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慢性腸炎的中醫用藥

  慢性腸炎患者要根據不同的病情表現做針對性的治療,這點不能因為統一而論,統一給藥是一種錯誤的表現,具體病情,具體分析給藥。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慢性腸炎的中藥,希望能幫到你。

  慢性腸炎的中藥

  慢性結腸炎是一種以腹痛洩瀉為主要症狀的頑固性疾病,常常久治不愈,病人十分痛苦。

  中醫以為本病成因複雜,從脈象、舌象及全身狀況分析,有溼、有熱、有虛,更有虛實相雜的因素,治療時也需針對成因,給予綜合處理,否則難收良效。

  治療本病可以從內治、外治及食療三方面入手。

  內治法:藥用黨蔘10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扁豆20克、山藥20克、白茅根20克、車前草20克、扁蓄20克、神曲20克、麥芽20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甘草6克、魚腥草30克、敗醬草30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每天一劑,服7劑為一療程。休息3天,可進行下一個療程。

  外治法:以吳萸、細辛、白芷、五靈脂、蒲黃、冰片共研細未,以陳醋調成糊狀,敷於神闕穴。每敷一次,保持3天。敷3次為一療程。

  食療法:患者忌食生冷,少食油膩,每晚食用山藥扁豆苡米粥。最少連續食粥3個月。

  慢性腸炎的飲食調理

  1、低脂、少纖維。含脂肪太多的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腸作用常會使腹瀉症狀加重,因此患者不應吃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纖維食物,可選擇容易消化的細掛麵、燴麵片、餛飩、嫩菜葉、魚、蝦、蛋及豆類製品等,以使腸道得到休息。

  2、慢性腸炎患者如伴有脫水現象時,可喝些淡鹽開水、菜湯、米湯、果汁、米粥等,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

  3、排氣、腸鳴過強時,應少吃蔗糖及易產氣發酵的食物,如土豆、紅薯、白蘿蔔、南瓜、牛奶、黃豆等。

  4、慢性腸炎病人多半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因而更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及變質食物,不喝酒,不吃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

  5、蘋果含有鞣酸及果酸成分,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腸炎患者可經常食用。

  止瀉作用的藥粥:

  大蒜粥:取大蒜30克,去皮,切碎末,粳米100克加水1000毫升煮粥,早、晚溫服,有止痢、止瀉效果。

  馬齒莧粥:鮮馬齒莧90克***或幹馬齒莧30克***,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可止瀉。

  山藥蓮子粳米粥:山藥30克、蓮子20克、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有健脾和胃及止瀉之效。

  慢性腸炎的日常保健方法

  1.注意生活規律,保持心情樂觀。精神緊張,焦慮不安可促使本病症狀加劇。

  2.避免不良飲食刺激,如過冷、過硬、過分粗糙的食物。

  3.少食富含粗纖維蛋白和易產氣的食物,以免加重腹瀉腹脹。

  4.以稀水便為主的腹瀉,可試用一些止瀉藥物;以膿血便為主的腹瀉,應用抗菌素。

  5.慢性腸炎久治不愈或病情發生變化,如大便出現膿血,腹脹腹痛加劇,或出現發熱,進行性貧血,消瘦等症狀,都應進一步檢查,尤其是作纖維結腸鏡檢查,以求進一步確認,排除惡性病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