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組工作心得體會感想

  語文組教研聽課活動,能夠領略到別的教師課堂上的精彩教學,對於自身的教學起到了取長補短的作用。開展語文教師優秀備課展示,讓我得到了展示的平臺,得到了相互學習的機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在這個生機勃勃的五月,我有幸參加了木洞片區首次語文教研活動。教師們紮實深厚的基本功,獨到智慧的教學設計讓我深深地感受到這就是我們身邊的課堂:沒有過多地追求形式,沒有刻意地去運用多媒體,沒有過度追求課堂的熱鬧。引起了我對教學的思考:

  一、以讀為主,讀中悟。

  葉聖陶先生說過:“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我在教學中也進行了嘗試,可結果並不是很成功。這次聽了冉老師的課,她用“三讀”的方法,讓學生以讀為主,自讀自悟,結果學生既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又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課文,輕鬆而愉快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原來冉老師為學生的每一次閱讀都提出了正確、合理的閱讀要求:一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說說本文主要講了什麼?***讓學生大概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二讀:默讀課文,課文給我們介紹了玻璃家族哪些新成員,他們各自神奇的地方在哪裡?邊讀邊勾畫,找關鍵詞概括他們的神奇之處。***既閱讀的任務,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又有學法指導,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三讀:1、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選自己喜歡的對話***2、提示:找到角色,合理分工,抓角色神態、表情、動作,注意角色語氣。***在閱讀要求中默默地交給了學生朗讀課文的技巧***。三次閱讀帶著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要求,層層遞進。正因為有了冉老師的正確引領,學生們才能在短時間裡自讀自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教給學習方法

  聽了三位老師的課,又一處值得學習的是他們的課堂教學中都默默地滲透著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從題目的理解、詩意的理解、課題的質疑、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等方面都交給了學生方法。其中連老師對“題”字的理解給我很深的啟發。平時我在教學中遇到這種情況,只要學生說出了字的意思,我只會追問:“你是怎麼理解的?”學生回答後就予以表揚,並沒有繼續讓學生尋找更多的理解字詞的方法。而連老師卻為孩子們歸納了看註釋、查字典、善於提問、上網查資料、多讀等多種理解字詞的方法,供學生今後的學習中運用。

  三、教學中的激勵性評價

  在課堂中,教師的評價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及時、準確的激勵性評價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冉老師的課堂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你很會發現”、“真會觀察”、“真細心”、“找的很準確”、“要是在朗讀時加上動作,就夠好了”……不僅僅是學習好的同學能等到她的表揚,幾乎每一個參與學習的孩子都能等到她準確的稱讚。正因為如此,她的課堂上孩子們總是那麼踴躍的發言,課堂氣氛是那麼的活躍。可見,激勵性評價的作用可真不小!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次活動真是讓我受益匪淺,他們的優點指導我今後的教學,他們的不足之處也提醒著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真是不虛此行!

  篇2

  10月20日下午,我有幸參加了教研室在第一小學舉辦的語文教研活動,收穫頗多。現在聯絡我近三十年的教學實踐,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在這次教研活動中,首先由第一小學的張準老師做了關於如何寫作的講座。在講座中,張準老師是從以下三個方面談的:

  第一,關於閱讀。她說“要想筆下有,先要肚子裡有”。這個觀點我很是贊同。是啊,不是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說法嗎?為了讓學生達到這個目標,張準老師一方面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大閱讀活動,讓學生的視野得以開闊,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為此,在每個學期初,她都認真研讀教材,結合每個學期不同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另外它還給學生推介影片,並指導學生反覆觀看,讓電影大師引導學生的思維,這個創意很好,很有指向性,目的性。

  第二,關於作文教學。在這個環節中,張老師也談了三點:

  ***一***、重視小本本。小本本也就是收藏積累和記錄心靈感受的本本。在這個小本本上,學生可以摘記平時學到的好詞佳句,也可以隨時記錄自己的感受體會,還可以用畫筆隨意塗抹自己喜歡的畫面、色彩。為了讓學生能持之以恆的堅持收藏和積累,張老師還在每週抽出一點時間,來使用小本本。

