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救初期火災的基本方法

  火災初起階段是物質在起火後的幾分鐘裡,具有燃燒面積不大,煙氣流動速度緩慢,火焰輻射熱量不多,周圍物品和建築結構溫度上升不快的特點。這個階段內,採用較少的人力和應急滅火器材,容易將火控制或撲滅。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撲滅初期火災基本的方法

  隔離法

  拆除與火場相連的可燃,易燃建築物;或用水流水簾形成防止火勢蔓延的隔離帶,將燃燒區與未燃燒區分隔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將火場內的裝置或容器內的可燃,易燃液,氣體排放,洩除,轉移至安全地帶。

  冷卻法

  使用水槍,滅火器等,將水等滅火劑噴灑到燃燒區,直接作用於燃燒物使之冷卻熄滅;將冷卻劑噴灑到與燃燒物相鄰的其他尚未燃燒的可燃物或建築物上進行冷卻,以阻止火災的蔓延。;用水冷卻建築構件,生產裝置或容器,以防止受熱變形或爆炸。

  窒息滅火法

  用溼棉被,溼麻袋,石棉毯等不燃或難燃物質覆蓋在燃燒物表面;較密閉的房間發生火災時,封堵燃燒區的所有門窗,孔洞,阻止空氣等助燃物進入,待其氧氣消耗盡使其自行熄滅。

  火災初起撲救的基本舉措

  在火災撲救中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適時地採取堵截、快攻、排煙、隔離等基本方法。

  1.堵截

  堵截火勢,防止蔓延或減緩蔓延速度,或在堵截過程中消滅火災,是積極防禦與主動進攻相結合的火災撲救基本方法。

  在實際應用中,當單位滅火人員不能接近火場時,應根據著火物件及火災現場實際,果斷在蔓延方向設定水槍陣地、水簾,關閉防火門、防火捲簾、擋煙垂壁等,堵截蔓延,防止火勢擴大。

  2.快攻

  當滅火人員能夠接近火源時,應速度利用身邊的滅火器材滅火,將火勢控制在初期低溫少煙階段。

  3.排煙

  利用門窗、破拆孔洞將高溫濃煙排出建築物外,是引導火勢蔓延方向、減少火災損失的重要措施。

  4.隔離

  針對大面積燃燒區或火勢比較複雜的火場,根據火災撲救的需要,將燃燒區分割成兩個或數個戰鬥區段,以便於分別部署力量將火撲滅。

  火災初起的疏散方法

  1.穩定情緒,維護現場秩序

  火災時,在場人員有煙氣、窒息以及被熱輻射、熱氣流燒傷的危險。因此,發生火災後,首先要了解火場有無被困人員及被困地點和吃搶救通道,以便進行安全疏散。這時有人未受到火的直接威脅,但處於驚慌失措的緊張狀態,有造成傷亡事故的危險,因此喊話宣傳穩定情緒的同時,也要儘快的組織疏散,撤離火災現場。

  2.能見度差,魚貫地撤離

  疏散時,如人員較多或能見度很差時,應在熟悉疏散通道的人員帶領下,魚貫地撤離起火點。帶領人可用繩子牽領,用“跟著我”的喊話或前後扯著衣襟的方法將人員撤至室外或安全地點。

  3.保護疏散人員的安全,防止再入“火口”

  火場上脫離險情的人員,往往因某種心理原因的驅使,不顧一切,想重新回到原處達到目的。如自己的親人被困,怕珍貴的財務被燒等。這些都會使他們重新陷入危險境地,且給或稱撲救工作帶來困難。所以,火場指揮人員應組織人安排好這些脫險人員、做好安慰工作,以保證他們的安全。

  消防器材的使用

  1.簡易式滅火器使用方法:

  將滅火器提至火場,在距著火物5~6m左右處,拔出保險銷,一隻手緊握噴射軟管前的噴嘴並對準燃燒物,另一手握住提把並用力壓下壓把,乾粉即可從噴嘴中噴出。在室外使用時,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

  2.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操作方法:

  玻璃破碎報警按鈕使用時,擊碎玻璃觸發報警;可復位報警按鈕使用時,推入報警按鈕的玻璃觸發報警,火警解除後可用專用工具進行復位。

  3.消火栓的操作方法:

  發生火災時,應迅速開啟消火栓箱門,緊急時按下箱內手動控制按鈕,啟動消防水泵。取出水槍,拉出水帶,同時把水帶介面一端與消火栓介面連線,另一端與水槍連線,在地面上拉直水帶,把室內栓手輪順開啟方向旋開,同時雙手緊握水槍,噴水滅火。滅火完畢後,關閉室內栓及所有閥門,將水帶沖洗乾淨,置於陰涼乾燥處晾乾後,按原水帶安置方式置於栓箱內,將箱內手動消報按鈕復位。最後檢查栓箱內所配置的消防器材時否齊全、完好,如有損壞應及時修復或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