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周邊自駕游出行介紹

  通遼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從北至南,草原、綠洲、沙漠以及點綴其間的湖泊、山峰數不勝數,景色瑰麗。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通遼周邊自駕游出行景點,希望對你有用。

  通遼周邊自駕遊好玩的地方

  西拉木倫公園

  西拉木倫公園是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內的最大的一個開放式的公園。位於城北的西拉木倫公園是通遼市市民遊玩的最佳去處,在這裡經常看到一些家人帶著孩子在這裡玩耍。公園有遊樂場還有動物園,園內有類似於馬頭琴似的象徵性的建築,代表了蒙古族地區的地區特點。

  孝莊園文化旅遊區

  通遼市孝莊園文化旅遊區,簡稱孝莊園,是以清代國母孝莊文皇后出生地為主題的大型歷史人文景區。景區位於內蒙古科爾沁草原腹地,通遼市科左中旗境內,原達爾罕親王府舊址,距離通遼市區48公里。 景區總佔地面積1萬畝,規劃有孝莊故居•達爾罕親王府,嘎達梅林紀念館,白龍湖,科爾沁與後金盟誓碑、科爾沁蒙古風情園等十餘處景點,核心景點是孝莊故居•達爾罕親王府,已正式向遊客開放。 目前,王府內設有孝莊博物館、科爾沁蒙古馬文化博物館、科爾沁民俗博物館和達爾罕親王府歷史展館等,集中展示科爾沁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

  科爾沁博物館

  內蒙古科爾沁博物館的前身為哲盟博物館,創立於1975年,是內蒙古自治區各盟市中建立最早的地區級綜合博物館。館址佔地面積20000餘平方米,館舍建築面積5600平方米。主體展廳為仿古建築,紅柱黃瓦,金碧輝煌。1986年,國家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來館視察,在看完《哲盟古代簡史》等展覽後,興致勃勃地為展廳正大殿題寫了“哲盟博物館”五個楷書大字的匾額;1988年,著名文化名人、詩人賀敬之先生,在對館藏北方民族文物驚歎之餘,又欣然命筆為臨街仿古牌樓題寫了“哲裡木盟博物館”草書匾額。

  通遼美食推薦

  奶豆腐

  奶豆腐,蒙古語稱“胡乳達”,是蒙古族牧民家中罕見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馬奶等經凝結、發酵而成的食物。外形相似普通豆腐,但不是豆腐。因像豆腐而得名。滋味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濃郁,牧民非常愛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遠門當乾糧,既解渴又充飢。還可以做成拔絲奶豆腐,其軟韌牽絲為斷,是宴席上的一道風味名菜。

  蒙古包子蒙古包子是草原牧民最喜歡的食品 。蒙古包子不必發酵面做皮,採用小麥麵粉,用熱水和好後,稱為-燙麵 。餡有幾種,一種是全羊肉餡,即整羊不分部位,全部剁餡只加蔥、姜等調味品 。這樣的餡做包子或蒸餃即純粹的蒙古包子,也有的在餡中略加奶豆腐或野韭菜等野菜。另外有用牛肉做餡或是用血腸 、百葉等或加醃酸菜做餡 。蒙古包子的特點是:餡大、皮薄、滋味鮮香。

  通遼特產介紹

  蒙古族角雕

  在日常生活中,蒙古族有製作和使用角雕用品的習慣.角雕用品有頂針,火柴盒,煙盒,刀柄,胡琴弓把,號角,鼻菸壺等等.這些生活用品和用具,美觀大方,經久耐用。

  中華麥飯石

  一種特殊的非金屬礦產資源,即與飲食有關的藥用賚石.麥飯石其形似斑狀,或黃或白,頗似麥粒.我國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狀如握聚一團麥飯,有粒如豆如米,其色黃白.“麥飯石氣味甘溫無毒,主治一切癰疽、發背.”麥飯石故此得名。1983年,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的人員在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平頂山上發現了優質麥飯石,命名為中華麥飯石。科學家們分析測定,麥飯石是一種次火山岩礦石.含有鐵、鎂、鉀、鈉、鈣、錳、欽、磷、矽、硫等20多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無害的微量元素。用麥飯石浸泡過的水相當於礦泉水,對老年血管硬化有一定療效,並有利尿、健胃、保肝之功能,被稱為保健藥石。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