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弦古典吉他

  長什麼樣子你們想象的出來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圖片

>

  8弦吉他圖片

>

  1


  2


  3

  古典吉他教程:準備工作

  一、 初學者的分類及初始準備工作

  1、 分類:學古典吉他的人如果要詳細分類的話,大概是:一、僅覺得古典吉他十分好聽,想學學,這類初學者各方面還在觀摩、探索、定型階段,,或許其中又有大多數半途終止;只有少數堅持下來。但是隻要有正確的方法引導,就成為吉他普及的生力軍;二、酷愛吉他,將吉他作為重要的業餘愛好,陶冶情操,豐富生活的品趣。三、將吉他作為職業,從事這門藝術,無論將來在演奏或者理論上有成就,都是次要的。一句話,他們將自己完全交給了吉他藝術。古人云:“欲立業必先立其志”,所以,我一再強調我的學生要先給自己定位。

  2、 選琴:看經濟情況來定買什麼檔次的琴。古典吉他最好用大號的古典琴,這樣音量較大。首先看琴身是否有裂縫,對於極其細微的裂縫,肉眼不容易看見。具體方法是:用耳貼緊琴板***琴後板***,撥一根單絃,聽是否醇厚飽滿,沒有雜音、沙音。尤其要聽4、5、6弦。然後,用手指輕敲面板各處,包括鼓音。仔細聽。將琴水平用眼睛平視,沒有彎翹。1、6弦在第一品和12品,弦高分別大約在1MM、1.5MM-2MM、4.5MM、5.MM左右。***不是絕對的,僅是一個衡量尺度***

  絃軸轉動感覺好,不要太鬆也不要太緊。琴馬出與面板的粘接十分重要,高檔琴與低檔琴的一個重要差別之一就在於此處。音品上沒有毛刺、表面沒有破損。琴的手感是否合適,在吉他的任何一個品格,彈出的聲音都應該是請晰、明亮的,不應該有雜音或打品。手感太高或太低的吉他,對演奏者都是很不利的,太高的手感則易打品,不適合大力度演奏。

  3、弦:

  優質的尼龍低音弦纏絲均勻,銀色鍍層發亮,同時又柔軟易於彎折,劣質的尼龍低音弦纏絲鬆散,鬆緊不一。可以簡單做一個實驗來區分劣質的弦:用手搓揉4、5、6弦其一,如果碰上劣質弦,基本就現形了。當然,經濟好的人不存在這些顧慮,因為到品牌店買品牌貨嘛。

  著名的古典吉他尼龍弦品牌有Sararez、D’Addario、 Augustine、Aranjnez、La Bella等。國內的“紅棉”牌尼龍弦,對初學者也能夠勝任。

  弦的保養,主要是不要在潮溼環境,這點其實是廢話,因為誰也不會到衛生間去彈。不過,長時間不彈,應該將弦鬆了或者下了。免得損壞。何時換弦同樣是由經濟條件決定的,按某些大師的話就是大約1-2個月連續彈就應該換。聽起就來氣,誰有這麼多錢?優質的弦昂貴啊。我認為對初學者來說,只要弦有明顯損壞、鏽跡、散線就可以換了。

  最後強調的是,如果僅鬆弦而沒有下弦、長期沒有彈的琴,應該一根根換,不要全下後再換。否則也許由於張力的緣故會損壞琴。

  4、 上弦

  一般弦末有兩種流行的上法:8字型和U字型。8字型絃音穩定,定性快。尤其是通俗吉他,對琴枕有損害;U字型簡單好裝,定性較慢。不易損壞琴枕。

  絃軸最好規則纏繞,並按1、2、3、4、5、6順序安裝。不要突然調到標準音,那樣對質量不是很好的弦是會損壞的。建議第一天調到標準音低2度左右。然後不斷在彈的過程中調,第二天就可以調到標準了。一般琴絃剛換後至少要幾天才會穩定。

  順序是先裝琴馬處,和卸弦相反。上得好的險與琴會很美觀。否則琴馬處比較難看。

  5、 定音

  一般我每弦找一個音,再彈2個和絃就OK了。這個每人方法很多,不贅言了。吉他標準定音為E A D G B E,從6弦到1弦即低音到高音記譜分別是E、A、d、g、b、E1,實際音高分別是E1、A1、D、G、B、e,唱名依次是Mi、La、Re、Sol、Si、Mi,用簡譜記就是C大調的3 6 2 5 7 3。

  有的人喜歡用定音器來校正調絃。我不贊成,要靠自己的聽力。開始不行就多鍛鍊,聽音這玩意怎麼要藉助其他東西呢?

  6、 其他:

  然後就是幾個必須掌握的技能了。

  五線譜、簡譜。必須是五線譜,而不是“吉他五線譜”。然後建議多聽嚴肅音樂,總之,多在嚴肅音樂的海洋裡面遨遊,是提高綜合素養的好辦法。

  7、 練琴計劃:

  有的孩子不怕苦,不怕枯燥;有的就不一定。但我以前常常是讓我的學生50%的時間練習基礎,30%收集並學習各種音樂營養***所有和音樂有關的東西***,20%的時間讓學生早接觸曲子練習。簡稱為5-3-2計劃。

  1、50%的時間來練習基礎,作為一個業餘愛好者已經足夠了。無非是平生用吉他藝術自我薰陶、結交知己朋友、推廣吉他等等。在打基礎的訓練中,我對學生最強調的是音階走位練習、輪指練習、小指力度練習、演奏姿勢。音階練習有書的話我一般推薦的是“卡”的教材。其實,無論什麼教材、練習曲,都是換著花樣讓人練習:音階、音律、琴感,一旦三者結合起來,就是大家常說的素養。 所以,我沒有逼迫誰非得用什麼教材。但是基本要達到什麼程度要規定清楚的。

  2、30%收集、學習音樂營養。儘管是業餘的,但是如果要把吉他理解得好、演奏得好。有時候是和一個人的綜合音樂素養有很大聯絡的。這點不用我說了。最重要的一點是請大家設想一下一個情景:野外、松柏、流水、草地、亭臺,幾個吉他朋 友,論今道古,時而即興演奏,時而爭論不休,時而博引論之,時而作歌豪飲....我們業餘古典吉他愛好者,如果讓你在以上情景描述和去不量力而行地追求名利、獎盃...,您願意選擇哪個?或許有人說,你說的是世外桃圓,不實際。NO!在家又何仿?影響嗎?至少我追求的就是這種境界。

  3、好廚師是在實踐過程中,師傅調教出來的;同樣,吉他也很類似。再設想2個學生和2個老師。第一個老師對他的學生說:“我不是告訴你,這個地方應該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你技巧沒有問題,但是怎麼老出不來感情呢?要知道,任何一種樂器沒有情感幾乎是死水。”學生回答:“老師,這幾年我天天練習基礎指法,沒學幾首曲子,總感覺沒有實踐的地方啊”

  第二個老師對學生說:“恩,你的演奏的確有情在裡面,儘管技巧方面差些,但是從總體上來說是平衡的。畢竟吉他是你的追求,而不是你的唯一。但是以後要加強技巧..”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