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梅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是什麼

  梅花許多型別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與蘭、竹、菊並稱為“四君子”。那麼梅花是如何養殖的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紅梅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紅梅的養殖方法

  最佳繁殖時間:梅花的繁殖時間一般在早春或晚秋。

  最佳生長土壤:梅花對土壤要求不嚴,耐貧瘠,凡排水良好的粘土,壤土及沙壤土,微鹼性土***ph值在6~8***,均能良好生長。

  生長溼度要求:梅花要掌握見幹見溼,不幹不澆,澆就澆透的原則,雨天及時傾盆,避免積水,生長旺盛期每天澆1次水。夏季早晚各澆1次水,並向盆株和地面噴水,提高空氣溼度。

  最佳生長溫度:梅花喜溫暖和充足的光照,除杏梅系品種能耐-25℃低溫外,一般耐-10℃低溫。耐高溫,在40℃條件下也能生長,在年平均氣溫16~23℃地區生長髮育最好。

  最佳生長光照:梅花生長期應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若處在庇廕環境,光照不足,則生長瘦弱,開花稀少。

  紅梅的養殖注意事項

  施撒肥料:梅花較耐貧瘠,一般不需要施肥過多,過多則枝葉徒長,花芽不易形成。但是,過少會引起生長不良。施肥的原則是少量,多次。花芽分化前以氮肥為主。

  澆水要點:

  ***1***梅花生長期應注意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溼潤偏於狀態,既不能積水,也小能過溼過幹,澆水掌握見幹見溼的原則。

  ***2***一般天陰、溫度低時少澆水,否則多澆水。夏季每天可澆2次,春秋季每天澆1次,冬季則乾透澆透。

  修剪要領:梅花整形修剪時間可於花後20天內進行。以自然樹形為主,剪去交叉枝、直立枝、乾枯枝、過密枝等,對側枝進行短截,以促進花繁葉茂。盆栽梅花上盆後要進行重剪,為製作盆景打基礎。

  盆土更換:梅花宜在3月底4月初進行換盆,換盆時剪去老根和腐根。盆底需施足有機基肥,換上中性或微酸性疏鬆、肥沃的培養土。

  繁殖要點:梅花主要是嫁接繁殖,常用切接和芽接。

  病蟲防治:

  1、縮葉病:可噴灑託布津或多菌靈防治,亦可噴灑1%波爾多液,每隔一星期噴一次,3~4次即可治癒。

  2、炭疽病:病發初期可噴70%託布津1000倍液或噴代森鋅600倍液防治。發現其他各種病時,噴灑上述兩種藥液亦可見效。

  養殖梅花的心得

  1、梅花整個營養生長期,都需要足夠的水分。合理供水,才能使梅花生長良好。梅花雖然耐旱性較強,但嚴重缺水,也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北方寒冷地區,梅樹常因土壤缺水而造成生理性凍害。因此,冬季更要注意保墒。春天至初夏還要澆水防旱。

  2、梅最怕澇,如遇大量積水,常易爛根致死。

  3、盆栽梅花一般為家庭觀賞。冬季落葉後置於室內,溫度保持在0~5℃,元旦後逐漸加溫至5~10℃,並日充分接受光照,經常向枝條噴水,水溼應與室溫接近。

  4、梅喜溫暖氣候,耐寒性不強,較耐乾旱,不耐澇,壽命長,可達千年;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溼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

  家庭盆栽紅梅養護技巧

  【放置場所】

  紅梅喜陽,所以一定要放置在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地方。紅梅宜放置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場所。紅梅雖較耐寒,能傲霜凌雪開花,但仍性喜溫暖,適生於南方氣候,如在北方寒冷地區培養,冬季宜置於室內越冬。

