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飲水平衡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

  飲水也一樣要講究平衡,過多、過少都對身體會產生影響。比如當體內缺水量佔到身體體重的1%時,會感到口渴,同時會影響體溫調節功能;佔到2%時,會產生壓抑感、食慾減低;而佔3%以上時,可能引起注意力不集中、頭痛、煩躁,甚至暈厥。

  而飲水也不是越多越好。正常情況下,人體腎臟每天最多隻可過濾15~20L血液,如果水攝入量超過腎臟排出能力時,可引起體內水過多或者水中毒***多見於腎臟、肝臟疾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

  一般情況下,人體內有個系統——內環境穩態控制機制,可以維持水分的平衡。當身體出現體液不足時,會引起口渴,從而飲水;若不能及時飲水,機體則通過增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通過減少排尿量來保持體內液體平衡。可見,這種平衡主要是通過控制攝入和排出兩個方面來完成的。

  排尿、排便、面板蒸發、出汗、呼氣等都會損耗體內的水分,尤其是夏天,排汗量大大增加,更需要及時補充水分。

  補充水分的形式多種多樣,除機體自己產生的一小部分內生水外,絕大部分還是需要“外援”來幫忙,主要包括飲水和從食物中獲得的水兩部分。

  我國的最新研究顯示,男性每天水分攝入要達到3000毫升,女性2700毫升,這其中1200毫升通過食物獲得,而剩下的一大部分則需要飲水來補充。

  日常我們飲用水主要寶庫奧白開水和瓶裝水,瓶裝水又包括天然水、礦泉水、礦物質水和純淨水幾類。夏天出汗多,出門在外要隨身帶瓶瓶裝水,及時補水防中暑。

  還要注意,由於我們飲食多湯水,烹調方式又多以燉、炒、蒸為主,這使得食物中原有的大部分的水分得以保留,所以從食物中也可以獲得一部分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