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心肌炎的中成藥有哪些

  心肌炎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種常見病,所幸的是,治療該病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人都會問,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治療心肌炎的中成藥,希望能幫到你。

  中成藥

  1、邪毒犯心

  證候:發熱或低熱延綿,或不發熱,鼻塞流涕,咽紅腫痛,咳嗽有痰,或腹痛腹瀉,肌痛肢楚,短氣心悸,胸悶胸痛,舌紅苔薄,脈細數或結代。

  分析:風熱邪毒客於肺衛,邪正相爭,則發熱或低熱延綿;外邪束表,肺失宣暢,故鼻塞流涕,咽紅腫痛,咳嗽有痰;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不宣,大腸傳化失司,中焦氣機不暢,故腹痛腹瀉;邪氣與氣血相搏,肌膚失養則肌痛肢楚;邪毒人裡,侵及心脈,心失所養,則短氣心悸,脈結代;心氣不足,氣滯血瘀,故胸悶胸痛。

  治法:清熱解毒,扶正養心。

  方藥:銀翹散加減。常用藥:金銀花、連翹、薄荷、淡豆豉清熱透表,板藍根、貫眾、虎杖、玄蔘清熱解毒、涼血活血,太子參、麥冬益氣養陰。

  邪毒熾盛加黃芩、生石膏、山梔清熱瀉火;胸悶胸痛加丹蔘、紅花活血散瘀;心悸、脈結代加五味子、柏子仁養心安神;腹痛腹瀉加木香、扁豆、車前子行氣化溼止瀉。

  2、溼熱侵心

  證候:寒熱起伏,全身肌肉痠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心慌胸悶,肢體乏力,舌紅,苔黃膩,詠濡數或結代。

  分析:溼熱邪毒束表,則寒熱起伏,全身肌肉痠痛;溼熱鬱於中焦,故腹痛腹瀉,噁心嘔吐;溼熱內侵心脈,則心慌胸悶,脈結代;舌紅、苔黃膩、脈濡數均為溼熱之象。

  治法:清熱化溼,解毒透邪。

  方藥:葛根黃芩黃連湯加減。常用藥:葛根清熱解表,黃連、山豆根、板藍根清熱解毒化溼,苦蔘、黃芩清化溼熱,陳皮、石菖蒲、鬱金行氣化溼。

  胸悶氣憋加瓜蔞、薤白、甘鬆理氣寬胸;肢體痠痛加獨活、羌活祛溼通絡;心慌、脈結代加丹蔘、柏子仁、龍骨寧心安神。

  3、氣陰虧虛

  證候:心悸不寧,活動後尤甚,少氣懶言,神疲倦怠,頭暈目眩,煩熱口渴,夜寐不安,舌光紅少苔,脈細數或促或結代。

  分析:熱毒犯心,耗氣傷陰,致心神失養,則心悸不寧,夜寐不安,脈結代;氣虛則少氣懶言,神疲倦怠;動則耗氣,故活動後尤甚;陰虛則煩熱口渴;氣陰不足,頭目失養,故頭暈目眩;陰虛生內熱,則舌光紅少苔,脈細數或促。

  治法:益氣養陰,寧心安神。

  方藥:炙甘草湯合生脈散加減。常用藥:炙甘草、黨蔘益氣通脈,桂枝溫陽通脈,生地、阿膠、麻仁滋陰養血以充血脈,麥冬、五味子養陰斂陰,酸棗仁養心安神,丹蔘活血化瘀。心脈不整加磁石、鹿銜草以鎮心安神;便祕常可誘發或加重心律不齊,故大便偏干時,應重用麻仁,加瓜蔞仁、柏子仁、桑椹等養血潤腸。

  飲食注意事項

  1、採用低熱量飲食,以減輕心臟的負荷。在發病初期,每日熱量攝入為2092-3347KJ,容量為1000-1500ml。

  2、少量多餐,每餐不可太飽,晚餐應儘量少吃。合理的就餐時間:早七點,上午九點,中午十一點,下午三點,晚上六點。

  3、應補充蛋白質,膳食宜平衡、清淡和富有營養,保證心肌的足夠營養供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4、避免過冷、過熱和刺激性食物,不飲濃茶、咖啡等。

  5、注意鈉、鉀平衡,適當增加鎂的攝入,這有利於防止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的發生和發展。

  6、心肌病併發左心衰竭者,胃腸道功能紊亂,飲食更應注意。

  7、應適當限制鹽類,避免使用醃製品或其他含鹽量高的食物,每日鹽攝入量以2-5克為宜,重度或難治性心力衰竭應控制在每日1克。發病開始的1-2日,可予少量流質,每日6-7次,每次100-150毫升;病情穩定後可改為半流質或普通飲食。

  對患者有益的食物

  1、黃瓜***一天2-3顆***,雞蛋***一星期2個***,芹菜,木耳,各種蔬菜。水果,***橘子不要吃***。

  2、不要喝碳酸飲料,不喝咖啡,喝些素茶,不要吃牛羊肉,不要吃韭菜,不要吃公雞肉,豬肉只能吃瘦的。

  3、甜食儘量不要吃。少喝酒,不抽菸。

  4、多吃粗糧。每頓飯7-8承飽就可以。晚飯要少吃。不要吃夜宵。

  5、多做出汗的運動,比如跑步,跳繩等等,每天最少運動40分鐘。注意不要感冒。要外出的時候,路程不太遠的最好騎自行車。

  6、每天要保障8小時的良好睡眠。不可過渡疲勞和熬夜。保持心情舒暢。排便在兩天三次為宜***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