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中醫治療方法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個性改變,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徵的一類最常見的精神病。那麼,對於這種疾病如何用中醫治療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1 神經生物學因素

  ①神經生化研究顯示,患者存在有多種神經遞質功能異常,主要涉及多巴胺、5-羥色胺、穀氨酸。中樞多巴胺水平增高,功能亢進,傳統抗精神病藥均為中樞神經系統多巴胺受體的阻滯劑。中樞5-羥色胺水平異常,新型抗精神病藥除了對多巴胺受體有拮抗作用外,還對5-羥色胺受體有拮抗作用。中樞穀氨酸水平低下,功能不足。②神經解剖和神經影像學研究顯示,患者顳葉、額葉及邊緣系統存在腦組織萎縮,腦室擴大和溝回增寬。③母孕期病毒感染,圍產期併發症,幼年的不良應激和軀體疾病,與神經系統發育缺陷有關,在精神分裂症發病中有一定影響。

  2 遺傳學因素

  大樣本人群遺傳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患者親屬中的患病率高於一般人群數倍,血緣關係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遺傳學研究提示了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易感基因位。目前普遍認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多基因遺傳,發病是由若干基因的疊加作用所致。

  3 社會心理學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經濟狀況、病前性格等社會心理學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發病中可能起到了誘發和促進作用。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末完全闡明,目前可以確定的一些影響因素,對疾病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目前較公認的觀點是,易感素質和外部不良因素通過內在生物學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對於精神分裂症的中醫療法:

  1、氣滯血瘀型

  精神分裂症中醫診斷標準:

  ①舌質紫或瘀暗;

  ②少苔,舌下脈曲張瘀血;

  ③脈澀或弦。

  中草藥選新制柴胡湯。中成藥選血府逐瘀口服液。單方驗方選地龍。其他療法有電針、拔罐、按摩、推拿、藥浴、鐳射等。本型與偏執型大致相符。

  2、痰火內擾型

  精神分裂症中醫診斷標準:

  ①舌質紅或絳;

  ②舌苔黃厚或黃膩;

  ③脈滑數有力。

  精神分裂症中醫治療:中草藥選解鬱化痰湯。中成藥選礞石滾痰丸。單方驗方選瓜蒂。其他療法有電針、過樑針、挑治、刮痧等。

  取穴方一:頭兩側***相當於太陽穴***、肘彎處***相當於曲澤穴***。

  方法:用點刺放血法。用三稜針在上述部位各點刺1針***點刺出血***,約流出紫黑血100毫升。隔15日左右再刺1次。

  主治:精神分裂症。一般因驚嚇所致,證見到處亂跑、嚎叫、啼哭或傻笑、唱歌等。

  效果:屢用效佳。一般1-2次即可痊癒。

  附記:引自《江西中醫藥》***2***1984。

  取穴方二:分2組。一為人中、內關、太沖、十宣;二為風府、大椎、陶道、豐隆。

  方法:1組穴用捏緊放血法。用三稜針在所選穴位點刺放血,體壯、證重者出血宜多。體弱、證輕者宜少。2組穴用刺血加拔罐法,先用三稜針點刺放血,針後拔火罐,以吸拔出血各5-10毫升為主。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證***。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1-2次即可見效,連治2-3療程即愈。

  取穴方三:分4組。即背正中線***督脈***各旁開1.4釐米處***雙側***相當於2、3胸椎間和3、4胸椎間為第1組;4、5胸椎間和5、6胸椎間為第2組;6、7胸椎間和7、8胸椎間為第3組;8、9胸椎間和9、10胸椎間為第4組。

  方法:用割治加拔罐。按第1-4組順序,每次取1組。按先下後上,先左後右進行割拔。消毒後,用手術刀橫割穴位1.5釐米長,深達真皮下***約0.2-0.3釐米***。割後立即在刀口處連續用閃火法拔罐2次,每次6-8分鐘。第1次拔出血液約10-30毫升為宜,第2次少量出血或不出血。去罐後將雲南白藥撤在刀口上,敷料封蓋。每隔2周1次,割完4組為1療程,中病即止,不必全割拔。

  主治:精神病***精神分裂症***。

  效果:治療精神病162例,痊癒127例***佔78%***,顯效24例***佔15%***,進步5例***佔30%***,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6%。

  附記:引自《河南中醫》***6***1984。禁忌:

  ①對出血性素質,嚴重心臟病、高熱、區域性水腫、急性感染及孕婦等均禁用此法。

  ②此法不適用於腦疝、腦炎、腦外傷、中毒和豬囊蟲病等引起的患者。

  取穴方四:曲澤、陽交、太沖、足三裡。

  方法:用點刺放血法。用三稜針在所選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絡點刺放血,首次宜多***約總出血量15-30毫升***,以後遞減。體壯宜多,體弱宜少。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精神分裂症***狂證***。

  效果:多年使用,療效較為滿意。

  附記:待病情控制後,可改為每週1次,直至痊癒。若同時配合藥物外治,效果尤佳。方用礞石滾痰丸15克,大黃、赤芍各30克,三稜、莪術各60克,其研細末。每取藥末15-30克,以蜂蜜適量調和成膏狀,敷於臍孔中,外以紗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本方適用於週期性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