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歲月的隨筆

  歲月一直都沒有停下他的步伐。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時如白駒過隙。還沒賞夠春花之絢爛,盛夏已撲面而至,深深淺淺的綠意中透出一股濃烈。值此期末,在即將告別教壇之際,我內心自是有諸多感悟。

  回首,往事如煙。初涉教壇時,還正值青春年少,滿腔的才情和報負,在不畏世俗中流光溢彩。那種意氣風發的模樣至今仍記憶猶新。可現實的漠然和功利,讓我深感鬱悶窒息。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沉浸在“獨立小橋月滿袖”的閒適中,想忘卻今昔是何年,隨波而蕩。但在似水流年中,卻感覺不到一絲喜悅。內心有一個聲音告訴我,時不我待。與其庸庸碌碌過一生,倒不如奮起搏一把。

  “耐心雖苦,成果卻甜”。盧梭的這一句格言鼓勵了我,激發了我的鬥志。在世俗的生活中,沒有人因你的弱勢而給你任何同情,只有強者自強才能自救。我在生活中不斷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後行動,又在行動之後僥倖收穫。

  在學習的歷程中,知識不僅增長了我的見識,也開闊了我的心胸。它讓我明白了人活著,不僅僅是為自己,更應該為社會上的芸芸眾生。只有讓更多的人因自己的付出而受益時,自己的付出才真正有了意義。當然,一個人要想兼濟眾生,首先要自己站得高,有較多的發言權。而這正是我下一步要去努力的方向。

  笛卡爾說過:“愈學習愈發現自己無知。”現在的我已深深感受到了這一點。在學習過程中,如聞哲人佈道,百家講得。自己所知愈少,便愈覺其深奧,當然,也愈覺有學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笛卡爾還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讀書,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汲取賢人思想之精華,形成一家之言。

  歷十年而磨一劍,這一劍要想所向披蘼,不是將其束之高閣,奉作神靈,而是需握在手中,時時鍛鑄。我深知,一劍在握只是開始,是生命歷程中的又一個新起點,真正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要想在未來的路上鴻圖大展,需要的不僅僅是汗水,還有毅力。

  曾經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命運並不存在於一小時的決定中,而是建立在長時間的努力、考驗和默默無聞的努力基礎之上。人的一生應該是在不斷攀登,只有在信念的激勵下,人們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釋放自己的能量,弘揚自己的優勢,從而達到自己生命的頂峰。

  篇二

  不知不覺間,我與孤獨為伴,我戀上了孤獨的味道,喜歡和他敘說著年少的尚且不成熟的故事。我喜歡看著虐心的文字,然後自己被感動的稀里嘩啦;我喜歡一個人望著遠方,躁動著不太安分的心;我喜歡遠離嘈雜的環境,去尋求種豆南山下的那份恬靜。

  這個冬天,乃至於這個春節,這是我最糟糕的記憶之一。或許這一切早已變得和我們所想的不一樣了,或許我這個十八歲的年紀無法去理解這些事情。我的家境和許多西北孩子的家境一樣,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大西北,你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上學然後走出大山,去靠自己改變你未來的生活,每一個孩子自然而然也成為了家庭唯一的精神支柱,孩子的學習成績決定了這個家庭乃至整個家族的面子問題,家長們拼了命的為孩子們創造好的學習環境,他們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我也是這萬幸的學子中的一個,可是我卻是這場成績的較量中的失敗者,這一點我永遠都不會去否認。我的失敗也在無時無刻不提醒這另外一個人,那就是我的弟弟,我們父輩共同的心願就是希望我們考入理想的大學,去改變自己未來的生活,因為貧瘠的生活給他們太多的磨難,他們不想看著自己的後輩繼續在這黃土地上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大西北的這種貧瘠,這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感覺或許更多的人是不會理解的,因為只有真正的經歷過你才會明白這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無奈。

