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症的症狀有哪些_敗血症的中西醫治療方法

  對於敗血症這種疾病,大多數人只是通過,對於它卻並不瞭解。敗血症會有哪些症狀?敗血症應該怎麼治療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敗血症的症狀和治療,希望對你有用!

  敗血症的症狀

  第一,出現感染中毒症狀。這種情況下的病人,很多都是突然之間發病,病人會發現自己渾身寒冷,甚至打寒顫,之後身體會發高燒,也就是我們以為的“冰火兩重天”。而對於一些身體比較薄弱、營養情況不良的人以及出生不久的小嬰兒,可能就是身體沒有發熱,但是他們會出現身體溫度低於平常的現象。當然,有一些病人也會出現精神很低迷或者感覺情緒很煩躁,甚至臉部發白,呼吸心跳頻率很快的現象。

  第二,出現面板損傷。小孩子患病後,會發現身上有面板出現瘀點、紅點、猩紅之類的皮疹,特別出現在腳上、手上、還有就是口腔裡面。

  第三,出現胃腸道症狀。患病後,經常會有嘔吐、拉肚子、肚子疼,甚至是吐血、拉肚子拉出來是血的現象。

  第四,出現關節症狀。一些病人會發現手腳等關節疼痛,甚至連走路都覺得難以進行。

  第五,出現肝脾腫大症狀。這種應該說主要是在小孩子身上比較多,家長們可以細心留意。

  第六,其他的一些症狀。各種精神恍惚、嗜睡、突然昏迷、少尿等都可能是該疾病導致的。

  敗血症的中醫治療方法

  方藥1:

  犀角粉0.5克***沖服*** 生地30克 金銀花30克 赤芍12克 黃芩12克 黃柏12克 丹皮12文 連翹15克 梔子9克 黃連6文 蚤休9文 大青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三次。用於熱毒熾盛、寒戰、高熱、神昏、脈洪數者。

  方藥2:

  茵陳30克 黃芩30克 滑石30克 竹茹15克 藿香15克 銀花30克 苡仁30克 白豆蔻10克 地丁30克 梔子15克 龍膽草15克 車前子30克 金錢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日3次。

  用於溼熱蘊結,惡寒發熱,頭重身 痛,噁心嘔吐。

  方藥3:

  銀花50克,連翹30克,山梔15克,黃芩30克, 蚤休30克,黃連10克,公英30克,石膏50克, 大黃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三次。

  方藥4: ***1***銀花30g、野菊花15g、生甘草6g,水煎代茶飲。

  方藥5:公英、地丁、半邊蓮各30g,水煎服。

  敗血症西醫治療方法

  1.基礎治療與對症治療 敗血症患者的體質差,症狀重,病情需持續一段時間,故在應用特效抗菌治療的同時,還需注意補充各種維生素,能量合劑、甚至小量多次給予人血白蛋白***白蛋白***、血漿或新鮮全血以補充機體消耗、供給能量、加強營養、支援器官功能,及時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保持酸鹼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有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嚴重毒血癥表現時,可予升壓藥、強心藥及***或***短程腎上腺皮質激素。高熱劇烈頭痛、煩躁不安者可予退熱劑與鎮靜劑。需加強護理,注意防止繼發性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及褥瘡等。

  2 病原治療:由於近年來敗血症致病菌的種類逐漸發生變遷,廣譜抗生素的大量應用,各類細菌耐藥性自然發生率高及敗血症引發MSOF極為常見,病死率較高。故致病菌的鑑別及對抗菌藥物敏感性的測定是敗血症臨床治療的基礎,而合理選用敏感的抗生素則是治療的關鍵。

  ***1***病原菌明確的敗血症:在藥敏結果未出來前,針對已知病原菌選用有效的抗生素,儘可能低的花費並避免毒副作用。革蘭陽性球菌敗血症以金葡菌和表葡菌多見,但金葡菌對青黴素G普遍耐藥、近年發現其對苯唑青黴素也已有耐藥菌株,故主張選用頭孢噻吩、萬古黴素或壁黴素。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症療效最佳者為第三代頭孢菌素及氟喹諾酮類藥物。厭氧菌敗血症常與需氧菌形成複數菌敗血症,選用甲硝唑、克林黴素、氯黴素及上述抗革蘭陰性桿菌藥物。如系嚴重複數菌敗血症又經多體治療方案仍無效時,可考慮選用泰能。真菌敗血症可選用二性黴素B或氟康唑,但應注意前者的副作用。細菌L型敗血症可選用氯黴素、克林黴素、利福平。紅黴素及多粘菌素等。一旦藥敏試驗報告,則應根據其結果更改抗菌藥物。

  ***2***抗菌藥物的選擇:

  ①葡萄球菌敗血症:因金葡球菌能產生β-內醯胺酶的菌株已達90%左右,故青黴素G對其療效很差,而第一、三代頭孢菌素不同程度地抑制了β-內醯胺酶的作用,對其敏感的菌株可達90%,故現常選用頭孢噻吩、頭孢唑林、頭孢噻肟、頭孢哌酮/舒巴坦等,還可聯合應用阿米卡星、慶大黴素,對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首選萬古黴素。

