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美術神奇的裝飾柱教案

  啟發學生仔細觀察柱子的圖案、造型和色彩,體會到裝飾住的造型、圖案、色彩等都是與環境統一的,是為傳達給人們某種思想而設計的。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五年級上冊美術《神奇的裝飾柱》教案,希望能幫到你。

  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瞭解不同民族不同風格裝飾柱的藝術特點和精神內涵,感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2.通過收集資料、觀察討論、實踐操作等學習過程,使學生了解裝飾柱的造型、色彩特點,並嘗試用繪畫、紙工、泥塑等方法制作裝飾柱作品。

  教學重點:

  感受裝飾柱的造型和色彩特點。

  教學難點:

  大膽想象,設計製作出形象新穎別緻、色彩豔麗的裝飾柱。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投影儀、裝飾柱圖案、水彩筆、彩紙等。

  學生:橡皮泥或水彩筆、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教師黑板上畫一個圓柱體,讓學生回答,看到了什麼?與現實生活中聯絡,可以將柱體想象成什麼?回答:柱子。

  2、教師將柱體添上幾筆,畫成一個亭子,然後讓學生觀察並回答,亭子的主體是靠柱子支撐。***教師板書柱子作用之一:承重、支撐***

  3、教師繼續繪畫,將亭子變成房子,反問學生,房子中有柱子嗎?***可以聯想古代建築***

  教師總結:柱子是我們建築中不可缺少的,它無論是在建築物的裡面還是在建築物的外面,都有著承重支撐的作用。但是露在建築外面的柱子光禿禿的,不好看,那麼古代時候的人就非常的聰明,他們對柱子進行了裝飾。

  出示課題:《神奇的裝飾柱》

  二、欣賞感受,學習新知

  1、他們是怎麼樣裝飾的呢?***欣賞不同民族不同風格裝飾柱***

  學生回答:雕刻,鏤空,彩繪……

  2、仔細觀察你所喜歡的裝飾柱,想一想:它在造型、紋飾、色彩和材質上有什麼特點?***出示記錄表於黑板***

  3、小組討論,依據表格提示,從造型、紋飾、色彩、材質等方面,分析自己喜歡的裝飾柱的特點。

  4.集體討論,教師歸納、補充,完成以上表格。

  5、欣賞書中的作品,根據書中學生的作品,想象一下自己想做什麼樣的柱子。

  ***1***根據自己的材料,討論裝飾柱的設計形式

  ***2***你的裝飾柱要表達什麼樣的主題?

  學生彙報:戲劇臉譜立體紙塑手工摺紙花紋裝飾

  ***3***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繪畫、紙工、泥塑***

  三、創作實踐

  1.製作要求:利用收集的材料,單獨或小組合作製作一根具有特色的裝飾柱,注意造型的多樣化和柱體的裝飾。

  2.小組成員討論一分鐘,制定製作方案後開始製作。

  3.學生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注意:不要脫離開基本形,在“柱”的基礎上完成。

  四、展示評價

  1.抽選學生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教師引導學生自評互評,感受成功的快樂。

  2.把學生作品組合在一起,形成較大的裝飾柱群。

  3.體會美術創作的樂趣,感受團隊合作的力量。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欣賞世界各地有關裝飾柱的圖片,瞭解他們的文化和造型特點。瞭解裝飾柱的功能與作用,學習裝飾柱的設計、製作方法與步驟,並於同學合作完成裝飾作品。

  過程與方法:初步瞭解立體造型設計的意義及設計要領,運用繪畫、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現心目中的裝飾柱形象,理解美的設計來自於生活中的需要。學會用所學知識裝扮生活,陶冶情操。培養學生設計,製作及裝飾技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了古樸精美的華表,接觸到深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們都要珍愛傳統文化,讓世界知道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設計,提高學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發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瞭解裝飾柱的設計要素,即柱體造型和裝飾紋樣,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製作具有特色的裝飾柱。

  教學難點:

  大膽想象,設計製作出形象新穎別緻、色彩鮮豔的裝飾柱。

  教學策略: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領域。編輯本課的目的旨在引導學生了解裝飾柱藝術設計與生活中的緊密聯絡。使學生了解裝飾柱中包含的文化和歷史,感受裝飾柱給我們帶來的美的享受,同時瞭解藝術設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絡,知道設計時需要進行整體思考,根據不同的功能進行設計,設計時還要關注材料,一定要考慮材料的效能。利用點、線、面組合,探求包括對材料形、色、質等心理效應。通過學生實踐進行有主題的設計,使用各種材料來表現主題。在設計實踐中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建立是本課的關鍵。創新設計就是要體現個人的特色,本課圍繞創新進行課堂設計,較好地完成了創新這一設計理念的表達。在講授時,通過欣賞世界各地的裝飾柱,瞭解它們的造型特點、表現內容、色彩關係等各方面,讓學生開啟自己的眼界,再通過教師的演示示範,如何做裝飾柱的柱體、柱身的色彩、柱身的花紋及其象徵的含義,學生可以選擇卡紙製作、泥工、剪紙、繪畫等不同的方式來展現,很大的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學會用所學知識裝扮生活,陶冶情操,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