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嬰兒腸炎腹瀉的偏方

  ,腸炎腹瀉是嬰幼兒的常見消化道疾病,因為寶寶的抵抗和恢復能力低,治療也比較麻煩!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雞蛋黃烤油治嬰兒腹瀉,具體方法是10個熟雞蛋黃放入沙鍋用小火烤,待油烤出來用勺盛出,剩下的黑渣扔掉。烤出的油分3天服完,每天早、中、晚3次或多幾次,飯前飯後均可,輕者1劑即愈;如不愈再服1劑,這次可減至用7個雞蛋黃。

  其他偏方還有小米50克,炒黃至透出香味,研細末。2-3克/次,2-3次/日;雞蛋殼10克,陳皮10克,雞內金10克***炒黃***研細末。1-2克/次,3次/日;大麥牙10克,生薑2片,水煎服1-2次/日;米糠50克,柿幹50克,炒黃研末。2-3克/次,2-3次/日。

  引起嬰幼兒腸炎腹瀉的病因

  腸道內的感染由細菌和病毒造成,特別是致病性大腸桿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假如孩子有病而大量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還會造成黴菌對胃腸的侵犯。

  上呼吸道的炎症、肺炎、腎炎、中耳炎等胃腸道以外的疾病,可以由於發燒和細菌毒素的吸收而使消化酶分泌減少,腸蠕動增加。

  不合理地餵養嬰幼兒,孩子吃得過多,過少、或過早、過多吃澱粉類、脂肪類食物;突然改變食物,突然斷奶等,都能引起孩子拉肚子。

  氣候變化,如過冷使腸蠕動增加,過熱使胃酸及消化酶減少分泌,也可以誘發急性胃腸炎。

  嬰兒腹瀉的飲食照料原則

  減少膳食量以減輕腸道負擔,限制脂肪以防止低階脂肪酸刺激腸壁,限制碳水化合物以防止腸內容物發酵的產物促使腸道蠕動增加。換言之,即給以清淡飲食,以利腸道修復。這種飲食治療,因熱能很低,其他營養素含量也很少,食用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病兒的營養狀況。當腹瀉減輕時,即應根據實際情況改用其他飲食,如米湯、沖淡的脫脂奶、酸奶等,由淡而濃,使腸道有一個恢復功能的階段。

  嬰幼兒腸炎腹瀉推拿方法

  1、按揉足三裡。以膝蓋髕骨下方的凸起處為起點,向下四指寬脛骨外側,用大拇指的指肚按揉這一點100-200下。

  2、推上七節骨。以尾椎骨為起點,向上1寸到1.5寸為七節骨。將兩手張開,四指向外固定在腰椎兩側,大拇指交替向上推七節骨200-300下。要注意的是,小兒便祕就是“下推”,千萬別弄反了。

  3、揉腹法。把手掌攤開,放在寶寶的腹部,逆時針輕揉50下左右,或2分鐘左右。這個按摩手法可以讓孩子止住腹瀉,同時促進腸胃功能潤化。但一定要逆時針揉腹,順時針揉腹則是調理便祕。

  4、揉板門。板門穴在手掌大魚際平面,用右手拇指指腹順時針旋揉寶寶手掌大魚際,次數在50次左右。按揉這裡,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強腸的蠕動功能,讓寶寶的腸功能更好。

  5、運內八卦。攤開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作圓周,此圓周即內八卦。沿此圓周順時針掐摩稱“運內八卦”,作100-300次。助消化、止瀉作用。

  小兒腸炎腹瀉的注意事項

  1、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後洗手,是看似簡單卻非常有效的預防措施。通過經常洗手,可以有效去除手上所感染的各種病菌,不僅保護自己不被感染,也切斷了病菌傳播途徑。

  2、醫生在診斷腸炎的症狀時,主要依據的就是患者的腹痛、腹脹以及腹瀉等臨床症狀,以及腸炎發生的季節、腹瀉的大便性狀來判斷引起腸炎的原因。在秋冬季出現的2歲以下孩子流行性腹瀉,糞便呈蛋花樣或白色水樣,那麼患輪狀病毒腸炎的可能性大;如腸炎發生在夏季,則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可能性大;如果大便中含有黏液、膿血,則有可能是細菌性痢疾等。

  3、不能馬上進行止瀉,醫生一般不主張馬上使用止瀉藥,因為這樣做有可能延遲病菌從孩子體內排出,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反而會加重病情。大多數孩子的腸炎屬於中輕度,可以在家護理。但是當腸炎伴發嚴重全身症狀,如高熱持續不退,嘔吐頻繁,腹瀉嚴重並持續,小便減少等脫水症狀,要及時去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