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手抄報文章素材內容

  篇一: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我認為,謙讓是最大的美德。有些人認為只是表面上談談“紙上談兵”,實際也不用去做的,但他們錯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卻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你都能做,如上車先讓老人先上,看見老人要讓座……

  謙讓這個詞語對人們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們的老師就教導我們要學會謙讓,隨著時間的流失,在我們的記憶裡謙讓這個詞已漸漸淡忘了……記得有一次,我站在104路車上,人很多,座位都做滿了人。到了宛平南路這一站時,上來了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還帶著一位年幼的小孫子,居然沒有人讓座。那位老奶奶領著孫子從車門口一直走到車尾,可滿車的人卻毫不在乎,視若無睹。坐著的人心安理得,連正眼都不去瞧一下他們。沒有幾個人像我這樣看著這一老一少。每次到一個站點,都會播放“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請您……”我想,這是在浪費電。我聽了幾百遍了,想必經常做車的人聽了不止100遍,而今天,滿座的人,面對他們卻不加理睬。

  最近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訊息:哈爾濱市一家企業公開招聘人員,一位前來應聘的女大學生,各方面素質相當不錯,就因為她多次主動給別人讓座,被招聘單位說成是“缺乏競爭意識”而拒絕聘用。我認為,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讓座只是我們應盡的一種義務。現在,人們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誰也不願意吃個虧——正如讓座這個簡單的動作。此刻的讓座已成了那變質的麵包,像個足球似的被人們踢來踢去。

  我們大家在學校裡也會有一些事發生。但同學與同學之間,也是應該要互相謙讓的,我們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人與人之間也將變得更加美好。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 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篇二:

  夢想是一顆種子,深深的紮根在我的心中。

  我懷著一個個美麗的夢想走進了盼望已久的初中,走進了花季的時代,醞釀夢想的時代。我們的夢想就是中國的夢想。 夢想讓我想起了梁啟超在《少年中國》中說的一句話: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有夢則國家有望,少年追夢則國家昌盛。這句話,感染了一代代人,一位位知識青年從此崛起。

  周恩來年輕時,說出了“為中華崛起!”的口號,這個口號響徹祖國的各個角落。在一次展覽中,提出了“我的中國夢”:“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程命運與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他說的話讓我有了很深的感悟,我想要抓緊時間,努力進取,努力實現我的理想。

  古人尚有掛懸樑錐刺骨的精神,現代人更應該有聞雞起舞的動 力!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有多少人才是經過磨練才成才的。不要認為夢想有多難。中國夢正是由千千萬萬個“我的夢”組成的,總有一天,我希望的夢也會加進去,我們是中國的希望,是中國美好的未來,我們要為夢想努力,為夢想而奮鬥,做一個堅守夢想的孩子,雖然這個夢可能會破滅,但是我們為它付出過,為它努力過,就不會失望,因為它是我的夢想。不拋棄,不放棄,笑到最後才美麗。夢很遙遠,但對我來說有距離,明天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

  我的未來之路需要自己來鋪設,在此我想說:只有每個人充滿情與夢想,“中國夢”才能夠美麗,才能夠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