  ***二***、多寫多練,分類指導。為了讓每位學生的寫作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張老師從低年級就開始不厭其煩的訓練,在每次習作後都注意觀察那些學生會選材,那些學生有悟性,那些學生比較木訥,需要一對一的輔導。這樣幾年下來,學生的寫作水平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第三、關於作文的形式。張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真是煞費苦心。中低年級。他利用學生愛塗抹愛畫畫的他點,讓學生在他的小本本上隨意塗抹,隨意塗鴉。只要是學生真情流露,畫啥寫啥都可以。到了高年級,她便提高了要求,學生的作文以水平高低來評價。另外,張老師還採用作文專題集的形式,常期積累,不斷整合,這樣,不論是哪個學生在畢業還時都能得到一本作品集,這樣學生的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並且寫作水平也不斷提升。

  近兩個小時的講座,使我們受益匪淺。我們很欽佩張老師那種敬業精神,也很贊同他的那些觀點。只是由於城鄉的差別,我們有些手段不能照搬,但可以創造性的去訓練,用適合自己學生的方法去鼓勵和督促學生,爭取讓自己的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也都能得以大幅度的提升。

  這次教研活動的另一個內容是聽何慧雲老師的閱讀連結課。這節課是五年級語文第二單元的連線內容《永遠的榜樣——雷鋒》。通過觀摩何慧雲老師的課,發現這位年輕的老師備課很充分,很用心。她蒐集了那麼多的關於雷鋒事蹟的影像資料,做了那麼多課件,真可謂不遺餘力。在課堂上,她雖然略顯緊張,但她充沛的活力依然可見一斑。

  這次觀摩課給我們引領了連結課的教學方向,做到了連結教材、連結主題和連結生活。老師通過連結點激發學生利用各種方法進行課外閱讀的慾望,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還擴充套件閱讀了許多的雷鋒日記,並讓學生說出學習每則日記的收穫和感悟,大大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使“雷鋒精神”得到昇華,實現由課內感知逐步過渡到實際生活。同時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所提升。通過尋找身邊的雷鋒,回想包括同學、朋友及生活在自己身邊的人學雷鋒的故事這個環節,進一步拉近了雷鋒與學生的距離,引導學生留意生活,觀察和思考生活,樹立向雷鋒學習的價值觀,讓大家感覺到雷鋒就在我身邊。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髮言不夠積極,教師的板書不夠美觀,也不夠醒目。有些課件的背景和文字有些衝突,不夠搶眼等。不過瑕不掩瑜,我們從何老師的課中依然收穫了許多,為我們以後的教學起到了示範作用。

  最後,希望教研室多組織一些這樣的活動,讓每一位老師都有機會接觸到新的教學資訊,接受新的教學觀念,也都有機會向別人學習。

  篇3

  語文教研組共有教師15人,40歲以下教師佔60%,整個教師隊伍正朝著年輕化、知識化邁進。隨著XX年教師全員合同聘任制的實施,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職的每位教師都能感到一種壓力的存在。

  一、在教研內容上下功夫,轉變觀念,從課堂教學入手,將教改落到實處。

  教研活動每週一次,是交流經驗、提高認識的一個大好機會,教研組有效地運用這寶貴的一個多小時,真正發揮了它的作用,讓每位教師在每次活動中取得哪怕是一丁點的收穫。教研活動不是被簡單地讀讀報紙、學學一兩篇教學論文所替代。針對新教材、新大綱的出臺,作為教育第一線的我們,要想教好書,就有必要將大綱吃透,教研組在活動中帶領教師學習新大綱,瞭解新教材,為自己今後的教學指路。教研組還採用播放電子幻燈的方式讓教師瞭解我國教育的未來前景。除此之外,教研的內容也更豐富充實,讓每位教師參與進來,經常地將最新的教育資訊輸送給教師,迅速轉變了以往陳舊的觀念與模式。例如,就今年區教研室申報的課題“語文評估辦法的多種形式”,各教師提出意見,獻計獻策;再如從觀念上改變以往初語課堂內重分析輕語言的模式,鼓勵教師創造性地處理教材,並落實到課堂內,落實到學生身上。

