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說話具有說服力

  說服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一門技術,而且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使用。那麼怎麼才能使說服達到最優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資料,供你參考。

  在說服開始之前,我們需要做一些準備,比如收集一些關於說服物件的資料資訊 ,讓我們在說服的過程中能有效的進行。比如在說服的過程中,對他的一些過往事蹟運用適當的讚美,當然,要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心。

  我們做這些準備工作,只是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贏得對方的好感。怎麼讓對方快速對我們說的話感興趣呢——談論跟他有關的話題。那麼什麼話題呢?一個是他想要的,另一個是他擔心的。

  在贏得他好感的時候,我們需要問對方一些 問題,一些簡單容易回答的問題,以此來發現對方的問題,怎麼去契合我們的產品。當然,我們的說服主要就是為了銷售我們的產品嘛。

  比如,對方想要的是什麼,或者他擔心什麼?

  當發現對方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就要想辦法,巧妙地把對方的問題放大,讓他感到緊迫,然後把自己的建議進行包裝,讓對方覺得我們的建議就是他問題的解決方案。

  其實這就是整個說服的大概流程,總結下來就是:贏的好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擴大問題-丟擲解決方案。

  案例閱讀:

  一個旅遊團早上等大巴,一個老太太拿著一包雨鬥向遊客兜售。老太太說:“孩子們,黃山頂上經常下雨,上黃山都得備雨鬥!”之後她拿出當地地圖,地圖上的旅遊須知裡提醒要帶雨具。緊接著老太太又說:“你們馬上要出發了,路上沒得買,山頂上買很貴的!”話音剛落,大家一擁而上,5塊錢一件,賣出去近20件。

  說服的步驟:

  這個小金額買賣非常經典,怎麼做到的呢?分幾個步驟:

  第一步,建立親和力信賴感。我們都會覺得老人不會騙人,老太太利用年齡,很容易取得信賴感。她叫客戶“孩子們”,親和力瞬間出來。

  第二步,找傷口。這個環節老太太比較厲害,直接給客戶創造了傷口,告訴客戶需要雨鬥,解決了三套軟體中的價值觀問題;緊接著她又拿出地圖,解決了信念問題,讓大家相信她說的是真的。

  第三步,撕傷口。老太太不懂這個環節,沒有撕傷口的動作,否則一件雨斗的價格至少還能翻一倍。比如說山上溫度低,下雨淋溼了會感冒,沒法開心地玩了,等等。一旦傷口撕開了,客戶就肯付高價了。

  第四步,解除抗拒。老太太沒學過“迴應術”,但也碰巧用了一點點。“現在不買省5塊錢,但到山上可能要付出幾倍的代價”,利用你相信的信念——旅遊區裡的東西肯定比外邊貴,一句話解除客戶抗拒。

  第五步,價值交換。她讓大家感覺是交換價值,最後很高明地限制時空角——“你們馬上出發,不買沒時間了”,收網成交。

  老太太並不懂這些原理,但她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銷售,一定是做對了什麼。其實,說服一個人很簡單,讓客戶掏錢也很簡單,扣住潛意識,賺錢就是順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