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怎麼治療

  在小孩的成長中,幾乎每個小孩都會遇到發燒的情況。那麼寶寶發燒怎麼辦?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寶寶發燒處理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寶寶發燒的治療

  第一,少穿衣服,給孩子散熱。

  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燒,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燒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第二,幫孩子物理降溫,有以下常用方法:

  1.頭部冷溼敷:用20℃-30℃冷水浸溼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摺好置於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壓擠冰袋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溼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洗浴時間10-15分鐘,多擦洗面板,促進散熱。

  4.酒精擦浴:適用於高熱降溫。準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禁擦胸前區、腹部、後頸、足底,這些部位對冷較為敏感,可引起不良反應。新生兒、小嬰兒因面板薄,毛細血管豐富,可經面板吸收而出現酒精中毒,不宜採用。

  5.其它:現在還有一種物理降溫的藥物貼劑,可以有效地緩解孩子發燒。

  第三,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

  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發燒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孩子發燒最好不要隨便吃藥,因為孩子的發燒原因不明,隨便用藥可能會影響醫生診斷。

  寶寶在38.5度以內採用物理降溫倒是可以,如果能降下來的話,不然超過38.5就必須用藥物了,否則容易得肺內感染就是小兒肺炎,那樣會非常麻煩。建議家長趕快帶孩子去醫院。還有一般寶寶如果發熱已經三天了應該必須馬上去醫院,因為無法判斷到底除了著涼會不會還有其它原因。

  寶寶發燒的護理

  1、對於發燒,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之所以會發燒,是因為身體裡有病灶,發燒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模式,通過提升自己的溫度,使酶達到最適溫度,從而提高酶的活性。

  這樣就能夠更好的殺菌。所以,如果發燒了,不要只想著退燒,要從跟不上解決病灶。如果一發燒了你就用各種方法退燒,那身體自身就無法去殺滅病菌了。

  2、發燒,一般是由炎症引起的,此時在吃藥的時候一定要加上一些消炎藥。比如阿莫西林,羅紅黴素等等。

  3、發燒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喝熱水,因為喝熱水不但能夠溶解毒素,使毒素跟隨尿液排出體外,還能夠提升自身酶的活性,更好的防毒。另外,喝完熱水一出汗,很容易就退燒了。

  4、有時吃完退燒藥會出汗,這時最好別出去,躺在被窩裡睡一覺,捂點汗出來就能退燒。

  5、如果吃藥不見好轉,可以去醫院打一針,不過最好不要輸液,因為輸液對身體的損害十分巨大,在國外,輸一次液相當於做一次手術。吃藥也要嚴格按照醫生說的去吃,不要自己隨便吃,否則吃出副作用就更不好了。

  6、平時多吃些水果,水果裡富含豐富的維生素,能夠有效增強抵抗力,這樣發燒時能夠儘快退燒。注意多鍛鍊,增強自身體質,這樣在面對病菌時才可以不容易生病。

  寶寶發燒的症狀

  ***1***若患兒面板出現皮疹,可能為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例如幼兒急疹、麻疹、風疹等;

  ***2***若發現皰疹,可能為水痘;

  ***3***若發現面板有瘀斑,應考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亦應考慮血液系統疾病;

  ***4***若發現淺表淋巴結腫大,應考慮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面板粘膜淋巴結綜合徵,亦應該注意白血病和惡性淋巴瘤;

  ***5***若發現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可能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

  ***6***若發現口腔粘膜有斑點,可能為麻疹;

  ***7***若肺部聽診聞及痰鳴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肺炎的體徵,肺部聽診有哮鳴音,應考慮喘息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哮喘;

  ***9***腹部有明顯的壓痛或其它體徵,應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闌尾炎、腸梗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