  ②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症:氯黴素、氨苄西林。現已普遍耐藥。第三代頭孢菌素對此類菌有強抗菌活性,敏感率一般大於90%,第二代頭孢菌素對大腸桿菌及肺炎桿菌也有抗菌活性。故對此類敗血症可從第二、三代頭孢菌素中選用一種,可與慶大黴素或阿米卡星聯合,也可與哌拉西林聯合。綠膿桿菌敗血症時應用頭孢克肟無效,以用頭孢哌酮、頭孢哌酮/舒巴坦較好。或將上藥與氨基糖甙類抗生素伍用,療效也好。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喹諾酮類藥物對包括綠膿桿菌在內的G-桿菌均有較強的抗菌活性,且受外界影響小,與其他類抗菌藥物未見交叉耐藥性,副作用輕,臨床上也常被選用。

  ③厭氧菌敗血症:常呈複數菌混合感染,選藥時應兼顧兼性厭氧菌或需氧菌。常選用的藥物有氯黴素、萬古黴素、林可黴素、克林黴素、羧苄西林、氨苄西林、拉氧頭孢、頭孢唑肟、頭孢曲松、甲硝唑、替硝唑、環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等。

  ④真菌敗血症:使用咪康唑***達克寧***:人工合成的1-苯乙基咪唑衍生物,對念珠菌屬、麴黴菌屬、新隱球菌屬等具有強大抗菌性,不必與其他抗真菌藥伍用,靜脈內、還可囊內、鞘內、創面多途徑給藥。氟康唑***大扶康***為新型三唑類抗真菌藥,能特異、有效地抑制真菌甾醇合成,與血漿蛋白結合率低能滲透至體液,有靜脈及口服兩種劑型。上二藥雖有一定毒副作用,患者尚能忍受,在監護重要臟器功能的條件下應用,現已較廣泛。當真菌與細菌感染同時存在時,選藥極為困難,殺死細菌,真菌氾濫,抑制了真菌,細菌又會成災,大蒜注射液可同時控制真菌和細菌的生長,宜選用之,唯作用較弱,對嚴重感染往往不能奏效。

  ***3***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①及時應用針對性強的抗菌藥物是治療敗血症的關鍵。在尚未獲得細菌學和藥敏結果的情況下,要爭取時間,先憑臨床經驗選擇用藥。待結果回報後,再結合臨床表現及前期治療反應予以調整。

  ②對病情危重者,宜選取兩種抗菌藥物聯合應用***三聯或四聯應用的必要性不大***。

  ③對致病菌應是殺滅,而不是一時抑制,故抗菌藥物的使用應足量,開始時劑量應偏大,分次靜脈點滴投予,療效宜長,一般3周以上,或在體溫正常,症狀消失後,再繼續用藥數天。有遷徙性病灶者,除區域性治療外,全身用藥也應酌情延長。

  ***4***病原菌不明的敗血症:致病菌尚未確定之前,應根據臨床資料加以判斷,選用較合理的治療方案,可先用廣譜抗生素或β內醯胺類加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治療。

  3.內毒素血癥及其治療:儘管臨床上使用了一系列新的抗生素,敗血症和敗血症休克的病死率仍很高。其主要原因是由於革蘭陰性細菌釋放大量內毒素,啟用巨噬細胞釋放細胞因子,引起機體各種病理生理改變,導致內毒素休克和MSOF的結果。故中和血中的內毒素,可提高抗生素的療效,改善預後。

  ***1***內毒素單克隆抗體:該類抗體能中和肉毒素的毒性基因,阻止其與靶細胞的結合,從而抑制毒性因子的合成和釋放而發揮保護作用。用大腸桿菌J5突變株作抗原製備的鼠型和人型抗脂質A IgM單克隆抗體治療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症患者,能迅速改善臨床症狀,顯著降低病死率。

  ***2***免疫球蛋白:符合下列條件者應儘早使用①體溫>38.5℃;②敗血症局灶感染證據;③內毒素血癥;④血培養陽性;⑤敗血症休克;⑥臨床症狀持續時間≤24小時。選用β球蛋白靜脈注射,第1天600m1,第2~3天再靜注300m1。該製劑含有高價的抗內毒素核心決定簇的特異性IgG、IgM和IgA抗體,爭取在敗血症出現24小時內使用。 採用重組人白細胞介素Ⅰ受體拮抗劑治療敗血綜合徵患者,能明顯提高敗血症合併MSOF和具有多個高危預後因素患者的生存時間。

  4.腎上腺皮質激素 敗血症患者能否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仍未定論。普遍認為短期使用合適劑量可以對急性炎症產生抑制作用。在內毒素啟用單核巨噬細胞之前應用,則可顯著減少細胞因子的產生。故應注意使用時機、用量和療程。

  5. MSOF的防治 敗血症是MSOF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而MSOF則是敗血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積極預防和治療MSOF是降低敗血症病死率的關鍵。對MSOF應採取營養,代謝和免疫支援治療為主要措施的綜合治療,早期預防和控制感染、早期系統器官功能支援,以維持組織氧平衡和機體內環境穩定。

  預後:敗血症雖經現代抗生素治療,其病死率仍高達30%~40%。影響預後的因素有:①年齡:老人,嬰幼兒的病死率要比兒童、青年、中年患者高。②是否醫院內感染,院內感染病死率75%~85%,院外感染病死率43%~56%,P<0.01,這與醫院內感染的多系耐藥菌株有關。③致病菌的種類。各種病原菌的病死率不盡相同,如金葡菌在10%~20%以下,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症約在40%左右,其中綠膿桿菌病死率仍在50%以上。真菌敗血症的病死率在60%以上。有基礎疾病患者的病死率均較高。④合併症多寡及嚴重程度。⑤基礎疾病的嚴重程度等。近年來新抗生素的研究進展,廣譜強效,特別是對革蘭陰性桿菌與綠膿桿菌及真菌等有效的新型抗生素日漸增多,敗血症的治癒率有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