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樹應該怎樣養才合適

  鐵樹,另稱避火蕉。因為樹幹如鐵打般的堅硬,喜歡含鐵質的肥料,所以得名鐵樹。鐵樹應該怎樣養?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

  鐵樹的養殖方法介紹---鐵樹在植物學上稱為蘇鐵,別名鳳尾蕉、番蕉、避火蕉、屬蘇鐵科、蘇鐵屬常綠喬木。原產於我國中南部、印度、日本及印度尼西亞,起源於東亞和東南亞。浙、贛、湘、川等地廣為栽培。華北、西北等地作盆栽植物供室內觀賞。蘇鐵性喜陽光、乾燥和通風良好環境,不耐寒,好肥,喜沙質土壤,生長緩慢。 鐵樹在原產地高可達8米,室內盆栽高可達3米,莖為粗圓柱狀,沒有分枝,有粗大的葉痕,形成魚鱗狀。葉簇生於莖頂,為大型羽狀複葉,長1米左右。小葉線形,革質,尖端堅硬,濃綠色具光澤,葉緣反捲。每年春天生2~3輪,老葉則相繼脫落;花單性,生於莖頂,雌雄異株,雄花呈螺旋狀排列,形似菠蘿,被生茸毛,初開時鮮淡黃色,成熟後變成褐色。雌花較大,具多數掌狀鱗片,形狀為扁平圓柱體,逐漸分裂形成鬆塔狀。蘇鐵難得開花,二、三十年的老樹能開花,故稱之為“千年鐵樹一開花”,花期6~8月。

  鐵樹主要用分櫱枝養殖,也可播種或扦插養殖。

    鐵樹播種養殖:

  10月間採收鐵樹種子或不超過兩年的飽滿種子,用50℃左右溫水浸泡24小時,再用稀鹽酸或稀硫酸浸泡10~15分鐘,然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浸種時每隔一天換清水一次,待種皮完全吸水膨脹變軟後,人工剝去外種皮,洗去果肉,將種子晾乾,然後貯放好。到12月前後進行種子沙藏處理。因其種子皮厚而堅硬,可用變溫方法處理,最後進行沙藏。用清潔沙壤土、河沙、珍珠岩等保水、透氣良好的材料做播種床,厚度不低於40釐米,澆透水。將準備好的種子以5~20℃釐米的株行距播入床中,深3釐米左右即可。隨即覆蓋厚度為3釐米的河沙,視床上土壤及覆蓋細沙的乾燥程度控制澆水量,澆過水後再覆蓋塑料薄膜進行保溼保溫,每週擇晴天上午揭開薄膜透氣一次,土壤乾燥時應澆水保持溼潤,下午日落時再蓋薄膜,一般蘇鐵沙藏要4~6個月時間,這期間要保持沙藏的溫溼度,要求適溫18~25℃,相對溼度80~90%,要做好冬季保溫,不得低於12℃。第二年5~6月種子萌動破殼而出,7~8月發芽長出一片真葉。


  鐵樹應該怎樣養

        鐵樹分株養殖:

  分株養殖應在夏季,從母株莖幹上分出吸芽,插入露地或盆中,埋土一半,分株養殖成活率可達80~90%,吸芽生長較慢,最好取3年後的吸芽分出,吸芽傷口小的易活。也可將幹部切成15~20釐米的長段,埋在沙質土壤中,使其在幹部周圍變生新芽,再進行分栽培養。 鐵樹適宜在陽光直射或明亮散射光下生長,夏季最好半遮蔭,溫度維持在15~20℃,土壤和空氣溼度要大些,應經常給葉叢噴霧。該植物沒有休眠期,冬季溫度以12~16℃為宜,植株具有相當程度抗寒力。3~9℃月間,每月應施一次液體肥料,栽培基質以等量有機質土、泥碳和細沙混合物為宜。每2~3年換一次盆土,加入新土與基肥以助生長。夏季可施液肥數次,並加入硫酸亞鐵溶液,能使葉色更加濃綠,入秋後減少澆水量蘇鐵的病蟲害以介殼蟲為害葉片最為普遍,首先應保持通風良好,發現介殼蟲後,觀察孵化期噴石硫合劑或氟乙醯銨。 下面介紹鐵樹的養護知識:

  一、培養土與換盆

  蘇鐵宜在肥沃、微酸性的沙質土壤生長。福建匯百川園藝技術人員介紹,培養土可用粗沙1份與田園土2份,或腐葉土3份與細小的沙石1份,或沙質土2份,與腐葉土1份,另加入少量的0.5%硫酸亞鐵***作酸鹼調節劑用***配製。蘇鐵為喜鐵素植物,配製培養土時可滲入少量的鐵屑,或早春將鐵屑放在盆土上或埋於盆中,鐵素逐漸滲入而被吸收,也可使用0.5%硫酸亞鐵,補充鐵質,使葉片堅挺碧綠。換盆在初春萌芽前進行,小盆1年至2年換盆一次,大盆3年至4年換盆一次,換盆可以換土不換盆,也可以換土換盆,一般蘇鐵2年至3年後,苗稍大,才換大盆種植。換盆時先用手敲打花盆的邊緣,再用手握住葉片把花盆側過來連土取出,注意不要折斷葉片,剝去泥球邊緣及上端泥土,應保留三分之一的老土,並適當修剪老根、鬚根及老葉,保持翠綠挺拔的葉片一般不用修剪。然後放入盆裡,在空隙間放入新土,壓實。盆底應多墊瓦片,以利透水。換盆後澆足定根水,把全部盆土澆溼透,盆底出水為止,放於陽臺的陰涼處,十天八天後移到陽光下。

