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咋養草魚種效果更好

  泡塘、湖泊等水草資源非常豐富,特別適合養草魚。那麼,池塘怎麼養草魚種效果更好?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池塘怎麼養草魚種效果更好吧!

  池塘怎麼養草魚種效果更好

  將體長1.5釐米左右的草魚烏仔,經過約4個月的養殖,平均體重可達150克/尾左右,畝淨產草魚種600公斤以上,其它搭養魚類150公斤以上,畝純利2500元以上。現將主要技術介紹如下:

  一、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5―10畝為宜,池塘之間互不相通,要求池塘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質清新無汙染,符合《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標準》。池塘水深最大可達2.5米以上,底泥厚度不超過15釐米,每畝池塘配備0.3千瓦增氧機。要求魚種生產地無廢水、廢氣、固定廢棄物汙染等。

  二、清塘消毒

  草魚比較容易得病,因而清塘消毒是關鍵。準備主養草魚種的池塘,在頭一年秋季漁類起捕乾淨後,要排乾池水,清除池內雜物及過多的淤泥,加固池埂,經一冬天的暴晒、冰凍後,預備第二年使用。

  5月上旬,即放養魚苗前20天左右,將池水注到80―100釐米,每畝用生石灰150―200公斤化成石灰乳全池潑灑消毒。採用帶水消毒,可以避免因消毒不徹底增加魚體感染疾病的機會。

  清塘消毒後,每天早上巡塘,及時撈出蛙卵,以免蛙類大量繁殖,影響魚苗的攝食、生長、馴化和成活率。

  三、培肥水質

  放苗前10天左右,每畝施發酵好並經過消毒的糞肥300―400公斤,用以培肥水質。

  四、魚苗投放

  1.由於北方地區家魚繁殖較晚,我們均採用南方魚苗。魚苗由無公害生產基地培育,按無公害標準生產,要求體質健壯、活動力強、規格整齊。

  2.5月下旬,當池中枝角類將要達到高峰時,每畝投放體長1.5釐米左右的草魚烏仔4500―5000尾。

  3.放養草魚苗後15天左右,即蘋魚苗馴化上臺後。每畝投放搭養的體長3釐米左右的白鰱夏花1000尾、鱅魚夏花500尾、鯽魚夏花200尾。

  4.搭養魚後放.主要是避免前期搭養魚類和草魚苗爭食,影響草魚苗的生長和成活率。搭養魚魚苗放養前要嚴格消毒,一般採用5%濃度的食鹽水或2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浴15―20分鐘。

  五、投喂

  1.草魚苗放養後,每天向池內潑灑豆漿,以利於枝角類的大量繁殖,為草魚苗提供充足的鮮活餌料。一般每天每畝用黃豆1公斤***製成豆漿***。

  2.10多天以後,待魚苗長到4釐米左右時,停止潑灑豆漿。過兩天,待池中枝角類減少,水質變清時,開始人工馴化,投喂全價人工顆粒飼料。

  3.馴化時,先用聲響刺激魚***如敲擊鐵桶或投餌機投餌的聲響等***邊刺激邊向池中投餌,開始一次幾個粒,然後視魚上臺的多少逐漸增加投餌量,每天馴化四次,每次40分鐘左右。一般三天左右魚苗便可以大部分上臺。馴化結束後即可以投放搭養魚類。

  3.待魚可以正常攝食後,我們一般均採用投餌機投喂,效果很好。飼料均選用正規大廠家的草魚專用全價配合顆粒料。

  六、調節水質

  土養草魚魚種的池塘,水體指標達到草魚無公害水質指標要求:PH值7―8.5,透明度30―40釐米,溶氧5毫克/升以上。放養初期,每7―10天加水一次;7―8月份,每5―7天加水一次,每次5―10釐米。水體始終保持肥、活、嫩、爽,給草魚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發現水質過肥、過老時,要及時更換一部分池水,換水量大約是池水的三分之一為宜,以保證魚類有良好的生長環境。

  七、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維持和穩定優良的養殖生態環境,確保魚類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首先,要堅持早、中、晚巡塘,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如魚類的吃食情況、水質的變化情況等。其次,要及時開動增氧機,防止魚類缺氧浮頭死亡。一般開機是晴天清晨開機增氧,下午兩三點鐘開機揚水曝氣;陰天則白天、晚上都要開機。

  八、魚病防治

  草魚種在養殖期間,極易發生出血病、腸炎病、爛鰓病等疾病,一旦發病危害極大,因而一定要做好魚病防治工作。首先,要做到無病先防,有病早治。在養殖期間,每20天用生石灰消毒一次,每畝每次用生石灰15―25公斤,化成漿後全池潑灑。其次,魚飼料中要定期新增抗菌、消炎藥物。同時要新增一些能提高抗病力的新增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把疾病發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使用漁藥時嚴格執行《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5071―2002》的規定,嚴禁使用國家禁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