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餅蒂的功效與作用

  柿子蒂雖好也有禁忌。柿子中含有的紅揉質約佔25%,它與胃酸結合,會凝結成胃柿石而引起梗阻腹痛。那麼你知道柿子餅有哪些功效作用嗎?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供大家參考。

  柿餅蒂的功效

  中醫認為,柿蒂味苦;澀;性平。降逆下氣。主治呃逆;噫氣;反胃。

  ①孟詵:治咳逆、噦氣,煮汁服。

  ②《滇南本草》:治氣隔反胃。

  降逆止呃

  柿蒂苦平偏溫,苦可洩降,溫能祛寒,苦溫通洩,又入肺胃,善降肺胃之氣,為溫中祛寒,降逆止呃之常用藥物。

  止咳下氣

  柿蒂苦平,又入肺經,善降肺氣,肺氣肅降,氣不上逆,協宣肺止咳化痰之品,降氣止咳,外感內傷,皆可應用。

  淋下尿血

  本品燒灰存性,服之治血淋,取其苦澀之性,加之燒灰存性,能入血分,止血澀淋,則血淋自止。

  柿餅蒂的作用

  具體做法如下:取7只柿子蒂洗淨入鍋,鍋中加兩碗水,水開後小火繼續煮5分鐘左右,然後將煮好的水倒入乾淨的碗中,晾涼後給寶寶服用。可以每天不分次數地給寶寶服用,每次喂五六勺即可,間隔一段時間喂時可進行加熱,一般來說,止住腹瀉即可停用。此方簡單、易操作,且無任何毒副作用,深受寶寶腹瀉之苦的家長不妨一試。另外,柿子蒂還有止吐作用。

  柿蒂的食療方

  柿蒂玉竹粳米粥

  材料:柿蒂10克.玉竹l5克,粳米50克;

  做法:

  1.柿蒂、玉竹加清水300克煎至150克,取汁;

  2.粳米加水400克煮熟,加入藥汁再煮一會即可,早晚食用。

  功效:本食療方養陰清熱,和胃止嘔。適用於胃陰虛口乾嘔逆者。

  生薑柿蒂茶

  材料:生薑5克,柿蒂5枚,紅糖10克;

  做法:

  將上藥放入杯中,以沸水沖泡,燜10分鐘,代茶頻飲。

  功效:溫中和胃,散寒止嘔。適用於胃寒嘔吐,症見不思飲食,嘔吐洩瀉,舌苔白、小兒嘔吐。

  柿子不宜與酸菜、黑棗同食;柿子不宜與鵝肉、螃蟹、甘薯、雞蛋共同食用,否則會引起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食柿子前後不可食醋。

  柿子與什麼食物不能一起吃

  1、柿子和螃蟹:二者同食,出現嘔吐 、腹脹、腹瀉等食物中毒現象

  柿、蟹皆為寒性,二者同食,寒涼傷脾胃。

  螃蟹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吃柿子時吃螃蟹,螃蟹裡的蛋白質與柿子中的鞣酸相遇,可在人的胃中發生凝固,變成不易消化吸收的團塊,出現腹痛 、嘔吐或腹瀉等症狀。

  2、柿子和鵝肉:二者同食,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鵝肉是全價蛋白質,優質蛋白質。蛋白質與柿中鞣酸相遇,易凝結鹹鞣酸蛋白,聚於腸胃中,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3、柿子和酒:二者同食,造成腸道梗阻

  柿子性寒,而酒味辛微苦,性大熱有毒。

  酒類入胃刺激腸道分泌增多,柿中鞣酸與胃相遇,又形成稠黏狀物質,易與纖維素絞結成團,形成凝塊,既難於消化又不易排出,久之造成腸道梗阻。

  4、柿子和海帶:二者同食,導致胃腸道不適

  富含鈣離子海帶和鞣酸量多的柿子一起食用,海帶中的鈣離子可與柿子的鞣酸結合,生成不溶性的結合物,容易影響某些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導致胃腸道不適。

  5、柿子和章魚:二者同食,損腸胃易致腹瀉

  章魚氣味甘,鹹寒,無毒,其藥性冷而不洩,可養血益氣。柿子甘澀性寒,屬寒冷藥性,所以二物不宜同食,否則有損腸胃易致腹瀉。

  6、柿子和甘薯:二者同食,易得胃柿石,重則造成胃穿孔危及生命

  甘薯含澱粉較多,吃後人的胃裡會產生大量胃酸,如果再吃上些柿子,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產生沉澱。

  沉澱物積結在一起,會形成不溶於水的結塊,既難於消化,又不易排出,人就容易得胃柿石,嚴重者造成胃穿孔危及生命。

  7、柿子和酸性菜:二者同食,可能導致胃石症。

  吃過柿子後,請不要多飲酸性菜湯或飲過多的水。

  因吃了酸菜,人的胃裡會產生大量鹽酸,會與柿子在胃裡產生的胃酸發生作用產生沉澱,沉澱物積在一起,會形成不溶於水的結塊,從而形成胃石症。

  >>>下一頁更多精彩“柿子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