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唐僧為什麼不喜歡孫悟空

    《西遊記》,四大名著之一,老少皆宜,男女俱好。精讀細品過後,我們會驚奇發現,悟空一路降妖除魔,化緣探路,可以評上勞模,唐僧並不喜歡他而似乎更信任豬八戒、沙悟淨,遇事動不動就念緊箍咒,還多次把孫悟空攆走。在《真假美猴王》一段,兩個猴子到唐僧處請求辨別真假。唐僧念動緊箍咒,疼得兩個猴子打滾求饒。如果他真的疼惜自己的徒弟,如果他不傻不笨,他完全可以讓佛祖如來斷個明白,可他卻閉口不提。又如在《三打白骨精》中,唐僧三次念緊箍咒,非常的無情把孫猴子趕回老家花果山。而唐僧剛開始去取經,遭猛虎襲擊,被一個叫劉伯欽的壯士所救,唐僧便叩頭便拜,千恩萬謝;可是悟空救了唐僧無數次,卻難能換來一個“謝”字。唐僧剛剛吃罷人蔘果,被鎮元子抓住,要滾油鍋,悟空怕唐僧受不了,替他;要挨鞭子悟空也替他;可是即便如此,唐僧還斥責悟空“偷懶,不去化緣。”唐僧和孫悟空感情如何,由此可見一斑。

  那麼,到底為什麼唐僧就不喜歡孫悟空呢?下面小編為您揭祕唐僧不喜歡孫悟空的緣由,僅供參考。

  緣由一:出身決定階級地位

  唐僧的父親是狀元,母親是宰相的女兒,自己是皇上的御弟,長得也是人見人愛,妖見妖喜,按時下時髦說法,那是典型的高富帥。孫悟空無父無母,從石頭裡蹦出來,長得渾身是毛,初見都被嚇一跳,比妖精都醜,典型的低窮矬。真不是同一階級的呀!因此說,唐僧天生就看不起孫悟空。

  緣由二:雙方宿怨由來已久

  本來,唐僧從五行山下救出悟空,兩人是沒有隔閡的,從悟空第一次打死強盜被唐僧訓斥,悟空一氣之下甩手走人,兩人之間就產生的結締。唐僧使計騙悟空,帶上精鋼圈。本來觀音菩薩就是要他給悟空帶的,他故意放在包裹之中,不聲不響,讓傻猴兒自己發現,自己要求帶上,只“嗯”了一聲,悟空就自投羅網了,可見領導都是有心計的,降妖不行,給下屬穿小鞋是強項。悟空也不是善茬,竟萌發打死領導的衝動,而且舉棒就打,雖然是被緊箍咒降服,但是唐僧心中自是不快。

  緣由三:道不同而話不投機

  古人云:道不同不相為謀。孫悟空的理想是長生不老,是隨心所欲的縱橫天下,要當齊天大聖。唐僧的理想是要到西天求取真經。這二者是八竿子打不著的。悟空跟著去取經也是迫不得已的,如來把他壓在五行山下,菩薩給他緊箍咒,逼他去西天,強扭的瓜能甜嗎?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誰見過唐僧和孫悟空坐在一起溝通溝通、交流交流?沒有。為什麼呢?因為唐僧和孫悟空性格上格格不入。唐僧是老成持重,文質彬彬;孫悟空卻猴蹦亂跳,活潑過分。這得虧是師徒倆,要是夫妻倆早就以“性格不和”為由“拜拜”了。

  緣由四:領導更相信“自己人”

  孫悟空雖然對唐僧好,幫他打飯打水救命。可是悟空前期認的老闆是觀音,真假美猴王后認的老闆是如來,他們都是唐僧的上級。所以,孫悟空即使再完美,唐僧也不會喜歡他的。你想呀,誰願意身邊有一個上級的心腹啊,哪怕有點小私心,都被窺伺無遺啦!

  而豬八戒儘管好色、貪吃、懶做,但他畢竟是真正聽唐僧的話,跟唐僧一條心的。你看呀,只要豬八戒犯錯,有時候唐僧都覺得該打的時候,若孫悟空真打,唐僧就會求情,只因為豬八戒是他的心腹!

