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護理專業畢業論文

  護理是診斷和處理人類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全科護理對社群健康水平的影響

  [摘要]目的 探討全科護理對於社群健康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社群接受全科護理的患者作為研究組,選擇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社群未接受全科護理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各100例。對照組僅給予常規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均給予全科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護理後,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將患者對整個護理工作的質量、滿意度及原有疾病復發或惡化情況進行詳細記錄並進行統計學分析與比較。

  結果 觀察組護理質量及滿意程度均明顯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發生疾病復發或惡化5例,發生率為5%;對照組患者發生疾病復發或惡化22例,發生率為22%,兩組比較,觀察組的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科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使社群患者的護理質量得到顯著提高,且患者滿意度均較高,很大程度上促進社群的整體健康水平,值得臨床進行廣泛的推廣與應用。

  相對於專科護理來講,全科護理是目前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主要以患者身心健康為核心,以患者為主體,集結對患者疾病的預防、護理、健康以及保健於一體,從而使患者的健康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1-2]。由於我國的大部分基層醫院面臨著醫療資源嚴重匱乏的窘境,其護理人員數量不足且醫療服務質量與水平較差,從而致使社群居民的患病率呈現大幅度升高狀態。針對上述主要問題,全科護理逐漸映入人們的眼簾[3]。在基層醫院以及社群中實施全科護理能夠為廣大的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對於疾病發生率的降低及治療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4-5],因此本次研究重點分析全科護理對社群健康水平的影響,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社群接受全科護理的患者作為研究組,選擇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社群未接受全科護理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中男性47例,女性53例,年齡***49.3±15.5***歲,身高***151±37.8***cm,體重***42.4±33.8***kg;對照組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齡***52.5±14.8***歲,身高***153±39.4***cm,體重***44.3±42.7***kg。所有患者均無其他器官系統的疾病影響。本研究經過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以及醫院相關部門的批准後實施。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①保持病室環境安靜整潔,保證患者睡眠,定期靠窗通風,維持病室合適的溫溼度;②監測患者的呼吸、體溫、心跳等生命體徵,調整患者合適體位等。

  1.2.2觀察組 給予全科護理,主要內容如下。

  ①提高護患雙方溝通水平:對於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來說,護患雙方存在正確的溝通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由於不同患者的文化背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在就醫時對於就醫環境、醫療氛圍以及綜合醫療服務水平均有著不同程度的要求及期望。全科護理過程中要實時注意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體現護士高素質及良好尊重程度的同時要盡力滿足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需求,不斷適應多元化服務理念的挑戰。

  ②擁有過硬的各項基礎專科護理操作技能:目前,社會醫療服務領域的分科越來越細緻,同時對於護理專業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所以對臨床上的全科護士有更高的要求,不僅能夠熟練的掌握使用各項臨床護理技能,且還要擁有熟練的技術操作、精妙的溝通技巧以及相關心理學護理的關鍵技巧。護理工作者要在臨床工作中不斷地積累工作經驗,且護士長要在各項專業培訓中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帶動全體護理工作者的積極性,從整體上提高全科護理工作者的全面素質。

  ③完善的全科護理服務:加快全科服務的發展程序,同時加大護理力度,不僅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居民的養生程度,且還應該加強對患者保健、心理輔導以及其他疾病相關的知識宣傳教育。另外,建立重點護理物件和長期患者的個人資料檔案,充分建立健全全科護理服務的電子呼救網路系統,利用多層次、多元化及全方位的護理措施,為以後的護理工作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在護理結束後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將患者對整個的護理工作質量及滿意程度進行調查統計分析。

  1.3觀察指標

  護理質量的高低採用評分制,分值越高護理質量也就越高,分值低的護理質量相應的低;患者的滿意度採用評分制,滿意度高分值高,滿意度低分值低。對患者的護理工作質量及護理工作後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詳細記錄與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採用SPSS l6.0統計學軟體對資料進行處理,計量資料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採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護理質量及滿意度均明顯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原有疾病復發或惡化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原有疾病復發或惡化的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進步及社會的高速發展,應廣大人民的追求,醫療行業也在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社群護理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10]。目前社群護理的主要發展趨勢是從單一的護理模式逐漸發展到全科護理的一種蛻變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個醫院以及社群護理中的整體水平。

  全科護理是一種新型的醫療服務模式,其在近幾年中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全科護理能夠為患者提供便利、經濟、優質的護理服務,具有個性化、持續性以及綜合性等各種優點,其護理內容包括針對患者建立健康檔案、瞭解服務物件的需求、制定有效的治療及健康管理方案等。全科護理不僅僅涉及單純的臨床醫學學科,其涉及的主要內容還包括社會學、心理學等各個方面,其中全科護士與患者之間的聯絡較為密切,其對於獲得患者的好感,提高護理質量有著直接性的作用,所以護理工作者的專業培訓以及素質的提高對整個護理過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採用全科護理的患者具有更好的護理質量,而且患者對於整體護理過程具有較好的滿意度,從整體上促進了社群的整體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目前社群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及問題。

  綜上所述,在社群醫療工作中開展全科護理對於臨床護理產生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影響,與此同時對於以後社群醫療發展以及醫療體制的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如果將全科護理的理念切實運用到社群服務中,將社群醫療機構作為中心,同時以家庭作為基本單位,將會全面而有效地提升社群居民的生活質量以及身體健康[15],針對我國目前的醫療水平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全科護理模式非常值得推廣應用。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