。我抬眼就望見富貴了。他戴著頂嶄新斗笠,雙肩掛了幅老舊蓑衣,右手握著鋤頭挑了隻空竹籃,左手抓著葛草,正從地裡草徑踏上馬路。小組長便向鄉黨介紹,這就是該組的陳富貴,剛栽完紅薯回來的。富貴就站定了,放下竹籃,以鋤拄地,怯生生地望向幾個鄉黨,呆笑著不語。村組長想以富貴為題說幾句玩笑。說:“別看我們的富貴孤家寡人一個,日子倒過得蠻逍遙滋潤的,物件都找著八九個了!”

  富貴雖已古稀,卻目明耳聰,臉上馬上活泛了。“是十二個!”他勇敢響亮地迴應,即時糾正了組長提供的不實數字。大家被他的憨態和坦率逗得哈哈大笑。他卻再度沉默無語,微低著頭,依然笑眯眯的,臉面看上去十分驕傲。

  這就是有點傻,有點憨,有點可愛的富貴!

  我倒打心裡喜歡上富貴了。切實地希望在空廓清冷的鄉村,能多有幾個富貴出現,甚至企望他能有魔方,會化身幹萬。這樣,所有的孤寡老人,不論姓男還是姓女,就都有機會有個物件來說話談心,並彼此依賴幫撐,充分地排除那份而兒女遠離久別而積成的孤寂和抑鬱。

  七

  快九點,估計銀行工作人員已開始受理業務了,我趕忙帶著富貴走向銀行。

  因為我知道,富貴心急著趕路回家,正熱切地惦記著那個物件並要請客呢!

  作者| 木子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