  緣由五:部下切忌愛出風頭

  在取經路上,猴子可謂是一路炫耀自己的本領:還沒有和妖怪交手,總是要先吹吹自己是“俺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大聖”;遇到異常情況,也總是不忘提及“俺有火眼精金”、“俺七十二般變化”、“俺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里”。長期炫耀,這置作為領導又毫無本領的唐僧於何處?這分明是功高蓋主,要和領導搶功呀!針對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無領導”的“個人主義”作風,哪位領導能容忍並咽得下這口氣呀?何況是金禪子轉世的唐僧。

  反觀豬八戒、沙和尚,在打妖怪中不炫耀,不出風頭。而且八戒聽話,沙僧老實。八戒每次打探的情況都只是向唐僧及時反映,究竟該怎樣處理,那都是領導的事,八戒從不越權。沙僧就更是沒得說了,只老老實實挑擔,領導說什麼就幹什麼。

  緣由六:部下要會拍領導馬屁

  要說悟空雖不會阿諛奉承,但好歹救過唐僧無數次,不說封爵加薪,也該換個好臉色了吧,但唐僧沒有。而孫悟空呢,也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到處亂講話,還時不時的和唐僧頂撞。唐僧說是人,他非說是妖;唐僧拜謝幾個小神,悟空還取笑他。

  要知道,唐僧是一個愛面子的人,很看重自己的權威。你看他說話,開口“為師”,閉口“為師”的,就是要提醒孫猴子等人,他才是取經團隊的領導,是這些“服刑人員”的救星。可是,孫猴子就想和領導叫板,這不是找不自在嗎?再加上長於此道的八戒襯托,悟空就更無立足之地了。

  緣由七:部下要能夠察言觀色

  唐僧是有性慾的,而且正值旺盛期。唐僧見到美女白骨精時的第一反應是“跳起身來”,可見其愛好還是很真實的嗎。想當初,菩薩變美女考核唐僧,孫悟空心知肚明卻楞不給領導上馬放炮的機會,儘管最終出醜的是豬八戒,但唐僧討厭的是孫悟空。此事過後, 唐僧與孫悟空的矛盾就出來了。

  其實,孫悟空也是受觀世音菩薩交代,讓他看好唐僧,弄得唐僧是要女人沒女人,屢屢給攪黃了算。不信你看:唐僧每次被妖怪抓住,欲與女妖精行好事時,悟空都會大喊一聲:“師傅,我來救你了”。得,又黃了。這事攤誰身上都不爽,而且不是一次倆次的事。

  妖精能征服唐僧,在於他們一方面琢磨透了唐僧的價值觀、喜好及他個人人性上的優缺點,另一方面善於諂媚,投其所好。相比之下,悟空智商高、情商差。而八戒就聰明多了,八戒每次妖怪捉了唐僧都是努力的在給唐僧打幌子。老沙麼那是個做實事的人就不解釋了。

  緣由八:部下能力差不一定是壞事

  豬八戒的個人能力在唐僧的三個徒弟裡面可以說是最差的,而且又不太負責任。但是,唐僧為什麼又要看好他呢?

  並不是由最好的人員組合起來的隊伍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隊伍的整體功效。一個強大的完整的隊伍,成員必須要有不同的特點和分工。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通風報信的往往是八戒。而打不過就跑這個特點也只有八戒有。記得以前有個將軍,他就是要用怕死的兵放哨,別人不解。他說假如用勇猛的士兵放哨站崗,遇到敵人一定會戰死,而膽怯的士兵則會跑回營中報信。 這說明:八戒這個人臉皮很厚,不怕指責。一件事情做不好,大家都可以把責任推到他頭上。這樣就節省了內部處理問題的時間。而由於他的存在,其餘的人員自然而然就會對自己有一種信心,因為他的能力一定是比八戒強的。

  《西遊記》所寫的,是一條從凡心到道心、從多心到一心、從邪心噁心到大智慧的真善之心的心路歷程。它以神話故事的面目出現,其實影射的是現實社會。古時候的人際關係學如此,現代也還那樣。無他,等級社會的集權主義使然!人有七情六慾、惡念煩惱,只有自心的“八戒”、“悟淨”和“悟空”,淨心去欲,才能夠得以自救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