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口腔護理的方法

  口腔是我們的食之門,一旦出了問題,那很容易影響食物的進出,因此我們要做好口腔護理,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避免劇痛關注隱隱痛楚

  1、漱口:如果菜屑陷入牙縫,含一口水,用力漱口。無效,可使用牙線剔除,但切勿傷及牙齦。

  2、善待受傷牙齒:假使牙痛是由於牙齒被外力撞擊,則就餐時儘量不要碰那部位。如果牙齒傷勢較輕,徹底讓它休息一陣,就可恢復咀嚼功能。

  二、避免隱痛塑造健康牙齒

  1、選保健牙刷:刷頭小、刷毛軟、有彈性,刷頭放在嘴裡轉動自如,既不傷害牙齦,也不損傷牙齒。

  2、有效刷牙:無效刷牙是每天走過場,擠上牙膏在嘴裡轉一圈,漱漱口。有效刷牙是保證3分鐘,牙齒才能面面刷到。

  3、水平顫動刷:讓刷頭在牙面與牙齦之間成45度原地顫動,移動的幅度不超過半顆牙,顫動8-10次後,沿牙面豎刷,上牙自上而下,下牙自下而上。要領:橫顫豎刷。

  4、擠足量牙膏:口訣:大人豎著擠,小孩橫著擠。即你我的用量是牙膏豎著擠在牙刷面;而小孩的使用量是橫著擠滿在牙刷上。

  5、用含氟牙膏:科學已經充分證實,氟可以增加牙齒和骨骼的結構,還可以非常有效地預防齲齒,所以在挑選牙膏時一定要有意挑選含氟牙膏。

  6、漱口不超兩口:使用含氟牙膏後,在牙齒的表面和整個口腔中會有一層氟的保護。如果漱口的次數過多就會輕易地把氟漱掉,讓牙齒在無保護的狀態中遇到細菌的傷害。刷牙後漱上一兩口水才不會使氟流失過多。

  7、牙膏更要品牌:通過中華口腔醫學會驗證過的牙膏內含高檔球狀二氧化矽,它不但不會損傷牙齒,而且有保護作用;而劣質牙膏用的是粗糙的碳酸鈣,表面粗糙,刷牙越“認真”,越讓牙齒表面形成溝槽,甚至造成楔狀缺損。

  護理口腔時的誤區

  1.刷牙太用力

  牙齒表面有一層牙膜,保護牙齒不輕易受到冷熱飲食、酸性物質等傷害。這層牙膜一旦被破壞,是無法修補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去牙醫那裡做牙套了。所以,刷牙的時候,請下手溫柔些,不要刷壞了這層保護膜。

  2.左右刷牙

  刷牙的時候,要順著牙齒的生長方向刷,即上下刷,而不是左右刷。不要忘了,牙齒的表面不僅僅是我們張嘴就能看見的那一面,還有它們的反面呢。

  3.經常洗牙

  一般人如果沒有太嚴重的牙垢,專業負責的牙醫是不會建議你去洗牙的。因為頻繁的洗牙不但不利於口腔健康,還可能會損害你的牙膜。只有正確的刷牙,清理口腔,勤用漱口水,這樣做其實你根本不用去洗牙。

  4.不清潔舌頭

  很多人刷牙都只是單純的刷牙,其實,舌頭上也會殘留食物殘渣,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所以,刷牙的最後不要忘了用牙刷輕輕刮一下舌頭。

  5.用牙籤剔牙

  用牙籤剔牙,牙縫只會越剔越大;用牙線已開始可能會不習慣,堅持一段時間後掌握了使用技巧,你會發現,用牙線更方便,更健康。你也可以定期用牙縫刷仔細清理一下你的口腔。

  6.牙齦發炎、口腔潰瘍都是上火的表現

  很多人以為牙齦紅腫或牙齦出血是“上火”導致,其實不然。這是口腔向您發出的一個警惕“衰老”的訊號,意味著您口腔內的牙菌斑沒有得到及時清除。

  牙菌斑很容易引發一些常見的口腔問題,比如引發牙齦炎、牙周炎等各種口腔疾病,使你的牙齒喪失去年輕活力,呈現出“衰老”的症狀。

  7.刷牙出血,就是身體缺乏維生素C

  刷牙出血的最常見原因是患有牙周疾病,當有牙周疾病時,牙齦水腫,牙齦內大量新生血管充血擴張,通透性增強,一旦受到刷牙或咀嚼等刺激時,牙齦即會出血。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認為牙齦出血是因為缺乏維生素C。其實牙周炎程度與血中維生素C的濃度之間無明顯關係,對牙周炎最根本的治療是徹底清除牙菌斑和牙石,同時搞好口腔衛生。

  對於牙齦脆弱、牙周充血的人群來說,刷牙也極易引起牙齦出血,宜使用漱口水清潔口腔,減少對牙齦的刺激。

  8.能不拔牙,堅決不拔牙

  許多人認為,牙齒出現問題,儘早、儘可能地治療和保留牙齒是基本原則。

  但是,有些人在牙病呈進行性破壞達到拔牙適應症的情況下,仍堅持保留牙齒是不利於口腔健康的。專家建議,儘早拔除患牙反而有利於口腔健康的儘早恢復。

  9.牙痛才去看醫生

  人們經常是牙痛了才想起去看醫生,缺乏終生維護和治未病的觀念。專家介紹,國外兩歲半的孩子牙齒長齊了以後,就開始做維護,四歲以後就開始做定期的系統維護。

  專家也強調,口腔問題最重要的是治未病,定期檢查是最重要的,牙齦最開始出現問題時,通過一兩個星期的科學刷牙就可以基本解決,而如果發展到病變的階段,治療起來會更麻煩,而且費用不菲。

  10.重視齲齒,忽視牙周病

  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口腔健康標準是:“牙齒清潔;無齲齒;無疼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按該標準,齲齒只是四個標準之一,而“無疼痛感。

  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兩個標準則指向牙齒的“土壤環境”——牙周的健康。但在許多人眼中,一提到“愛牙”,就是指預防蟲牙。

  專家介紹,牙周炎可以影響心臟、肺臟、腎臟等重要臟器的功能,牙周炎患者發生冠心病、糖尿病和腦血管病的概率遠遠高於牙周健康人群。

  11.根據廣告選牙膏

  一項關於公眾口腔觀念認知程度的調查顯示,90%的受訪者回答說主要根據廣告選牙膏。專家認為,既然日常保健對於防治嚴重口腔疾患至關重要,那麼,消費者應根據自身口腔健康需求選購口腔清潔用品,不要過度依賴廣告。

  據瞭解,目前市場上的牙膏產品品種繁多,除了具有清潔口腔的基本功能以外,很多產品還加入了特定的功能配方,然而,如果選錯了牙膏,則可能貽誤了預防的時機。

  比如,多數以防蛀功能的產品對於預防牙周、牙齦炎基本不起作用,消費者需仔細辨別,避免受到廣告的誤導。此外,養成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採用正確的刷牙方法也能夠有效預防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