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飼養畜的方法有什麼

  舍飼養畜是一種先進的集約化養殖方式,具有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天然植被,便於管理,減少疾病,提高養殖效果等優點。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舍飼養畜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舍飼養畜的方法

  一、選場建舍 舍飼養畜的圈舍應選擇在水源下方,距村莊較近,交通方便,地勢高,排水良好,夏季通風透光,冬季背風向陽的地方。舍飼養羊全天在圈舍中採食運動休息,一般成年羊2—3平方米,羔羊1—2平方米,要保證羊只有充分的活動範圍。可分明圈與暗圈兩部分,明圈供羊子採食運動,暗圈為羊子遮風避雨,休息。飼槽應設定在圍欄外面,距地面30—50釐米,採食口高度20釐米,長度以貫通為主。飼槽內淨寬20釐米,外緣高40釐米左右,內緣高15—20釐米。圈舍的建設應堅持造價合理,堅固耐用,特別注意大羊與小羊應分別建造圈舍。

  二、良種引進 應選擇適宜當地養畜氣候條件的優良羊子品種,在外地引進良種牲畜時,首先要看對方是否為疫區,最好與當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取得聯絡,一同引進種畜,引進良種牲畜後要及時隔離觀察不少於1個月,若無病態,方可進入圈舍。引進優良種畜,應充分調動其優勢,可充分利用當地優良母畜與其雜交,實踐證明產生的新一代家畜有很高的經濟效益。養畜戶應注意舍飼養畜的規模,以養羊為例,可分為三類:一般養畜戶適繁母羊30—40只,配備種羊1只,各類牧草青貯玉米、豆類、紫花苜蓿等15—20畝;專業戶適繁母羊60—80只,配備種公羊1—2只,種植各類牧草30—40畝;家庭羊場適繁母羊150—200只,配備種公羊3—4只,各類牧草75—100畝。在引進種公羊時,有條件的地方可充分利用當地家畜改良站的優勢,來進行適繁母羊的改良,可節省對種公羊的投資。

  三、飼養管理

  1、喂料模式:日喂料、飲水、草粉、青貯飼料,每日喂草2次,飲水2次,飲水在夏季時3次,羔羊及育肥羊每日喂3次,鮮草則自由採食。喂料時間:每日喂兩次,上午9—10時一次,下午1—4時一次,每日喂三次者,早7—8時第一次,中午1—2時喂第二次,下午5—6時喂第三次。投料原則:應遵循先投料後放羊,先喂料後飲水,先粗料後精料,先青草後乾草的原則,羊子按大小強弱,公母分欄投料餵養。

  2、對各類飼料的要求及飼餵量:草粉,乾溼要合適,以手握有水珠但不滴水為準,現拌現喂。飼餵量,0.75公斤草粉+0.25公斤混合精料。青貯、微貯飼料,多在飼草青黃不接時飼餵***冬季與早春***,現取現喂,合理搭配,飼餵量,2公斤青貯+0.25公斤乾草+0.1公斤混合精料。氨化飼料,在飼餵前應晾開2—3小時,1.5公斤氨化飼料+0.25公斤混合精料。鮮草以當天飼餵為好,豆科牧草不能單獨飼餵,以防膨脹病發生,鮮草與其它牧草、野草搭配飼餵,飼餵量3.5~4公斤。

  四、防病 以預防為主,可在牧場種植防護林帶,飼料存放遠離圈舍,分發乾草時動作要輕,禁止幹掃地面,防止狗、貓、鼠等動物進入,定期對圈舍進行消毒,及時清理圈舍內的糞尿等雜物,定期消毒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圈舍防寒,搞好屋頂、天棚的保溫隔熱,牆壁的保溫隔熱,地面的保溫、隔熱,保持圈舍良好的自然通風,必要時可增設機械通風裝置。傳染病的預防,目前傳染病的預防羊、牛有疫苗可進行預防,養畜戶可在當地畜牧獸醫部門進行詳細的諮詢。羊的寄生蟲病和普通病,要求養畜戶在進行飼餵的過程中,多觀察,早發現,早治療。

  五、銷售 養畜戶應準確及時把握好畜牧市場的動態,不斷提高舍飼養羊的品種純度。保持合適的數量,及時剔除病、老、弱、殘羊,出售育肥羊雜交羊,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直接深加工,可與當地畜牧主管部門取得聯絡,及時出售菜羊***商品羊***,加快舍飼養羊的資金流轉。

  畜舍的防潮管理

  1、科學選擇場址,把畜舍修建在高燥的地方。畜舍的牆墓和地面應設防潮層,天棚和牆體要具有保溫隔熱能力並設定通風管道。

  2、對已建成的畜舍應待其充分乾燥後再開始使用,同時,要加強畜舍保溫,勿使舍溫降至露點以下,

  3、在飼養管理過程中儘量減少舍內作業用水,併力求及時清除糞便,以減少水分蒸發。

  4、合理使用飲水器,乳頭式飲水器比槽式的好,若用槽式飲水器要注意槽的兩端高度要相同,保證給水時不溢位。

  5、保持舍內通風良好。在保證溫度的情況下盡力加強通風換氣,及時將舍內過多的水汽排出。

  6、鋪墊草可以吸收大量水分,是防止舍內潮溼的一項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