  這個冬天所有的不幸還得從我和弟弟說起,我的失敗無形的給整個家庭帶來了我沒有想到的後果,這種感覺我無法用文字去描述。一向聽話的弟弟不知道是青春期的叛逆還是成長的無理取鬧,在這個關鍵的階段,他和家裡矛盾不斷,往往都是因為一些瑣事,或許在我看來我根本無法理解這些新一代孩子的想法,他們總拿著代溝這種牽強的說法為自己的錯誤去找藉口。手機的危害不僅僅的在與身體上,更多的在於精神上的無形的那種毒害,這是我在弟弟身上看點的,也是咱們所有孩子所面臨的問題,資訊化的快速發展,再帶給人們快捷方便的同時對於沒有是非觀念的年輕一代來說,這種精神毒害十分可怕。或許是由於家庭的緣故吧,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那種惶恐與不知所措。以前的年味和如今冷清的氛圍,我忽然發現或許以往的時光再也不會回到從前,簡簡單單的快樂已離我而去,面對這一切,我沒有些許的抱怨,因為自己做錯的就得自己扛起來。

  歲月不是童話,經歷才是人生。

  這世上,沒誰活得比誰容易,只是有人在呼天搶地,有人卻在靜默堅守。每一個人在世界上都要受挫折,有許多人反而在折斷的地方長得最結實。我還是會相信,星星會說話,石頭會開花,穿過夏天的柵欄和冬天的風雪過後,你終會抵達。花未全開,月兒未圓,是人間最好的境界。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是人生最美妙的事情。

  謙卑的心是宛如野草小花的心,不取笑外面的世界,也不在意世界的嘲諷。很多人都說,我不知道我自己想要什麼,其實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我沒有勇氣面對和足夠的努力去爭取我想要的。

  累了,就休息下吧,何必把自己逼的那麼緊呢;累了,就讓自己的心停下吧,它也需要時間去整理;累了,就停下吧,哪怕是駐足拍拍灰塵,讓心靈重歸潔淨;累了,就停下吧,這不是懦弱的逃避,而是自我的釋放;累了,就停下吧,哪怕只是輕輕抬頭,也許會有更好的風景。

  篇三

  歲月於我就是一支牧童短笛,時而高亢、時而沉鬱,時而激越,時而悠悠然如春風秋雨。一個人的歲月,一個人的天空,且看且行、且聽且吟,沉靜而舒暢,無為而有為,淡泊中清透,不爭不顯裡求精。

  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平淡而不失雅緻,從容而不失活潑鮮美。在歲月裡做最好的自己,讓生命跟著四季去婉轉流芳。捧出一顆心來,寫一篇春風得意的文字,而後聽一曲薩拉薩蒂演繹的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那份愜意如茶一樣,清冽之味瞬間在心裡跌蕩開去。此時,那一串被窗欄裡穿過的風搖響的風鈴所發出的和絃,將生命引渡到歲月的天堂。就這樣,一個人的歲月如野花飛舞、怡然自得。

  都說歲月如流水,生命如落花。這與其說是一種感悟,倒還不如說是一種生命的喟嘆。想想也是,生命在歲月裡,不經意間就老了,如昔日黃花說凋零就凋零了。但好在有這麼一個漫長的過程,讓生命去開合、去選擇、去安排,足以使人不唱衰、不抱怨而歡欣鼓舞的了。

  不要說歲月不給你時間,不給你機會,即便如公瑾那樣生命短暫,人家照樣活得風流倜儻、進退自如,連亮對天都發出浩嘆:既生瑜,何生亮。可見歲月長短根本不在話下,生命的質量才是歲月長河裡可圈可點走向永恆的焦點。所謂曇花一現,那也是一種歲月,而在這歲月的背後孕育著屬於自己的天空,也不失為生命的精緻。猶如飛鳥集所謳歌的那樣: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生命活到這個份上,足夠!當然,若是歲月給他們更多的時間,那麼我想他們留下的天空一定會更藍、亦更燦爛。試想,如果雪芹歲月悠長,至少他的紅樓不會敗落在一個庸人之手。哲人尼采的思想不會被一個戰爭狂人肆意篡改而利用。說到底,這是一個人歲月的不幸,這個不幸,有一些是天意、有一些是人禍。但無論怎麼講,生命所經營的歲月,是天地可鑑,不容詆譭。

