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心理護理的方法

  人近花甲,不僅是社會角色有了變化,對人生的看法和見解均有所改變。那麼老人心理的護理方法在哪些方面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心理護理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常見的心理問題:

  1、黃昏心理

  因喪偶、子女離家工作或自身疾病等,老年人心理會感覺生活失去意義,對未來喪失信心,對任何人或事都有一種消極,否定的灰色心理。

  2、焦慮緊張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軀體各器官功能減退,易患許多慢性疾病,由於對身體健康問題的擔憂,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給家人帶來煩惱,給自己帶來痛苦而焦慮,緊張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慾不振,機體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軀體疾病,造成惡性迴圈。

  3、孤獨感

  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以後,隨著社交活動和人際交往的減少,容易產生孤獨、壓抑的心理,若子女遠走高飛或另立門戶,老年人獨居“空巢”,極易產生孤獨、被遺棄的心理。有些老人即使與子女生活在一起,若子女不孝順,不關心,不注重與老人交往,也會使老人感到孤獨。此外,若老伴病逝,時間一長則容易產生“與世隔絕”、“孤立無援”的心境,會出現悲觀失望,甚至產生抑鬱、絕望的情緒。

  4、溝通障礙、人際關係緊張

  老年人由於腦組織萎縮,腦細胞減少、腦功能減退而導致智力水平下降,記憶力減退,敏感、多疑、愛嘮叨,對人不信任、斤斤計較等,造成與家人及周圍人溝通困難,人際關係緊張。

  :

  第一,幫助其培養愛好,積極與外界聯絡。

  適宜老年人興趣愛好的活動有很多,如練習書法、釣魚、養花、打太極拳等。退休後也要堅持參加社會活動,重新建立人際關係,互相幫助。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理解與幫助他人,也有利於自身的心理健康。

  第二,指導其保持樂觀情緒、好奇心和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

  有些老人感到晚年生活並不愉快,不得不默默地承受著孤獨、苦悶、壓抑的折磨。很多事情都要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告知其要學會積極地接受生活中的變化。比如空巢老人,會因為無法依賴子女而傷心難過,可以指導其試著接受和麵對這種事實,轉而依賴自己和老伴,或其他可以依賴的人。並且堅信擁有一個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決心理的痛苦。

  第三,與家庭成員溝通,囑其保持家庭和睦,讓老人安心治療。

  到了老年,人的希望就會由大變小,家庭關係和諧是老人的最終願望。因此,家庭成員應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遇事與老人溝通商量,滿足老人的願望,為老人提供最大的支援,讓老人能夠安心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