  二、澆水與施肥

  蘇鐵養護時應保持土壤水分在60%左右,澆水應遵循見幹見溼的原則。根據福建匯百川園藝提供的技術指導認為,春夏季葉片生長旺盛時期,特別是夏季高溫乾燥氣候要多澆水,早晚1次,並噴灑葉面,保持葉片清新翠綠。入秋後可2天至5天澆水1次。生長期每月可施1次至2次施複合肥或尿素。尿素最好是用0.2%的水溶液噴施葉片作葉面肥,施葉面肥應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則。每年早春施花生麩1次,花生麩可不用水漚制直接施於盆面上或埋於盆土裡。家庭每天煮飯前的洗米水,不要沾有油漬,用桶、盆盛裝,翌日作液肥澆灌,具有一定的肥效。

  三、修剪與置放

  蘇鐵喜溫暖溼潤氣候,喜陽光,也耐陰。生長比較緩慢,每年僅長1輪葉叢,每當新葉展開成熟後,才把下部的老葉剪除,保持2輪至3輪葉片,不用經常修剪。即使是移植上盆或換盆也不用太多的修剪。當葉片受到病蟲害的為害,自然環境惡劣而黃化、乾枯,應及時剪去。陽臺朝向不同,光照強弱不一樣,影響蘇鐵的生長就不同。陽臺朝向南面,最適宜置放盆栽,朝北、朝東的陽臺,也可以置放盆栽,朝西的陽臺夏天下午西晒陽光強烈,炎熱乾燥,容易造成蘇鐵焦葉、葉黃現象,不適宜置放盆栽。夏天炎熱乾燥的天氣,每天要澆溼幾次陽臺的地面,降低溫度和增加空氣的溼度。蘇鐵擺放居室廳堂裡不宜過久,缺少光照,葉子細長,葉片退綠。陰冷的冬天可以在廳堂裡擺放時間久一點,當陽光普照之。

  然而我們家庭養殖鐵樹的建議一般不宜選購太大的植株,花盆通常選用口徑20~30釐米的中等盆。鐵樹栽前盆底放2釐米 厚的粗沙或碎石作滲水層,培養土宜用腐葉土4份、園土3份、骨粉1份、河沙2份、鏽鐵屑200克混合配製,用腐熟的豆餅肥作基肥。栽好後澆透水,放陰涼處 半個月,以後移置北風向陽處養護。經常保持盆土溼潤,但不要過溼,4~5月一般可2天澆一次水。鐵樹不耐水漬,雨後要注意及時排水。6~8月生長較快,這 時氣溫長高,蒸發量大,澆水量可適當增加,除雨天外,每天應澆1次水。9月後控制澆水,掌握“間幹間溼”的原則。生長季節,每15~20天追施1次液肥。 入秋後停止施肥。

  鐵樹喜陽光,在春、秋季,幼苗期最好放在陽光直射處***但不可曝晒***養護,待新葉長成後再移入室內觀賞。冬季氣 溫低於0度時應移入室內越冬。室溼保持在5~10度。翌年4月出室,每隔2~3年換盆1次。鐵樹生長過程中,當植株主幹高達40~50釐米,新葉長成時, 應將下部枯弱黃葉割除一輪或至少兩年進行1次,以保持樹形的整齊豐滿。

  鐵樹在正常發育的情況下,每年春季可生2輪新葉。如發現植株2~3年不發新葉或葉片發黃乾枯,應及時檢查根系是否腐爛。若有根系腐爛情況,要將腐爛部分除掉,移入室內用素沙栽植,控制澆水,過一段時間可以恢復繼續生長。

  盆栽鐵樹可在4-5月出房,每隔2-3年換盆時更換新土,盆栽培養土以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為佳,翻盆時在盆底墊以碎瓦片、粗粒石作好排水層,並施以馬 蹄片2-3片,餅肥作為基肥。夏季生長旺盛期,施以稀薄的腐熟餅肥水,每月1-2次即可,追肥中如加入“黑礬水”***硫酸亞鐵***,葉色可濃綠油亮。入秋後停 止施肥。

  盆栽蘇鐵的澆水,對新上盆的鐵樹,盆土忌過分潮溼,盆土不幹不溼,保持適當的乾燥,以免爛根。新葉伸展出後澆水量適當 增加,夏季為生長旺盛的季節可以稍多,每天澆1次水,入秋後生長逐漸趨於緩慢,也要注意控制澆水量,雨季切忌盆內有積水。當新葉展出後,應將枯弱黃葉剪 除,以保持植株的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