  一直以來,我始終相信歲月是公平的,這一點如同時間一樣,即所謂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換句話說,一個人在歲月裡的付出越多,那麼在付出的那方面收穫也就越多。這是一條顛簸不破被生活經驗所真實的真理。昆蟲學博士法布林,在他一個人的歲月裡,他傾注了生命所有的熱情和能量,從一個門外漢到喜歡,再由研究到嗜好痴迷,最後成為法蘭西昆蟲學博士、專家。去看看他留下的筆記,就知道他的天空有多麼地美妙、多麼地天旋地轉而令人遐思啊。

  坦率地說,我喜歡這樣的生命,更喜歡這樣的歲月,因為這樣的歲月不僅能讓生命帶來雲彩,而且帶來更多的詩意的天空。天空無須如海域般寬廣,只要能讓人看到星辰哪怕是一顆也足以使人心曠神怡而手舞足蹈。不是嗎?我自今記得,那年看敬畏生命一書的情景,是何等多姿多彩,何等千姿百態,原來在昆蟲的世界裡,那些被人類忽視的生靈有著人一樣的情懷,一樣的悲憫,也一樣的弱肉強食、爾虞我詐!欺瞞、虛偽、真誠、善良和人類何等相似。通過讀它,讓我生命頃刻間湧動如潮汐般的感情,珍視歲月,必須從珍惜生命開始,珍惜歲月,必須先從擁有自己的天空開始。

  歲月的開始,就意味著生命的開啟。歲月沒有選擇,而生命可以選擇,而至於如何選擇有時要看一個人的興趣愛好來做,有時可以觀照自己的所學來培養。總之,歲月漫長,一切憑心性來調遣來孕育。拿筆者自己來說,年輕時習武耍刀,30歲開始閱讀記錄,40歲就開始燃煙煮字,這一路走來,歲月中的風景依然如昨,星星點點,似昨夜星辰,定格在生命的記憶裡。

  歲月是留不住的,就像生命留不住時間一樣。只是或長或短的分別,所以作為一個人的生命應該珍惜眼前的擁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才贏來屬於自己的天空。為此,我還是那句話,天空無須太大,只要有藍天和白雲、青山和綠水可賞可玩就行。生命若能提供這樣的歲月,稍微短暫又有什麼可遺憾。還是達夫先生說的好,若是生命能留住這秋天,願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也值得。無疑達夫說出了我和他一樣的心境。

  一個人的歲月可長可短,這不是生命所能把持、所能操控的,但只要生命擁有歲月,那麼擁不擁有可瀏覽的天空完全靠自己。換句話說,你可以做耕夫,在歲月的勞作裡種下自己的天空,你也可以學像陶淵明那樣,在詩歌裡且聽風吟,而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多麼優哉遊哉。這樣是歲月,這樣的生命,何愁引不來鳳凰、引不來春江花月夜那令人懷想的天空!

  篇四

  優雅,是一種歲月,它是歷經生命種種而呈現出的一種淡若不驚,褪去了少時的稚嫩,而呈現出的一種成熟的韻味。一個優雅的人,一定有著獨特的魅力,和飽滿的,恬淡而豐盈的靈魂。生活多了一份陽光,少了一些陰霾,懂得了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和安穩。在簡單的外表下,少了浮華,多了一份厚重。一個優雅的人,定是一個大氣而寬容的人,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如一抹清風,讓人心曠神怡,因為心中有山水,在何時何地,都會呈現出清秀的容顏,優雅而迷人的風采。

  優雅不是不染銅臭的清高,也不是守著風花雪月獨自吟唱,更不是用心修飾自己,時刻保持端襟正坐,讓別人來欣賞的姿態,在我看來,優雅從來不是做給別人看的,真正的優雅,是修於內心,起於形色,表於外在。而這種外在,只是自己內心層次的一個體現,與他人無關。一個優雅的人。能夠在平淡的生活中,很好的做自己,學會給予,並且有能力去給予,懂得感恩,心中有愛,知書達理,寬容善良就是優雅。

