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皮的中藥屬性和注意事項

  番石榴皮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根皮及樹皮。它作為一味中藥有哪些屬性呢?下面小編帶你瞭解番石榴皮的中藥屬性及注意事項。

  番石榴皮的中藥屬性

  【基源】石榴科植物石榴的乾燥果皮。

  【歸經】入大腸經。

  【功效】驅蟲,固濇,治下痢止瀉等收斂作用。

  【主治】久瀉,久痢,便血,脫肛,崩漏,帶下,蚘厥腹痛。

  【功能】能濇腸,止瀉痢下血,崩帶脫肛。浸水汁黑如墨,烏須方綠雲油中用之。

  【應用】含有鞣質成分,它與粘膜接觸後,能與組織蛋白結合凝固於粘膜表面形成保護層,有止瀉、止血等作用。在體外試驗對綠膿桿菌、弗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皆有抗菌作用,對多種面板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治療細菌性痢疾仍有較好的效果。在驅蟲方面可治療蛔蟲、蟲、蟯蟲之感染,可與檳榔配伍。

  【用量】0.2~1.5。

  【炮製】勿犯鐵器。

  番石榴皮的注意事項

  【備註】「脫肛」:瀉痢至於脫肛者,以石榴皮陳壁土加明礬少許濃煎薰洗,再用五味子炒研敷託止。

  【化學成分】根含阿江欖仁酸。樹皮含鞣質18.56%和 有機酸。莖皮含無色矢車菊素、訶子鞣質酸、並沒食子酸、長生甙。

  【功用主治】《嶺南採藥錄》:"樹皮煅灰,以臭草自然汁調塗,治溼毒疥瘡。根皮,以白醋煎而含之,止牙痛;小兒患瘡癤,和雞毛煎水洗之。"***《 嶺南採藥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