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後有什麼農事活動

  秋分***autumnal 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想知道嗎?那就隨小編了解一下吧。

  

  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後進入了秋季,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因此有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也是農業生產上重要的節氣。秋分至寒露這半個月是秋熟作物灌漿和產量形成的最後關鍵時期,因此要加強對農作物收穫前的田間管理工作。

  秋分之主要農事

  一是中稻要加強後期水漿管理,採用乾溼相間的灌溉技術,收穫前斷水不宜過早,以收穫前5-6天斷水為宜。這樣能提高根系活力,養根保葉,防止青枯逼熟和早衰癟谷。

  二是適時分期採摘新棉,堅持“四分四快”,就是分收、分晒、分藏、分售和快收、快晒、快揀、快售,以提高品質。

  三是制訂秋播規劃,做好秋播種子餘缺調劑和串換工作。三麥、蠶豆播前做好種子精選和處理,並做好發芽試驗。油菜精做苗床,9月底前搶播育苗,已播油菜加強苗床管理。

  四是茼蒿、菠菜、大蒜、秋馬鈴薯、洋蔥、青菜、蒲芹、黃芽菜等播種定植。在田蔬菜加強田間管理,以延長採收供應期。採收菱角、荷藕和茭白。

  五是家畜秋季配種,繼續加工貯藏青粗飼料。家禽秋孵。開展畜禽秋季防疫。加強成魚飼養管理,防治魚病,增投精料,促進成魚快長,分期捕撈上市。

  秋分之農事防禦

  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後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也是農業生產上重要的節氣,秋分後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東北地區降溫早的年分,秋分見霜已不足為奇。

  氣象專家介紹說,按農曆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於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秋分棉花吐絮,菸葉也由綠變黃,正是收穫的大好時機。華北地區已開始播種冬麥,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正忙著晚稻的收割,搶晴耕翻土地,準備油菜播種。秋分時節的乾旱少雨或連綿陰雨是影響“三秋”正常進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別是連陰雨會使即將到手的作物倒伏、黴爛或發芽,造成嚴重損失。“三秋”大忙,貴在“早”字。

  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適時早播冬作物可爭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熱量資源,培育壯苗安全越冬,為來年奠定下豐產的基礎。“秋分不露頭,割了喂老牛”,南方的雙季晚稻正抽穗揚花,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早來低溫陰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氣,是雙晚開花結實的主要威脅,必須認真做好預報和防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