  優雅並非是與生懼來的,它是心靈和智慧的完美結合。一個人的優雅,是來自閱讀,人生歷練和生活的塑造,是自信,獨立和高雅的象徵,這種品質是來自對生命的領悟,和人生的沉澱和積累。它絕不是單指外表的美麗,是順應生活不同狀況而反映出來的一種內心的智慧。優雅的人,定是有一雙感受美的眼睛,有一顆善良的心靈,是歲月塑造出靈魂深處的智慧,人生最珍貴的是歷經生活的千迴百轉,仍能有一顆柔軟善良的心。優雅,揮灑出一種渾然天成的風韻,是一種深邃的美。

  優雅與年齡也許有關,但更與自身的強大有關。一個優雅的人,一定是一個自律的人,無論外界有多大的誘惑,都不為之所動,懂得自恃和寬容,無論是在生活的困頓與挫折下,依然能保持窗明几淨,清新淡雅。無論生活給予怎樣的際遇,都能自我反省,溫故而知新,懂得尊重和感恩,對朋友淡而無心機,對親人溫暖而寬厚,對他人,不鄙視,不疏離,教養不是謙遜,是與生散發的自信和修養,而優雅,是源於一種自愛,光陰深邃,只要你願意。一定會優雅的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優雅與相貌或許有關,但更與個人的內心的修養有關,一個沒有思想的人,既使你畫著最完美的妝容,也掩蓋不了內心的醜陋,反而會讓人覺得虛偽。一個優雅的人,一定是懂得自愛,自信有獨立的人格,紮實的智慧,淡定的談吐,乾淨的面容和一顆善良的心,美的不張揚,恰到好外。林肯說,三十歲的人,要為自己的相貌負責任,當一個人擁有優雅的內心,不論是外貌如何,都美得迷人,真正的美麗,是一種由外而內的氣場,喜歡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而忠於人品。

  一個優雅的人,懂得管好自己的嘴,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誇誇其談,更不到處炫耀,因為那是一種膚淺的表現,只能讓人感到厭煩。美貌,可以是優先的入場券,卻不會是永遠的通行證,物質上的優厚是一種外在的優越感,而內心的豐盈才是永恆的美麗。一個真正優雅的。懂得優於別人,並不是高貴,而真正高貴是優於過去的自己,她們善於學習,懂得進取,優雅的人如沉香,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保持著精神上的溫度和溫暖,和獨立的人格。這種優美的姿態,是個人的修為,也是上蒼的恩賜。

  優雅的人,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而大發雷霆,也不會對輕易對別人表現出厭惡的表情,更不會對弱者送上冷漠的表情,他們懂得尊重,和傾聽,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臉上帶著微笑,欣賞帶著陽光。一個優雅的人,一定是善良的,他們的心,如蘭一樣清香,優雅,是歲月沉澱下來的一種馨香。

  人生的優雅,就是在經歷無數次的跌倒爬起之,仍然能夠帶著淡淡的微笑,春看百花,秋望月,夏賞清荷,冬聽雪,無論心境如何改變,都會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淡看風月。即便生活沒有給我們想要的,依然能夠不抱怨,不埋怨,敢於正視浮沉,榮辱不驚。因為要求的少,所以就會感到得到的多,因為簡單,所以腳步從容。以一種感恩的心回饋生命中的所有,態度決定人生,一個優雅的人,定能收穫生活優雅的饋贈。

  優雅的人,在歲月的河膛上,她們或許不是跌宕起伏的大河,只是涓涓細流溫潤心靈;她們不是芳香四溢的溫室花朵,而有著淡雅如菊的恬淡風雅;她們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蘭的芬芳內斂;她們不是你驚豔的一眼凝眸,卻是你頻頻回味的那一抹溫柔。優雅是柔軟的堅定,是給自我穿上了溫柔的外衣,是從容不迫的勇氣,她們以獨有的姿態,在漫長的光陰裡,從容的老去,又何嘗不是一種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