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寫給孩子感動的信

  媽媽陪著孩子長大,孩子陪著媽媽變老。這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感動。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孩子:

  我們相依為命,合二為一的日子,只有40周,你住在媽媽的肚肚裡,媽媽很辛苦,但很幸福。

  你越長越大,媽媽的肚子也越來越大,當你足夠強壯,當媽媽的肚子已經裝不下。

  嘭——你就出生了!

  記得你剛剛出生時,閉著眼睛,努力找奶吃,媽媽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使出吃奶得勁兒”這句話的含義。

  看你認真努力的樣子,媽媽滿心都是氾濫的愛意,要好好把你抱緊,看你慢慢慢慢長大。

  媽媽好想,從你小小的身體,望盡長長的一生。

  但是,媽媽也知道,那不可能。

  總有一天,媽媽會先離開,而你,會繼續生活,有你自己的生活。所以,在你還是小小嬰兒的時候,媽媽要多抱抱你,多看看你。

  珍惜我們還黏在一起的每個畫面。所以也還記得,剛剛出了月子,你經歷了人生的第一個猛長期,自己躺著玩不了一會兒就呀呀哭鬧。

  成天都吃不夠,整天整晚要吃吃吃,媽媽能做的只是把你掛在身上。

  媽媽告訴自己,你在長大,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坎兒,我們要共同邁過去。

  終於,經過你3天的“自強猛吸”,媽媽的奶量明顯增長,你也開始變得乖乖的。

  媽媽跟你說,也跟自己說:你真棒!!!嗯嗯,這就是生命的神奇,越吸越有 那句話說得沒錯,供需終會平衡也是真理。

  慢慢,那個新生兒的模樣,離媽媽遠去。

  但媽媽又迎來了一個白白胖胖的你。你會翻身,會坐,會爬了。你吃吃的時候也會變換各種高難度的姿勢。

  媽媽看在眼裡,一次次感嘆,你又長大了。

  直到最近,你沒以前那麼貪戀了,媽媽有點惆悵。

  是啊,你總有離乳的那天,這是從一開始就知道的啊。

  但當它眼看要來臨,還是不免失落陣陣,沒了臍帶,沒了母乳,我們要怎麼相連?你的第二次“離開”,媽媽還沒有做好準備。

  好吧,好吧,我只好,也只有,珍惜現在的每一刻,因為它真的不會再來。但其實,我也相信,即便沒了這條紐帶,我們還是會,依然會,緊緊相連,那是因為,愛。媽媽會給你讀故事,給你講道理,陪你各種遊戲。

  剪斷了臍帶,也斷了奶水,但媽媽的愛,仍源源不斷,它只是改了個出口而已。它會從媽媽暖暖的話語裡,柔柔的目光裡,緩緩流出,流進你小小的心坎裡。

  想到這兒,媽媽也豁然輕鬆——以後,你會一次次離開,離開媽媽去和小朋友玩耍,去上幼兒園,去上學,也許還會去更遠更遠的地方上學,去工作。會結婚,會生自己的孩子,你會離媽媽越來越遠。

  但媽媽相信,我們即便人不在一起,但心會在一起,我們會相互惦記。因為,媽媽在你還是小小孩子的時候,在你的心中,種下了一顆,愛的種子。現在起,媽媽等你慢慢成長。從現在起,看你成長,送你離開,帶著愛。

  XXX

  XXXX.X.X

  篇二

  兒子:

  從初中開始,我們母子都做好了“高中住校”的準備。雖平時敵我衝突不斷,但主題還是和平的,彼此都在珍惜這不多的共處時光。高二,自然是住校。一切順利。從來沒想到:我也會陪讀!

  你知道我為什麼決定陪讀嗎?

  因為暑期的同學聚會。我的同學多在學校混飯,有大學,有高中……對孩子教育的認識都是很專業的。住校?走讀?是話題中的熱話題。經過討論、事例分析,我做出了決定:抓住能夠陪伴你的最後幾年時間,風裡雨裡,吃苦享福,我陪你!

