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腺肌症怎麼治療

  子宮腺肌症是由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的一種良性病變,但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則有可能會發生病變。患者一旦發現病情,應及時做檢查並積極配合治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子宮腺肌症是由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的一種良性病變,但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則有可能會發生病變。此外,本病還可導致不孕。一般醫生在腹部檢查時,會發現子宮均勻性增大,或有侷限性結節隆起,質地硬而壓之有疼痛。通過B超一般都可以作出診斷。

  對於患者,西醫一般採取以下療法:

  1、藥物治療

  對年輕有生育要求、近絕經期、不願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可考慮藥物治療。但藥物治療一旦無效或長期劇烈痛經時,應行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包括保守手術和根治手術。

  保守手術包括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術、子宮內膜及肌層切除術、腹腔鏡下子宮肌層電凝術等,根治手術即為子宮切除術。

  子宮腺肌症的病變多為瀰漫性,界限不清,徹底切除病灶幾乎是不可能,單純的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後疼痛緩解率低,複發率高。但是,利用腹腔鏡手術,在切除腺肌瘤的同時阻斷子宮的供血動脈,可提高該手術的療效,減少子宮腺肌症的復發。

  若患者無生育要求,且病變廣泛,症狀嚴重保守治療無效、合併子宮肌瘤或存在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以切除子宮為宜。而且,為避免殘留病灶,以全子宮切除為首選,一般不主張部分子宮切除。

  子宮腺肌症的中醫療法

  子宮腺肌症相當折磨病患,患者一旦發現病情,應及時做檢查並積極配合治療。而關於,中醫有話說:

  中醫主要採用辯證治療,具體如下:

  1、寒凝血瘀證:經期小腹絞痛或冷痛,疼痛劇烈,但熱敷後可減輕,是這種證型的特點。月經量多但顏色紫黯,有塊,同時伴有四肢涼和怕冷,舌質黯,脈沉緊。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產後或人流術後,感受寒邪所致。在治療方面,既要溫散寒邪,又要活血消癖。可選用少府逐瘀湯加減,藥如炮姜、小茵香、川穹、桂枝各10克,元胡、靈脂、沒藥、當歸、三稜、莪術、丹蔘、茯苓各15克。月經過多者去川穹、當歸,加炒蒲黃30克,血餘炭15克;兼有脾虛氣弱者,可加生黃芪20克,太子參、炒白朮各30克。以上三種證型中,腹痛劇烈者都加用了乳香一味。由於這味藥氣味難聞,個別患者服用後可能出現蕁麻疹等過敏性症狀,故在應用時需要單包,並囑患者機動取捨,若有過敏,可不用。在給予口服湯藥的同時,也可以配合針刺或外敷中藥的方法,以增強療效。

  2、痰凝血瘀證:表現為小腹疼痛,月經量多而稀,有血塊,並見胃脘脹滿、嘔惡欲吐,子宮增大。平時可有帶下量多,色白質稠。舌苔白膩,脈沉滑。這種證候的形成,與平素脾腎兩虛,水溼不化,聚溼成痰,以致痰瘀互結有關。治法用滌痰除溼,化瘀消症,可選取開鬱二陳湯合活絡效靈丹加減。藥如:半夏、陳皮各10克,茯苓、白芥子、當歸、紫丹蔘、三稜、莪術、鬱金各15克,川穹20克。疼痛劇烈者加乳香、沒藥各15克;食慾不振,神疲乏力者加太子參30克,炒白朮20克。 ...

  子宮腺肌症如何預防

  目前,對引起子宮腺肌症的病因尚缺乏清楚的瞭解。一般認為,多次妊娠和分娩時子宮壁創傷和慢性子宮內膜炎可能是導致此病的主要原因。凡有月經增多、痛經進行性加劇的婦女,都要想到本病的可能。

  子宮腺肌症是一種常見婦科病,它的威力相當強大,一定要積極做好預防。

  預防子宮腺肌症,具體應該:

  1、堅持避孕,並且要堅持不做或少做人工流產術。

  2、月經期間應避免不必要的婦科檢查,如果必須檢查時切忌過度用力擠壓子宮,以防將子宮內膜擠入輸卵管,引起腹腔子宮內膜種植。

  3、避免醫源性種植,在行子宮肌瘤剔除術,尤其是手術時穿透子宮腔者,或剖宮產、剖宮取胎手術者,都應該保護好手術切口,以免將子宮內膜碎屑,種植於切口造成腹壁切口,或帶入盆腔種植造成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

  4、儘量避免在接近月經期進行婦科手術,必須進行時應動作輕柔,避免用力擠壓。

  5、調整良好的治療心態,保持心情舒暢,切忌過於抑鬱、沉悶。

  6、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是散步等專案,但禁止過於勞累。

  7、注意身體的保暖,避免感冒等使身體抵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