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過敏性紫癜的治療

  小兒過敏性紫癜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血管炎之一,是最常見的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面板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關節腫脹和腎炎是主要症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什麼是小兒過敏性紫癜

  紫癜是面板和粘膜出血後顏色改變的總稱。臨床表現為出血點、紫癜和瘀斑,一般不高出皮面,僅於過敏性紫癜時可稍隆起,開始為紫紅色,壓不退色,以後逐漸變淺,至兩週左右變黃而消退。

  過敏性紫癜又稱急性血管性紫癜或紫癜,是由血管變應性炎症引起的面板及黏膜病變,臨床表現為面板瘀點、瘀斑。關節疼痛,腹痛及血尿等腎臟損害。

  小兒過敏性紫癜主要是指發病於幼兒身上的過敏性紫癜,是指幼兒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的疾病,以廣泛的小血管炎症為病理基礎,面板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關節腫脹和腎炎等症狀為其主要臨床表現,學齡期兒童發病者比較多,最小發病年齡為3個月。

  小兒過敏性紫癜的原因

  1、感染因素

  由於冬春季節小兒容易感染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容易引發小兒過敏性紫癜,約半數病兒童發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也可能是猩紅熱、菌痢、尿路感染、膿皰瘡、結核及病灶感染***面板、牙齒、口腔、中耳***等。

  病毒感染中有風疹、流感、麻疹、水痘、腮腺炎、肝炎等。寄生蟲感染也可引起本病,以蛔蟲感染多見,還有鉤蟲、鞭蟲、絛蟲、血吸蟲、陰道滴蟲、瘧原蟲感染等。

  2、食物因素

  主要是動物性異性蛋白對機體過敏所致,魚、蝦、蟹、蛤、蛋、雞、牛奶、豆製品、韭菜、牛肉乾等均可能引起。

  3、藥物因素

  如氯黴素、鏈黴素、異煙肼、氨基比林、阿司匹林、磺胺類、生物製劑、各種預防針、血漿製品、血液等藥物均可能引起小兒過敏性紫癜。

  4、毒素

  如蜂、蛇、蠍子、蚊蟲咬傷等,也可能引起發病。

  5、部分異物

  如花粉、柳絮、寵物的皮毛,以及油漆、汽油、塵埃、化學物品、農藥、化學纖維等等,患兒都可以因為接觸而發病。

  小兒過敏性紫癜的症狀

  1、面板紫癜

  皮疹是本病主要的表現,多見於下肢遠端,踝關節周圍密集。其次於臀部及上肢,也可發生於面部,軀幹部罕見。皮疹的形態、色澤可有不同。

  初起為小型蕁麻疹或粉紅色斑丘疹,壓之褪色。繼而色澤加深,形成紅斑。紅斑中心發生點狀出血,顏色由粉紅色漸變成暗紫色,即為紫癜。紫癜可融合成片。最後色澤變為棕色而消退,不留痕跡。此外,還有多形紅斑和結節性紅斑。血管神經性水腫可見於頭部、眼瞼、脣部、手足、腎及會陰部。有時腫脹處可有壓痛。

  2、消化道症狀

  消化道症狀也比較常見,三分之二的患兒都有此症狀。腹痛最常見,多為嚴重絞痛,發生於臍周,也可見於其他部位,四分之三的患兒可有壓痛。同時可有嘔吐。繼而可見血便,嚴重者為血水樣大便。吐血少見。常易誤診為急腹瀉,特別在出現皮疹以前,為此而行剖腹檢查者不在少數。少數患者可併發腸套疊,偶見發生腸梗阻、穿孔及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

  3、關節症狀

  約半數患兒可有多發遊走性關節痛或關節炎,以下肢關節多見出現膝、踝、肘、腕等大關節腫痛,活動受限,呈單發或多發,關節腔有積液,可在數月內消失,不留後遺症。

  4、腎臟症狀

  約有三分之一患兒發生腎炎,年齡越小發生越多,可為肉眼血尿或顯微鏡下血尿。一般出現於紫癜後2~4周,也可出現於皮疹消退後或疾病靜止期。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積極尋找和去除致病因素,控制感染,補充維生素。應該使用沒有蛋白質的食物,以流食 。腹部疼痛嚴重、大便用肉眼即可看見的,應暫時禁食,同時注意尋找和避免過敏原。學齡兒童如有胃腸道或腎炎症狀者,應休學待症狀消失後3個月復學。

  2、藥物治療

  ***1***激素療法。一般病例無須用激素治療,激素對紫癜效果不佳。有消化道出血者,可用氫化可的鬆靜脈點滴,症狀消失後可改用強的鬆口服,總療程為2~3周。對於腎臟病變,激素無顯著療效,可試用免疫抑制劑,環磷醯胺或硫唑嘌呤。甲基強的鬆龍衝擊療法的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急進性腎炎表現時可給與甲基潑尼鬆龍衝擊治療。

  ***2***腎上腺皮質激素。急性期對腹痛和關節痛可予緩解,但不能預防腎臟損害的發生,亦不能影響預後。

  ***3***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4***其他藥物治療。可給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其作用為減少纖維蛋白在腎小球的沉積和血管內凝血的表現,能降低紫癜性腎炎的發生。未見副作用。靜脈滴點山莨菪鹼、維生素C有效率達92%。單純面板和關節症狀者,應用阿司匹林,可使關節消腫減痛。出現腎功能衰竭或急進性腎炎時可給予血漿置換療法。

  目前並沒有什麼特效療法,以綜合治療為主。一切治療應該以患兒的病情和醫生的治療方案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