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吃什麼粥清熱消暑

  大暑節氣於7月22日迎來,是一年最熱的時期,俗話說“暑為夏之主氣”。在赤日炎炎的下屬節氣,經常選食一些藥粥,對防暑降溫、祛病延年、強身壯體、保健益壽大有裨益。那麼呢?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吧。

  大暑養生粥推薦

  1、大暑養生食譜——綠豆粳米粥:綠豆60克,粳米100克。將綠豆放入溫水中浸泡2個小時,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此粥可每日早晚各吃一次,有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的作用,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2、大暑養生食譜——苦瓜粥:苦瓜100克洗淨去瓤切成小塊,先將大米100克淘淨加水煮沸後再放入苦瓜、冰糖、精鹽適量煮成粥。有消暑降熱、清心明目、去煩解毒之功效。

  3、大暑養生食譜——薏米小豆粥: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將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淨,加入適量水,同煮成粥,能健脾滲溼、清熱消暑。

  4、大暑養生食譜——苦瓜菊花粥: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將苦瓜洗淨去瓤,切成小塊備用。粳米洗淨,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置於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後,將苦瓜、冰糖放入鍋中,改用文火繼續煮至米開花時即可。

  5、大暑養生食譜——百合銀花粥:百合50克洗淨,銀花6克焙乾研成細末。粳米100克煮沸後放入百合熬煮成粥。然後放入銀花及適量白糖調勻食用。有清熱消炎、生津止渴之功效。

  6、大暑養生食譜——西瓜皮粥: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將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乾淨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轉用小火煮成粥,調入白糖,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作用,常食可防中暑。

  7、大暑養生食譜——冬瓜赤豆粥:冬瓜500克去皮切丁,赤小豆30克。先將赤小豆加水煮沸後放入冬瓜和冰糖適量同煮成粥。有利小便、消水腫、解熱毒、止煩渴之功效。

  大暑養生方法

  大暑節氣養生:巧用芳香植物,消暑化溼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天氣最熱的節氣。在這個節氣裡大家心氣容易外露,尤其兒童和體虛的人,難以抵禦炎熱的天氣,會出現中暑等問題的發生,往往會頭暈、胸悶和大量出汗等。要化解這些症狀,最好的方法是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內降溫;保證充足的睡眠;講究飲食衛生,正確的飲食可以幫助人體抵禦暑溼的侵襲,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藥等食物,最好的方法是以這些食材熬粥或煮湯。

  如果已經感覺到頭暈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來緩解頭暈。比如新鮮的藿香葉、薄荷葉、佩蘭等,用來煮湯或熬粥。因為新鮮藿香葉的主要功效是芳香化濁、祛暑解表;薄荷的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利咽透疹,舒肝瀉熱,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但王文輝也提醒,大暑以溼熱為主,服用藿香鮮葉保健是可行的,但要注意不能過度,也不能將其作為治療疾病的方法。而且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以藿香為例,煮的時間長了其芳香之氣會消失,就起不到原有效果了,因此最好在粥、湯煲好前的幾分鐘才放入。

  大暑節氣養生:“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大暑時節東莞的天氣往往悶熱、潮溼,人體感覺熱,但即使大汗淋漓也不能解熱,很容易中暑。因此大暑養生首先要避開 “桑拿天”,悶熱天氣盡量少出門、少活動,即使出門也不能長時間暴露在露天環境中。為了讓體內的溼氣散發出來,應儘量在早晚溫度稍低時進行散步等強度不大的活動。

  此外,專家還強調,三伏天裡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性遠遠大於年輕人,因此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溫中健身要避免體力消耗過大的運動專案,比如快跑、器械運動等。

  大暑節氣養生:多飲暖水益消暑

  大暑養生,水也是人體內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壽之物。俗話說“人是水澆成的”,這話不無道理。水約佔人體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傳統消暑的養生方法十分推崇飲用白開水。

  需要提醒的是,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飲水過多,殊不知這樣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所以,炎熱季節,渴極了應先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再喝。

  大暑節氣養生:藥食同粥補氣清暑

  大暑節氣裡天氣格外炎熱,人們完全可以用粥來進行滋補。專家認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醫學學會也曾表示,粥能補陽,生髮胃腸道,健脾益腎,補氣虛,所以最養人。

  粥是在相對溫度較低、時間較長的情況下熬出來的,可減少對蛋白質、脂肪的分解破壞和維生素的流失,並使一些礦物質能夠溶於湯中,使粥更具營養價值。在大暑節氣,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選擇綠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這些食材都具有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的功效,可以幫助市民安度盛夏。藥粥則對老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均適宜,大暑喝粥,可以放一些拇指淮山、茯苓等藥材,祛溼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