  關於陪讀——

  對你的付出是純粹的幸福,沒有條件,不求回報

  一說走讀,你很開心,參與度非常高,初步定哪個小區後,就自己騎車子去進行考察,走時只說出去轉轉回來才告訴我是去考察一下。我從沒去過,只是在家長群中看到別人發的出租資訊進行的電話聯絡。一開始,你擔心經濟問題,還記得我說的話嗎:媽媽一個半月工資足夠,還是很輕鬆的。媽媽不想讓你有心理負擔。責任必須有,但不能是負擔,更不能是內疚。

  媽媽從小就被你姥姥灌輸: 養你們不容易,看我多作難。你舅舅他們三個也許沒感覺,但媽媽從小都是小大人,乖得很,導致性格小心翼翼、唯唯諾諾。 所以,媽媽一直想告訴你的是:你給媽媽帶來的是成長和自我完善,養你是我最大的幸福。你和我誰都不欠誰的,養你是我的責任,超越媽媽是你的責任。

  包括陪讀,不單是為了你,更是為了自己,我就是想讓你再陪我幾年。你願意吃我做的飯,願意和我分享成長的煩惱和快樂,我在你身上總能夠找到自己成長的力量……陪你,首先受益的是我,其次是你。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應該也不會拿付出說事。對我來說,對孩子付出是純粹的幸福,沒有條件,不求回報。

  關於成長——

  你的成長之路,媽媽想留下一些努力的痕跡

  也許是因為學習壓力大,你總是不太開心的樣子,回家不怎麼跟媽媽說話,媽媽覺得很難受,那天一大早,看你快吃完了,我忍不住向你控訴我的壓抑:“請換位思考一下我的感受,高高興興等你回來,連聲娘都不叫,臉好難看,弄得我不敢大聲說句話,我想回家住,你自己在這住吧。”

  你解釋說:“學習壓力太大,不太想說話。”

  我說:“那不行,這是家。你必須有起碼的禮節。”

  我讓你選擇,我是留還是走。我知道你自然是留我的。

  媽媽這樣做,是想讓你知道,臉無表情,話不溫暖,是冷暴力。家人的情緒是相互影響的。 我可不想養個不招人親近的冷男人,否則連個媳婦都找不到。

  你當天晚上就一個大轉變, 也許這就是調教。我希望你知道:

  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都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要疏忽家人。在一個特定的場合有一個與之相匹配的心理狀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量,不要忽略自己在家中的影響力。

  我希望你富有愛心和責任心:現在在乎爸爸媽媽,以後在乎老婆孩子;對大家庭也有關注,關注的過程也是一個吸收溫暖和力量的過程。學習時間緊張,和大家庭的親近會少一些,我儘可能的告訴你最近一些相關事情,是覺得有了愛心,才談得上責任心。

  通過這件事,我的感悟是:要適時地表達出對孩子的需求,孩子會理解和尊重的。初一住校時,每次送你上學,匆匆告別中總感覺沒有準備好就看不到人了,後來我告訴你:和媽媽握握手再走,你非常配合,這是我很開心的。

  所思所為,未必恰切。只為一事:兒子的成長之路,媽媽想留下一些努力的痕跡。

  你說過,在學習上,需要媽媽的監督。說實話,我做得不到位,過於相信了你。信任,是必須的,但是,你還是一個孩子,即使成年人,也有管不住自己的時候。信任,並不是放手不管不問,而是時時關注,必要時適度介入。

  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唯一一個曾經過問過我功課的人是我的舅舅。我印象非常深,當時,我是眼中有淚的,因為我希望有人能夠關心我的學習,有人能夠知道:我讀書其實很辛苦,其實我的成績不理想,我做的並沒有讓我自己滿意。

  相比於我,你應是幸福的。

  媽媽曾經希望有人能夠關注自己的學習,希望在這一點上,也是你的想法。希望媽媽的參與沒有干擾到你的學習節奏。

  兒子,媽媽只想幫你,我盡力不去嘮叨,不去打擾;盡我所能,自覺學習,時時提升自己對學習生活的理解。如果媽媽做得哪兒不是你所需要的,請你一定要及時告訴我。

  表達,才能溝通,才能理解。兒子,一定要及時告訴媽媽你的想法,以便我有的放矢,而不是做無用功,千萬不要造成這樣的僵局:幫不了你,反而落了滿身的不是,甚至影響到母子關係。

