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中毒怎麼辦

  巴豆為巴豆科喬木植物巴豆 Croton tiglium L. 的成熟種子。味辛,性熱,有大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巴豆味辛,性熱,有大毒。入胃、大腸、肺經。功能:瀉寒積、通關竅、逐痰、行水、殺蟲。主治:冷積凝滯、胸腹脹滿急痛、血瘕、痰癖、瀉痢、水腫、外用治喉風、喉痺、惡瘡疥癬、疣痣等。內服:入丸、散,0.1~0.3g***用巴豆霜***。外用:綿裹塞耳鼻,搗膏塗或以絹包擦患處。

  醫家論藥之巴豆

  “巴豆,生猛熟緩,能吐能下,能止能行,是可升可降藥也。蓋此物不去膜則傷胃,不去心則作嘔,以沉香水浸則能升能降,與大黃同用瀉人反緩,為其性相畏也。”“巴豆,峻用則有劫病之功,微用亦有調中之妙。王海藏言其可以通腸,可以止瀉,此發千古之祕也。”***《本草綱目》***

  “巴豆,推蕩臟腑,開通閉塞之藥也。左氏曰,此劑味甚辛斂,氣甚熱烈,性甚剛猛,攻關拔固,功過牽、黃,摧滯逐實,力浮硝、戟,追逐一切有形留著、久頑不遜之疾,如留飲痰癖、死血敗膿、休息結痢、寒痰哮喘及一切生冷、魚、面、油膩、水果、積聚、蟲積,或水腫大腹、寒疝、死胎、痞結、癥瘕諸證,下嚥即行。苟非氣壯力強之人,不可輕用。”***《本草匯言》***

  “巴豆,若急治為水谷道路之劑,去皮心膜油,生用;若緩治為消堅磨積之劑,炒去煙令紫黑,研用。可以通腸,可以止洩,世所不知也。”***《湯液本草》***

  “巴豆,能蕩練五臟六腑,不特破癥瘕結聚之堅積,並可治傷寒溼瘧之寒熱。……其性峻利,有破血排膿、攻痰逐水之力,宜隨證輕重而施,生用則峻攻,熟用則溫利,去油用霜,則推陳致新,隨證之緩急,而施反正之治。”***《本經逢原》***

  巴豆的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種子含巴豆油***Croton oil***34%~57%,其中含巴豆油酸***Crotonic acid***,巴豆酸***Tiglic acid***以及由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巴豆油酸***Crotonic acid***、巴豆酸***Tiglic acid***、亞麻酸***Linolen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等組成的甘油酯,巴豆醇-12,13-二酯***其含量約佔巴豆油的4%***,巴豆醇三酯***含量約佔巴豆油的4%***。從油中親水性巴豆醇二酯化合物中已分離得11種輔致癌物質***Cocarcinogen***,稱為巴豆輔致癌物A1~A4***A組***和B1~B7***B組***。巴豆醇酯是巴豆樹脂中的主要成分。

  種子還含一種毒性球蛋白稱巴豆毒素***Crotin***以及巴豆甙***Crotonoside,即2-羥基-6-氨基嘌呤核糖甙***、生物鹼、β-谷甾醇、氨基酸和酶等。

  巴豆的毒副作用和解毒急救方式:
巴豆毒素兔皮下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50~80mg/kg。巴豆油酸大鼠口服的半數致死量為1g/kg,豚鼠皮下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600mg/kg。巴豆油注射於豚鼠的顎及懸雍垂部,可引起蛋白尿和血尿。

  臨床應用本品,因其藥性猛烈,故對面板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接觸去殼巴豆、巴豆霜或蒸煮巴豆的蒸氣,可產生急性接觸性皮炎;較重者面板可出現水腫、水皰、膿皰,眼鼻部有灼熱感、流淚、眼結膜炎、鼻黏膜炎等。

  巴豆中所含的巴豆油,入腸後與鹼性腸液作用,析出巴豆酸,即具有強烈的峻瀉作用,同時對胃腸道有強烈腐蝕作用,可引起腸道炎症,重則發生出血性胃腸炎、腸嵌頓,大便內可帶血和黏液,對腎亦有刺激作用。人、畜誤食巴豆後可發生嚴重的口腔炎、咽喉炎、噁心、嘔吐、腹痛,食入1~3小時就可以發生劇烈腹瀉、嚴重者可見水瀉或黏液血便、紫紺、脈搏快而弱、血壓下降,甚至休克。亦可因腎功能衰竭而出現少尿、無尿及腎功能異常。部分病人則可見到肝腫大、黃疸等中毒性肝炎症狀。

  中毒救治:

  1. 內服中毒者,應立即用溫水洗胃,動作力求輕巧,避免加重食道及胃黏膜的損傷。洗胃後口服冷牛乳、蛋清、豆漿等。亦可用黃連、黃柏煎湯冷服。同時根據病情采用相應治療措施,如強心、輸液、解痙、止痛等。

  2. 外用中毒者,可用冷水清洗患處,亦可用黃連30~60g,水煎待冷洗敷患處。

  3. 巴豆入眼致結膜或角膜發炎者,可用黃連15g,水煎待冷,沖洗患眼。

巴豆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