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輸液的危害

  靜脈輸液是一種醫療方法,是為了糾正或補充體液。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輸液的危害,一起來看一看吧。

  輸液的危害

  一、降低人體免疫力。

  在自然狀態下,人體對周圍環境的病菌具有較強的防禦能力。如果大病小病都依賴輸液,久而久之就會降低人體自身的免疫能力。

  二、損傷人體肝腎等器官。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輸入的藥液進入人體後,大部分都要經過肝臟代謝,最終由腎臟排出體外,這會加重肝腎的負擔。

  三、存在較大風險。

  既使輸液前做了無菌化處理,溶液的濃度合理,速度得當,輸液也依然存在難以預知的風險。專家提醒,靜脈輸液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在所有藥物劑型中“高居榜首”,是最不安全的給藥方式。

  四、導致人體菌群失調。

  人體的體表及體內寄存著許多細菌,正常情況下保持菌群間的平衡,就不會引發疾病。過度輸液會導致人體固有的細菌菌群失調,增加細菌的耐藥性,為今後的治療帶來難以想象的不良後果。

  五、可能造成人體不良反應。

 

  當體內輸入致熱、致敏物質,如遊離的菌體蛋白或其他代謝產物時,這些物質的輸入可能造成人體不良反應,如發熱、紅疹、瘙癢、腫脹等過敏性反應,嚴重者還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靜脈滴注輸液的速度

  靜脈滴注的速度應合理調節,以滿足臨床病情,較快獲得療效並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和輸液反應為宜。按照醫護教科書,一般藥物靜脈滴注的速度為30~60滴/分鐘。但臨床上應用藥個體化,針對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調節輸液速度。

  依據藥物的量效關係,在安全用藥的濃度***治療窗***範圍,藥物效應隨血藥濃度增加而增強。輸液速度過慢,血藥濃度低於有效治療濃度,達不到治療和急救效果。輸液速度過快,血藥濃度升高超過安全範圍產生毒性作用,特別是一些治療指數窄,毒性作用大的藥物。

  特別注意,如輸注速度過快,對心力衰竭和肺水腫,特別是小兒、老年、胸部外傷、心力衰竭的患者易發生輸液反應,嚴重時可成為致死的嚴重反應。

  因此,醫護人員在臨床工作中應根據患者的疾病型別,用藥品種和病理生理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適宜的輸液速度並加強用藥監護,以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提高患者用藥安全性及治療效果。在充分理解量效關係與滴注速度的影響到基礎上,在臨床實踐中多學習借鑑和總結提高。

  輸液的對策

  一、去正規的醫院或診所看正規的醫生,根據病情用藥而不是為了其它去輸液!

  二、醫護人員規範操作,避免汙染和減少微粒的產生,同時使用合乎要求的液體、輸液器、注射器,儘可能過濾掉微粒。

  給孩子輸液的壞處

  1.輸液時稍有不慎,那些隨液體進入到靜脈的氣泡,會給人的生命安全留下致命的禍根。

  2.經常輸液會使人體內產生很強的抗藥性,一旦出現吃藥打針不能控制的大病,輸液也很難起到控制疾病發展的作用。

  3.不論大病小病,習慣於依靠輸液的方法治療,會嚴重消弱孩子免疫系統的抗病能力,甚至會使孩子的免疫系統因為喪失了必要的殺滅病毒的鍛鍊機會,而 失去抵抗病毒的能力,造成免疫系統的能力低下,給孩子的健康埋下重大的隱患。

  4.通過輸液直接進入靜脈的藥物,雖然能很快的抑制病毒,但其毒副作用也會通過靜脈直接影響到血液,內臟乃至大腦中樞神經系統。

  輸液的主要優點

  1、易將藥物達致療效濃度,並可持續維持療效所需的恆定濃度。

  2、對肌肉、皮下組織有刺激的藥物可經靜脈給予。

  3、可迅速地補充身體所喪失的液體或血液。

  4、靜脈營養品的輸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