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有痰吃什麼好得快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而痰是一種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為病理性的,需要食療。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咳嗽有痰的食物及知識,供大家學習借鑑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咳嗽有痰吃的食物

  1、蘿蔔蔥白治風寒咳嗽

  做法:蘿蔔1根,蔥白6根,生薑15克,用水3碗先將蘿蔔煮熟,再放蔥白、姜,煮成一碗湯,連渣一起服。

  適用: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風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痠痛等。

  2、紅糖姜棗湯治傷風咳嗽

  做法:紅糖30克,鮮姜15克,紅棗30克。以水3碗煎至過半,頓服,服後出微汗即愈。

  適用:驅風散寒。治傷風咳嗽、胃寒刺痛、產後受寒腹瀉等。

  3、蒸貝母甲魚滋陰補肺

  做法:川貝母5克,甲魚1只***約500克***,雞清湯1公斤,蔥,姜,花椒,料酒,鹽各適量。將甲魚宰殺,去頭及內臟,切塊備用。將甲魚塊放蒸盆內,加入貝母、鹽、料酒、花椒、蔥、姜,上籠蒸1小時,趁熱服食。

  適用: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退熱。治陰虛咳喘、低熱、盜汗等。

  4、鮮梨貝母治咳嗽肺癰

  做法:鮮梨500克,貝母末6克,白糖30克。將梨去皮剖開,去核,把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內蒸熟。早晚分食。

  適用:清熱化痰,散結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癰、症見胸痛、寒戰、咳嗽、發熱、口乾、咽燥、痰黃腥臭或膿血痰等。

  5、冰糖燕窩粥治肺虛久咳

  做法:燕窩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大米淘洗乾淨後放入鍋內,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燒開,改用文火熬煮。將發好純淨的燕窩放入鍋中與大米同熬約1小時,加入冰糖溶化後即成。

  適用:滋陰潤肺,止咳化痰。治肺虛久咳及咳喘傷陰。

  6、燕窩梨養肺陰

  做法:燕窩5克***水浸泡***,白梨2個,川貝母10克,冰糖5克。白梨挖去核心,將其他三味同放梨內,蓋好紮緊放碗中,隔水燉熟食用。

  適用:養陰潤燥,止咳化痰。治多年痰咳、氣短乏力。

  7、芫荽湯治傷風咳嗽

  做法:芫荽***香菜***30克,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將大米洗淨,加水煮湯。取大米湯三湯匙與芫荽,飴糖攪拌後蒸10分鐘,趁熱一次服,注意避風寒。

  適用:發汗透表。治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

  8、白蘿蔔蜂蜜治風寒咳嗽

  做法:大白蘿蔔1個,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黃2克。將蘿蔔洗淨,切片,放入碗內,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黃等共蒸半小時趁熱頓服,臥床見汗即愈。

  治療咳嗽的常用藥

  1、常用中藥

  止咳祛痰的OTC中藥,市面上種類繁多,副作用較小,老百姓也普遍認為中藥能去根兒,因此多數人感冒、咳嗽的時候選用中藥來治療。但是中藥一定要對症,否則事倍功半。

  2、急支糖漿

  功能與主治:清熱化痰、宣肺止咳。用於治療急性支氣管炎,感冒後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等呼吸系統疾病。

  3、川貝止咳露

  對症:主要適用於外感風熱型咳嗽,表現為咳嗽頻繁、劇烈,氣粗或咳聲嘶啞,吐痰白粘或黃粘,或咳痰不爽,伴有鼻流黃涕,咽喉腫痛,口渴想喝水,頭痛等。

  4、常用西藥

  輕微或偶爾的咳嗽,如上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會隨著痰液排出,一般短時間內可自愈,不必服用止咳藥。但是劇烈而頻繁的咳嗽往往是某些疾病的症狀,時間久了,會轉化成慢性支氣管炎,不僅治療困難,還會引起肺氣腫等其它嚴重的併發症。

  5、咳必清

  對症:適用於無痰或少痰的咳嗽及百日咳等。

  用法: 口服,成人每次25mg,1日3~4次;5歲以上兒童每次口服6。25~12。5mg,1日2~3次。

  6、咳快好

  對症:適用於刺激性乾咳。比如感冒或者急性支氣管炎及各種原因引起的無痰咳嗽,還有吸菸、刺激物、過敏等引起的咳嗽。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20mg,1日3次。

  寶寶咳嗽有痰的日常護理

  1、休息與保暖患兒應減少活動,增加休息時間,臥床時頭胸部稍提高,使呼吸通暢。室內空氣新鮮,保持適宜的溫溼度,避免對流風。

  2、保證充足的水分及營養供給鼓勵患兒多飲水,必要時由靜脈補充。給予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飲食,發熱期間進食流質或半流質為宜。

  3、保持口腔清潔由於患兒發熱、咳嗽、痰多且粘稠,咳嗽劇烈時可引起嘔吐,故要保持口腔衛生,以增加舒適感,增進食慾,促進毒素的排洩。嬰幼兒可在進食後喂適量開水,以清潔口腔。年長兒應在晨起、餐後、睡前漱洗口腔。

  4、發熱護理熱度不高不需特殊處理,高熱時要採取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措施,防止發生驚厥。

  5、觀察呼吸道分泌物的性質及能否有效地咳出痰液指導並鼓勵患兒有效咳嗽;若痰液粘稠可適當提高病室溼度,室內溫度宜維持在60%左右,以溼化空氣,稀釋分泌物,也可採用超聲霧化吸入或蒸氣吸入;對於咳嗽無力的患兒,宜經常更換體位,拍背,使呼吸道分泌物易於排出,促進炎症消散;如果分泌物多,影響呼吸時,要用吸引器,及時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有咳喘症狀者可給予氧氣吸入。

  6、健康教育加強營養,適當開展戶外活動,進行體格鍛鍊,增強機體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服,避免受涼或過熱。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間,不要讓小孩到公共場所,以免交叉感染。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