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檢查結果分析

  在日常體檢中,腎功能檢查通常包括血肌酐和尿素氮,它們可以較好地反映腎功能狀況,而且檢驗方便、實用,可作為初篩腎功能的指標。這些指標的升高或降低到底意味著什麼?是否檢查資料正常就說明腎功能良好?血尿素氮超出正常範圍就是腎功能出問題了?且聽小編為您詳細說說。

  血肌酐:結果正常也不能大意

  肌酐是肌肉在人體內代謝的產物,每20g肌肉代謝可產生1mg肌酐。血中肌酐來自外源性和內源性兩種,外源性肌酐是肉類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產物;內源性肌酐是體內肌肉組織代謝的產物。在外源性肌酐攝入量穩定的情況下,血中肌酐的濃度反映腎小球濾過能力。當腎實質損害,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至正常人的1/3~1/2時,血肌酐濃度才會明顯上升,故測定血肌酐濃度可作為腎小球濾過率損傷的指標。

  看到體檢報告中血肌酐值在正常範圍內,很多人會認為腎臟沒病。其實,若血肌酐值在正常高限附近,就應該引起重視,尤其是尿常規出現蛋白尿或血尿時,更應當進一步找專科醫生檢查。

  血肌酐增高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如急性或慢性腎衰竭。肌肉健壯的人血肌酐水平可能會在正常值範圍內達到上限,這種情況不需過分擔心,定期隨診即可。而老年人、消瘦者或營養不良者的血肌酐水平偏低,因此一旦血肌酐偏高,就要警惕了。

  血尿素氮:升高或許與蛋白質攝入過多有關

  尿素是蛋白質代謝的終末產物,尿素的生成量取決於飲食中蛋白質攝入量、組織蛋白質分解代謝及肝功能狀況。尿素主要經腎小球濾過隨尿排出,當腎實質受損害時,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致使血濃度增加,因此目前臨床上通過測定尿素氮,粗略觀察腎小球的濾過功能。但單純這一項升高不一定就是腎功能減退,需對照肌酐值檢驗結果進行分析。

  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增高大致有如下原因:

  1.腎實質病因:見於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藥物性腎損害、嚴重腎盂腎炎、腎結核、腎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腎和腎腫瘤等引起的腎功能障礙。

  2.腎前性病因見於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燒傷、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脫水、嚴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肝腎綜合徵等。

  3.腎後性病因見於因尿路梗阻,反流性腎病增加了腎組織壓力。所以,為明確病因,最好跟醫生諮詢過後再決定治療手段。

  血清胱抑素C:腎小球率過濾更敏感、可靠的指標

  血清胱抑素C是一種低分子量非糖化蛋白質,在人類大多陣列織能夠穩定地表達,在機體產生速率恆定,能夠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且腎小管上皮細胞不分泌亦不重吸收。血清胱抑素C的濃度主要由腎小球濾過率決定,而不受性別、年齡、腫瘤、肌肉活動、飲食攝入等因素影響。血清胱抑素C比血肌酐更敏感,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