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溼熱吃什麼藥

  溼熱重是一種常見的體質,在生活中要多吃祛溼熱的藥物和食物。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去溼熱的藥,希望大家喜歡!

  去溼熱的藥

  龍膽瀉肝丸

  成份:龍膽、柴胡、黃芩、梔子***炒***、澤瀉、木通、車前子***鹽炒***、當歸***酒炒***、地黃、炙甘草。

  功能:清肝膽,利溼熱。用於肝膽溼熱,頭暈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尿赤,溼熱帶下。

  人蔘健脾丸

  組成:由人蔘、白朮、甘草、山藥、蓮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陳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實、薏苡仁、當歸、枳殼等藥物組成。

  功能:健脾養胃,消補兼施。口服每次6-12 克,每日2次。

  附子理中丸

  組成:含附子、黨蔘、白朮、乾薑、甘草等中藥。

  功能:口服每次6— 9克,每日3次。孕婦慎用。

  加味香連丸

  主要功效:清熱祛溼,化滯止痛。

  適用病症:大腸溼熱所致的痢疾,症見大便膿血、腹痛下墜、裡急後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藥性分析:方中黃連,清熱燥溼,止瀉痢,為君藥。黃芩、黃柏加強黃連清熱燥溼之功,共為臣藥。白芍、當歸和血止痛;延胡索理氣止痛;厚朴、枳殼、檳榔、木香行氣和中,行滯止痛;吳茱萸溫中燥溼止瀉,也制苦寒之品,為佐藥。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藥性,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祛溼,化滯止痛之功。

  去溼熱的食物

  1、薏米

  中醫稱薏米為“薏苡仁”,是祛溼消腫的上品。薏米是清除體內溼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時節陰雨連綿,空氣溼黏,很多人都會“傷暑”,這時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的作用。

  2、蘿蔔

  蘿蔔有消食、清熱毒的作用,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成蘿蔔湯。適用於腸胃溼熱、消化性潰瘍和食慾不好者。

  3、白扁豆

  《本草綱目》稱白扁豆為“脾之谷”,認為白扁豆能“止洩痢,消暑,暖脾胃,除溼熱,止消渴”。中醫認為白扁豆有健脾化溼的功效,常常用於便溏、腹瀉而伴有飲食減少、食慾不佳、疲乏無力等症狀的人群食用。

  4、玉米

  中醫學認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健脾滲溼、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溼熱等功能。玉米含有類黃酮,對視網膜黃斑有一定作用,所以多吃玉米有明目作用。

  5、木棉花

  木棉花花瓣色澤鮮紅質,晒乾後可作藥用。其味甘淡、性涼,具有清熱利溼、解表、利尿、消暑、止血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痢疾,洩瀉、食滯等胃腸溼熱病,是常用 藥物之一。氣候炎熱潮溼,人們又多以魚肉為食,因而容易患腸胃溼熱性疾病,如食慾不振、食滯、腹瀉、下痢等,而木棉花正好可改善以上症狀。

  去除體內溼熱的方法

  1、注意飲食

  溼熱體質的人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最好能堅持清淡、清熱的飲食,多吃些利溼的食物,比如蓮藕、黃瓜、白菜、苦瓜、冬瓜、綠豆、紅小豆、蓮子、薏苡仁等,這些食物能夠幫助我們去除溼熱,保持大小便通暢。要少吃油炸辛辣、大補大熱的食物,像羊肉、牛肉、狗肉、蔥蒜、生薑等食物,菸酒也要戒掉,甜食要少吃。

  推薦食譜: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紅豆,紅糖或冰糖

  做法:薏米和紅豆按照2:1的比例配好,二者洗淨後先加上浸泡一晚上,第二天早起的時候放入鍋中,大火煮開,小火煲到薏米爛熟,加冰糖或紅糖即可。

  功效:薏米和紅豆都是祛溼健脾的食物,還可以減肥,二者煮粥對祛除溼熱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說是祛溼熱最好的食療方。

  提示:煮薏米紅豆粥不要加大米,這樣雖然會增加美味,但是會大大降低它的祛溼熱功效。

  2、保持大便通暢

  體內有溼熱的患者也往往容易便祕,排便的時候也會感覺排不乾淨,想要祛溼熱,不管有沒有便意,每天都要定時的去衛生間,最好是早餐後,時間久了就可以養成按時排便的好習慣。

  3、避免居住在潮溼的地方

  如果你居住的地方低窪潮溼,夏天的時候溫度高、溼度高、又不通風,長期如此,身體沒有溼熱才奇怪。想要防治溼熱體質居住的環境要通風、乾燥,冬天的時候也不要門窗緊閉,每天都應該開窗通風一下。

  4、中醫刮痧拔罐

  體內有溼熱的患者就醫的時候,很多醫生都會建議患者去刮痧拔罐,刮痧拔罐都有祛溼的功效,如果你是初次刮痧拔罐,要讓醫師來操作,避免出現不必要麻煩。

  5、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幫助人們防病治病最通用的方法,體內溼熱的人,可以選擇慢跑、爬山等運動,這些運動可以讓你出汗,又不會太劇烈,出出汗對祛溼是有好處,夏天出門運動的時候,要選擇比較陰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