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冬季養生小知識

  在寒冷的冬季,女性尤其要注意養生保健。冬季養生一定要防寒保暖,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和愉快心情是提高抵抗力的方法。今天教你一些,願你健康度過冬季。

  1、常喝白開水

  冬天氣候乾燥,人體極易缺水,常喝白開水,不但能保證機體的需要,還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廢物之功效。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2000-3000毫升。

  2、冬季保暖要吃含鐵、鈣的食物

  怕冷與缺少鈣和鐵有關。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為產熱量少、體溫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製品、海帶、紫菜、貝殼、牡蠣、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3、泡溫泉不能低於40℃

  眾所周知,泡溫泉能舒緩壓力、殺菌,甚至有患者選擇泡溫泉治療面板病。一般情況下,高溫溫泉水無菌,不會給女性帶來陰道細菌感染的苦惱。然而,專家表示,如果溫泉水溫度降到40℃以下,就可能造成細菌滋長,這也就意味著存在細菌感染的可能。其次,泡溫泉的時間不宜過長,每隔15~20分鐘就應出水,稍作休息並補充水分。再次,女性生理期或生理期前後,患有某種婦科病者,不宜泡溫泉,以免傳染他人或被他人傳染。懷孕初期和末期也不宜泡溫泉,否則易導致早產或流產。

  4、冬季洗浴有四忌

  忌洗太勤、忌水過燙、忌揉搓過重、忌肥皂鹼性太強。否則,極易破壞面板表層原本不多的皮脂,讓面板更為乾燥,因而也更易發癢、皸裂。洗澡次數以每週1~2次為宜。洗浴後可擦些甘草油、止癢霜、潤膚膏等,以保持面板溼潤,防止面板表層乾燥、脫落。

  5、注意腳部保暖

  支撐人體生命大廈的雙腳,素有“第二心臟”之稱。腳一旦受寒冷侵襲,就會通過神經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抗病能力下降,使人發生感冒。因此,要注意腳部保暖,防範“寒從腳下起”。穿的鞋襪宜保暖透氣、吸溼性好,鞋底要防滑,腳暖則一身皆暖和舒暢。每天晚睡前,用42℃左右的熱水泡腳20分鐘。然後按摩腳掌的湧泉穴,可起到滋陰補腎、調理臟腑、舒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6、早睡晚起,必待日光

  此語出自《黃帝內經》,古人的早睡是指晚上9點鐘就要上床入睡;早晨太陽出來了,再起床。就是所謂的天睡我睡,天醒我醒。現代人不必拘泥於此,但是,在冬季適當的早睡、晚起,不熬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天黑早,陽氣收藏早,早睡可以養陽;天亮遲,陽氣升發也遲,晚起可以固陰精。晚上一般8-9小時睡眠,晚上睡眠不足的話,中午可以午休進行調整,同時睡眠也不宜過多。

  7、穿著柔和

  冬寒穿衣較多,如不注意穿著,更易感覺面板瘙癢。這是由於身體與衣服、衣服與衣服間不斷髮生摩擦產生靜電,靜電刺激面板所致。因而,冬季應儘可能地選用純棉、真絲之類不易產生靜電的衣物做內衣、內褲、襯衫等。同時還要注意衣服搭配,穿了滌綸襯衫就不要再穿腈綸毛衣,裡面穿了合成纖維的衣服,外面就不宜再穿絕緣性的滌綸外衣,以防止產生靜電為宜。

  8、手套護手

  除了外出戴手套保暖外,在家洗碗洗衣服時最好也能戴上橡膠手套,一方面避免冷水刺激,另一方面也避免洗滌用品對手部面板的傷害。另外洗手的水溫不宜過熱,洗後趁手未乾時塗上凡士林或護手霜保護面板。冬天易手發涼的朋友也不妨多做做“乾洗手”的動作,即雙手對搓,摩擦生熱,促進血液迴圈而防寒。

  9、多吃海帶不怕冷

  海帶含碘豐富,碘能促進甲狀腺素分泌,產生熱量。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一種物質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面板血液迴圈加快,抗冷禦寒。一般成年人需要的微量元素——碘為150微克左右,而100克海帶中,竟含碘元素24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