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溼氣重的中藥方

  我們的生活中,中藥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從古代到現代,中藥為我們的健康貢獻是很大的,藥到病除對於一些疾病來說效果是很好的,有些劣根性的疾病還可以去根,中藥的效果是很神奇的,眾所周知。那麼,求老中醫治療溼寒溼熱中藥藥方?我們今天來共同瞭解下!

  

  藥方一 清熱祛溼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製作】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淨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

  【用法】 溫熱服食。

  【療效】清熱祛溼。適用於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滯不適,腹脹脘悶等症。

  【注意事項】 大便乾結者不宜用。

  去溼氣的中藥:藥方二 消暑健脾祛溼湯

  【成份】 蜜棗、赤小豆、生薑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陳皮。

  【功能】 清熱解暑、鞏固排洩及消化系統功能。

  【服用方法】 ***2-4人份量*** 將瘦肉6兩飛水後與各湯料及六湯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內。煲約兩小時,加適量鹽調味

  體內溼氣重的食療方

  1.莧菜  莧菜梗性涼味甘,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也有解毒清熱、通利小便、補血止血的作用。莧菜還是減肥餐桌上的

  主角,常食可以減肥輕身,促進排毒,防止便祕。需要注意的是,莧菜性寒涼,陰盛陽虛體質、脾虛便溏或慢性腹瀉者,不宜食用。

  2.薏仁  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迴圈、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後,適個人口味新增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

  3.地瓜  地瓜所含的纖維質鬆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連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4.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腸經,具有利水除溼、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效。它清熱作用比綠豆弱,但利水祛溼作用更強,不但可以治療一般的水腫,甚至可以治療“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來熬粥或做餡。

  5.冬瓜  冬瓜味甘、淡,性涼,入肺、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的功效。冬瓜利水作用較強,容易水腫的人應該常吃。煮湯效果好,需少加鹽,淡食為佳。

  6.牛蒡  常吃牛蒡還能降低人體內膽固醇,從而減少毒素的產生,並且能很好的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改善血液迴圈,從而起到不錯的祛溼作用。

  7.辣椒  辣椒也是很好的祛溼食物。在夏天吃點辣椒對於祛溼是有很好的幫助作用的,在辣椒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鐵等營養素,這些物質都是人體生長所需的重要成分,另外在辣椒中所含的辣椒素,被人體攝取之後還能很好的促進人的心跳加快,利於擴張毛孔,從而能使得面板的毛細血管擴張,於是能促進排汗,體內的溼氣也能隨之而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