  二、嚴肅教研時間。

  如果將教研活動切實地開展起來,那麼每週一次的一個多小時對我們來說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因而遵守活動時間就成了開好會的關鍵。教研組每次的活動時間提前在黑板上公佈,到點準時開會,決不讓時間在無謂的等待與閒聊中流逝。 語文教研組共有教師15人,40歲以下教師佔60%,整個教師隊伍正朝著年輕化、知識化邁進。隨著XX年教師全員合同聘任制的實施,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職的每位教師都能感到一種壓力的存在。有壓力才有動力,正是在這股動力的驅動下,全組每位教師努力鑽研教材教法,積極運用最先進的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力爭做新時代的“科研型”教師。

  一、在教研內容上下功夫,轉變觀念,從課堂教學入手,將教改落到實處。

  教研活動每週一次,是交流經驗、提高認識的一個大好機會,教研組有效地運用這寶貴的一個多小時,真正發揮了它的作用,讓每位教師在每次活動中取得哪怕是一丁點的收穫。教研活動不是被簡單地讀讀報紙、學學一兩篇教學論文所替代。針對新教材、新大綱的出臺,作為教育第一線的我們,要想教好書,就有必要將大綱吃透,教研組在活動中帶領教師學習新大綱,瞭解新教材,為自己今後的教學指路。教研組還採用播放電子幻燈的方式讓教師瞭解我國教育的未來前景。除此之外,教研的內容也更豐富充實,讓每位教師參與進來,經常地將最新的教育資訊輸送給教師,迅速轉變了以往陳舊的觀念與模式。例如,就今年區教研室申報的課題“語文評估辦法的多種形式”,各教師提出意見,獻計獻策;再如從觀念上改變以往初語課堂內重分析輕語言的模式,鼓勵教師創造性地處理教材,並落實到課堂內,落實到學生身上。   二、嚴肅教研時間。

  如果將教研活動切實地開展起來,那麼每週一次的一個多小時對我們來說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因而遵守活動時間就成了開好會的關鍵。教研組每次的活動時間提前在黑板上公佈,到點準時開會,決不讓時間在無謂的等待與閒聊中流逝。 窗體頂部

  包場中學初中語文教研組共有教師3人,年齡都在32歲以下,整個教師隊伍正朝著年輕化、知識化邁進。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職的每位教師都能感到一種壓力的存在。有壓力才有動力,正是在這股動力的驅動下,全組每位教師努力鑽研教材教法,積極運用最先進的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力爭做新時代的“科研型”教師。

  首先我們在教研內容上下功夫,轉變觀念,從課堂教學入手,將教改落到實處。 教研活動是交流經驗、提高認識的一個大好機會。教研活動不是被簡單地讀讀報紙、學學一兩篇教學論文所替代。針對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作為教育第一線的我們,要想教好書,就有必要將新課標吃透。在開學前夕,我們自發組織學習了《語文課程標準》,使老師們明確《語文課程標準》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明確了所教學段的階段目標及教材修訂的意圖,做到教學伊始,整體把握,有的放矢。本學期,在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貫徹、落實上我們努力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教研的內容也更豐富充實,如從觀念上改變以往課堂內重分析輕語言的模式,鼓勵教師創造性地處理教材,並落實到課堂內,落實到學生身上。經常組織教師觀看優秀課堂教學錄相,或外出參加教研活動,拓寬教師視野,學習先進教學經驗,瞭解教學前沿的最新動態。

  其次,努力提高說課、評課的水平。 以往我們忽略了說課的作用,即便是說,也往往側重於教材內容的分析,而忽略了教者在教學方法、教學程式、板書等方面的設計,內容空泛,缺乏說服力。今年我們致力於改變舊面貌,提高說課的水平。教者也不需要全面說課,只需以重點說課和微型說課這兩種方式闡明你的教學意圖,例如在哪個教學環節中滲透了你的什麼教改思路,你是如何貫徹的。 在評課中 ,教研組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良好的評課氛圍,決不光說好聽話,大家都從幫教的角度上誠懇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在評課中還能體現出創新意識。今後我們還將把這種好的風氣保持下去,

  再者是嚴肅教研時間。 我校教研活動每週一次,如果將教研活動切實地開展起來,那麼每週一次的一個多小時對我們來說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因而遵守活動時間就成了關鍵之一。 我們教研組有效地運用這寶貴的一個多小時,真正發揮了它的作用,讓每位教師在每次活動中取得哪怕是一丁點的收穫也決不讓時間在無謂的等待與閒聊中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