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山楂過量的不良反應

  在日常生活中,山楂是我們非常常見的食物之一,同時也是我們非常喜歡吃的食物,尤其是小孩子。我們經常提的糖葫蘆就是山楂製成的,那麼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生山楂中所含的鞣酸與胃酸結合容易形成胃石,多屬中醫“積聚”、“症瘕”範疇,乃因過食,損傷脾胃,脾運失司,積溼成痰,痰滯交阻,瘀阻中焦,日久漸成積塊,治宜祛痰消食,理氣化痰,軟堅散結。很難消化掉。如果胃石長時間消化不掉就會引起胃潰瘍、胃出血甚至胃穿孔。

  因此,應儘量少吃生的山楂,尤其是胃腸功能弱的人更應該謹慎。醫生建議,最好將山楂煮熟後再吃。

  山楂性微溫,味酸甘,入脾、胃、肝經,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斂止痢之功效。古方中醫介紹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消化不良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癌症患者、腸炎患者;但孕婦、兒童、胃酸分泌過多者、病後體虛及患牙病者不宜食用。

  山楂的營養價值

  1.山楂含有較高的熱量,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鈣質、碳水化合物、山楂酸、果膠等。

  2.山楂中維生素的含量極高,僅次於紅棗和獼猴桃,此外胡蘿蔔素和鈣的含量較高。

  3.山楂葉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為果實含量的20倍。

  吃山楂的好處

  1.強心、降血脂、降血壓

  有研究表明,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山楂還能通過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等,起到強心和預防心絞痛的作用。

  此外,山楂中的總黃酮有擴張血管和持久降壓的作用。因此,高血脂、高血壓及冠心病患者,每日可取生山楂15~30克,水煎代茶飲。

  2.治療痛經、月經不調

  山楂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是血淤型痛經患者的食療佳品。血淤型痛經患者常表現為行經第1~2天或經前1~2天發生小腹疼痛,待經血排出流暢時,疼痛逐漸減輕或消失,且經血顏色暗,伴有血塊。

  有這樣症狀的患者可取完整帶核鮮山楂1000克,洗淨後加入適量水,溫火熬煮至山楂爛熟,加入紅糖250克,再熬煮10分鐘,待其成為稀糊狀即可飲用。

  此法也適合月經不調、中醫辨證為血淤者。小編提醒:有些痛經症狀不同,有時也可能是疾病引起,因此在服用山楂的時候,最好向專業醫生諮詢一下。

  3.開胃

  山楂健胃消食的功效應該是大家都比較瞭解的,不僅很多人會食用山楂消食,而且山楂也是很多消食藥物的主要成分哦。食用山楂能夠幫助我們促進胃部的消化功能,提升新陳代謝的能力。另外山楂的消食效果對於肉食食用過多的人來說最為顯著哦!

  4.可治療腹瀉

  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細菌、治療腹痛腹瀉的成分。

  5.抗衰老

  山楂所含的黃酮類和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物質能阻斷並減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

  6.活血化瘀

  山楂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於解除區域性淤血狀態,對跌打損傷有輔助療效。

  7.促進子宮的復原

  山楂對子宮有收縮作用,在孕婦臨產時有催生之效,並能促進產後子宮復原。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