  兒子,媽媽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一定會實現你的目標。你沒有遺憾,媽媽就沒有遺憾。

  XXX

  XXXX.X.X

  篇三

  孩子:

  寫這信給你,基於三個原因

  1、你正站在人生節點上:回首,是悄然溜走的童年時光,向前,青春的帷幕徐徐向你開啟。

  2、有些話,我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3、彼此約定:我們好好工作,你好好讀書,誰也不讓誰操心。

  關於目標

  人可以沒有偉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標。在一考定終身的體制下,不管你平時多麼努力、多麼用功、多麼厲害,只要考砸了,就會被淘汰!你應該明白,作業多、書包重、沒日沒夜去學習,不是大人無情,而是現實殘酷!

  關於定位

  在家裡,獨生子女個個都是小皇帝,但在學校,皇帝太多,沒人會把你當回事!除非你的成績更優秀、你的才藝更出眾、你的表現更出色,老師還當你是塊寶。社會也一樣,以後,你要成為富人還是窮光蛋,要住平房還是別墅,要別人瞧不起還是尊重,都靠自己負責。

  關於學習

  在學校,學習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學習好卻體質差,這與“讀書讀書、越讀越豬”沒二樣。同學間搞聚會,要比就比:20歲比學歷、30歲比能力、40歲比閱歷、50歲比財力、60歲比體力、70歲比病歷、80歲翻黃曆,人生幾十載,歸根到底就是比身體,兒子,好好鍛鍊吧。

  關於未來

  一個人的未來由知識、能力、態度決定。知識可以通過學習獲得,能力也可以在實踐中增長,而態度卻由習慣養成。你在良好習慣培養上,有時缺乏持之以恆的精神。現在,端正態度還來得及。未來,我希望你所做的一切,是既利已又利人。

  關於自己

  在學校,老師沒有義務對你好,除非你首先尊重老師,同學沒有義務關心你,除非你首先關心同學;在你的一生中,也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爸。不要以為世界少了自己,地球就轉不了,不要以為個人渺小,就自我放棄和拋棄。

  關於朋友

  交友就像投資。投資當然要考慮回報,如果你找了個朋友,而朋友最後沒有給你回報,只能證明你投資失敗。你要找那些比你強大的人做朋友,尤其記住,在朋友落難時,一定要施以援手。因為,與自己一起笑過的人易忘記,與自己一起哭過的人最難忘。這就是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有意義。

  關於戀愛

  早晚有一天,你是要談戀愛的,我以過來人身份忠告:花前月下漫步總是美好的,甜言蜜語更是迷人,可別忘了現實中還有風霜雨雪。愛情那點事,無外乎——你愛她她不愛你,她愛你你不愛她,你和她彼此相愛。第三種情況無疑令人神往,但概率不足10%。

  因此,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和漂亮的女人握握手,和深刻的女人談談心,和成功的女人多交流,和普通的女人過日子。就這樣的心理,就好。

  關於距離

  為人父母,誰都渴望與子女的距離短些,但隨著兒女的成長,屬於你們的天空肯定會越來越廣闊,與父母的空間距離與時間距離也肯定會越來越遠。做父母的,當然特別在乎自己到底能夠佔據兒女多大的天空位置!

  因為,父母的天空與兒女的天空恰恰相反——隨著一天天老去而變得愈來愈小。我凡人百姓,同樣擁有大眾情懷,同樣在乎你是否常在身邊。兒,父母的兒女情長,你是否讀得懂?

  關於得失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得意,也不可能永遠失意,得意時,你要清醒,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比自己厲害的人,要記得自己的渺小;失意時,不退縮,堅持下去:過去是怎樣走過來的,現在就怎樣走過去。

  關於親人

  親人只有一次緣分,這輩子,即使無法與你一路伴行,但在風雨交加的時候,總會想著為你遮風擋雨一程!即使無能與你一路並肩作戰,但在艱難險阻的時候,總會想著與你一同分擔苦痛!這輩子,無論我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可能都不會再見。

  XXX

  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