  【選盆及用土】

  最好選透水透氣性好的泥瓦盆,也可用紫砂盆。但不要用瓷盆和塑料盆。用土以疏鬆透氣者為好,可用園田土40%,煤渣30%,腐殖土30%配合應用。

  【澆水】

  紅梅很怕積水,所以要根據天氣變化和生長情況靈活掌握澆水量。通常情況下以保持盆土溼潤為原則,不幹不澆。久乾枝葉萎蔫時,應先澆小水2~3日,使其逐漸恢復生機,切忌立即澆大水,造成大量落葉,甚至死亡。6月分枝條長至15~20釐米時,花芽開始分化,這時要實行扣水,即對梅株減少澆水量,使其頂梢萎蔫後,再澆小水,這樣連續2~3次,使頂梢全萎,不再生長,再恢復正常澆水。此法較難掌握,簡單的辦法是,在枝條長至15~20釐米時,實行打頂,若頂端再長新芽,再將其摘去。只有頂端停止生長,花芽才能生長良好,正常開花。每次均應澆陳水,使水溫與盆土溫度基本一致。

  平時要保持盆土溼潤,注意不幹不澆,防止盆中積水。從5月中、下旬起至6月上、中旬,即花芽萌發至形成期間,須進行“扣水”處理,即讓盆土幹到老葉微卷,新梢萎縮時再澆水,如此反覆數次,將新枝生長點破壞,使新梢停止伸長,以增加花芽的發生,而後再逐漸恢復正常澆水。

  【施肥】

  紅梅喜肥,每年花謝後盆底應放入有機肥。在生長期可每隔半個月施薄肥一次,促其生長強壯。在花芽形成前,最好多施磷肥。除春季剪枝後換盆時施適量底肥外,花後可施稀薄腐熟的豆餅水,或其他腐熟的有機肥,春秋每半月施肥1次,薄肥勤施,忌濃肥。夏秋以施磷鉀肥為主,可用2/1000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澆灌,或噴葉面,每月1~2次,直至開花。應注意施肥季節,一般在翻盆時可在盆底放置骨粉、豆餅等作基肥,5月中、下旬花芽形成前施1~2次餅肥水作追肥,8月上旬再施1~2次,入秋再施一次追肥即可。

  【翻盆】

  紅梅盆景一般隔1到2年翻盆一次,時間安排在開花後為好。翻盆時,去掉舊土三分之一左右,剪去枯根,修短過長的老根,換以富含腐殖質的腐葉土,摻拌礱糠灰及沙土,使盆土既肥沃又疏鬆、透水。

  【修剪及換盆】

  紅梅是在當年生新枝形成花芽,所以每年花謝後,要及時修剪,將老的花枝截短,僅留2至3個芽,並注意使芽向外側生長,要將影響樹形美觀的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對生枝、徒長枝,以及過密、瘦弱的枝條疏剪去。紅梅發枝力強,耐修剪,當年枝條才能形成花芽,故應1年修剪1次。在花後或花將謝,葉芽開始萌動時進行,剪除過密枝,病弱枝,每枝留基部2~3個芽眼,其餘全部剪去。同時倒盆換土,每2~3年更換盆土1次,先將梅株從盆中叩出,將原土剔除1/3~1/2,剪去腐根,施適量底肥,加已配好的盆土,栽好壓實,澆透水,移至陽光充足處管理。

  【控制花期】

  紅梅冬季落葉後,將其移至不結冰的冷室內,或放在低溫的陽臺上,注意開窗通風,使其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刺激。同時加強水肥管理,每日向枝條及花盆周圍噴水,保持空氣溼潤。春節前1月左右開始升溫,最初使室溫保持在10攝氏度左右,給予充足的陽光,春節前10天提高室溫至15~20攝氏度,即可使其應節開花。

  【病蟲害防治】

  在高溫高溼通風不良的夏天,可發生白粉病。煙煤病等,可噴70%甲基託布津粉劑1500倍液,或50%多菌靈粉劑1000倍液防治。常見蟲害為蚜蟲及蜘蛛,可用1/5000敵殺死,或1/1500的甲氰菊脂***滅掃利***噴殺,每週1次,連用2~3次,效果均好。忌用DDV和樂果,以免發生藥害,造成死亡。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