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感冒的方法與治療誤區

  生活中,身體遇到最多的毛病就是感冒。那麼你們知道預防感冒有哪些方法嗎?治療感冒有什麼誤區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感冒的內容吧。

  預防感冒的方法

  1.冷水洗臉熱水泡足法

  每日晨、晚養成用冷水浴面、熱水泡足的習慣,這有助於提高身體抗病能力,“御感冒於肌膚之外”便是這個道理。

  2.體育健身法

  秋冬時節應在室外適度散步、打球、做操、練拳、習劍,這樣可提高身體禦寒能力,防止感冒的發生。

  3.飲食療法

  秋季飲食有原則,中醫認為,五味各有不同的作用,與五臟有著密切的關係,有五味歸五臟之說。四季氣候變化,對人體生理、病理變化均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因症、因人、因地、因時施膳是保證科學進膳的根本。

  治療感冒的誤區

  1、感冒只吃白粥

  有人認為,感冒了,消化不好,儘量清淡飲食,喝白粥吃青菜就可以了。感冒多為病毒感染所致。此時,機體處於應激狀態,糖類、蛋白質、脂肪等消耗增加,發熱出汗還會排出更多的電解質。

  2、感冒就服抗生素

  很多人患感冒後喜歡服用一些高檔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西力欣等。有醫生就曾遇到過患者在門診時主動要求開抗生素藥,還要求注射,其實這是不必要的。

  感冒是一種上呼吸道疾病,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對病毒無效。一般感冒服用了抗生素,不但起不了治療的作用,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應和腸道細菌的耐藥情況。

  3、運動治療

  不少人喜歡用“運動療法”來治療感冒。尤其是有些年輕人一旦患上感冒,便刻意進行一些體力勞動,或者到運動場上跑上幾圈、打一場籃球等。其實這種做法往往會適得其反,因為單純加大運動量會增加體力消耗,使抗病能力下降,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4、一感冒就立即服藥

  感冒不一定都要立即吃藥,有些感冒可以依靠自身抵抗力和免疫系統來消除,如打噴嚏、咳嗽、流鼻涕和發高燒等可將病菌驅趕出體外,令病菌的破壞力減弱。如果稍一發現感冒就吃藥,不僅沒必要,還很容易引起抗藥性。

  5、多吃幾種感冒藥效果好

  當受到鼻塞、頭痛、發燒等感冒症狀折磨時,為了快速消除這些惱人的症狀,不少患者甚至同時服用幾種感冒藥,以求快點達到效果。

  專家介紹,感冒藥無論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實際上成分都是大同小異,尤其是複方製劑,成分多數相同或相近。要緩解症狀重要的是對症,而不是藥物的量。如果多種感冒藥一起吃,有些成分的劑量就變大了,導致重複用藥、過量用藥,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可能隨之增加。他提醒,如果要聯合用藥,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感冒患者不宜吃的水果

  1、寒涼及熱性水果

  寒涼水果包括:西瓜,梨,葡萄柚,柚子,柿子,橘子,山竹,番茄,椰子。 熱性水果包括:龍眼,荔枝,芒果,榴蓮。

  2、柿子

  柿子本身性寒澀而斂至,有滋陰潤燥的作用,但是不適合有風寒感冒的人群食用,食用太多的話容易斂邪,不利於感冒康復,而且容易導致感冒加重。

  3、梨子

  梨子味甘微酸,能清熱生津,化痰止咳解酒毒,但是感冒的時候最好不要生吃梨子,梨子屬寒涼性,生吃是沒有止咳功效的,反而還會使得痰更多,咳得更嚴重,感冒人群要吃梨子最好是燉過之後食用,才能祛除寒性。

  4、西瓜

  無論是風寒還是風熱感冒,在感冒初期,病邪在表製劑,吃西瓜相當於服用清裡熱藥物,容易引邪入裡,導致感冒病症加重,感冒時間延長。但是如果感冒加重,出現高熱,口渴,咽喉疼痛,尿赤黃等熱症的時候,正常服藥治療的同時,可以適量吃點西瓜,有助於緩解病症不適。

  5、橘子

  橘子偏寒性,吃多了容易引起上火現象,感冒的時候吃橘子更容易加重上火,使鼻塞變得更嚴重,如果感冒的時候硬是因為沒有食慾想吃點酸的東西,不妨試試將橘子烤熟以後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