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烏的養殖方法

  提起何首烏都知道是一味藥材,其實何首烏還是一種很好的觀賞植物,而且何首烏養殖方法也相對簡單,不少花友都開始養何首烏,古樸的塊根,清新的葉片,纏繞的藤蔓。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

  是什麼

  栽植:移栽的時候,要把何首烏一半以上塊根露出盆土上邊,因為這樣才具有觀賞性。

  陽光:何首烏盆栽,喜溫暖溼潤環境,耐寒,我是栽好放在向陽陽臺的防盜窗上養的,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防盜窗柱正好利於何首烏攀爬。

  土壤:何首烏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都能生長,但以肥沃土壤生長良好,何首烏是喜肥植物,應施足基肥,並多次追肥,營養土的好壞直接影響何首烏今後的生長狀況。未經腐熟的基質絕對不可使用,否則燒根,肥分太濃會使根系腐爛,所以寧可清淡些,看生長情況調節肥分。

  水分:何首烏喜溼潤,乾旱易造成何首烏塊根乾枯死亡。但盆內忌澇積水,否則易引起何首烏塊根及根系腐爛,所以營養土配製要保證透水性好,無論澆多少水都要達到多餘的水可以立即從盆底滲出,這樣才能保證不會澇。

  空氣:保證何首烏藤蔓有足夠的伸展空間,何首烏耐修剪,可以購買花架或者自作花架供其攀爬,看走向和需要進行必要的修剪,保證枝葉良好的透氣性。

  何首烏的種植相關

  何首烏是一種蓼科、宿根、爬藤植物。適應性強,我國大部分地區均可人工栽培,肥沃的砂質土壤為好。?

  一、繁殖方法

  何首烏繁殖方法較多,有種子、壓條、扦插和根莖繁殖,一般用扦插繁殖。?

  1、種子繁殖。播種期4月上旬。播前作好苗床,按行距20釐米開溝條播,溝深3—5釐米,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薄覆細土,以蓋沒種子為度,略加填壓,蓋草一層。播後保持土壤溼潤,10—20天出苗。苗高10—13釐米即可定植。每畝用種量1—1.5公斤。?

  2、壓條繁殖。可用波狀條法,即在植株生長旺盛季節,選近地面的健壯枝條連續彎曲成波狀形,然後將其著地部分埋在土中,深3釐米左右,保持土壤溼潤。待生根後,與母株分離,分別剪斷定植。

  3、根莖繁殖。收穫時,選帶根莖的小塊根種植,或將大塊根分切幾塊,立即栽種。以上繁殖方法,均按行距40釐米、株距33釐米定植,每穴栽苗1—2株。

  二、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育苗期要保持土壤溼潤,但雨後要及時排除積水。種子繁殖的應及時間苗,扦插繁殖的要適當遮蔭,壓條繁殖的在生根後要及時與母體分離,抓緊移栽。

  2、移栽後管理。根據生長情況,每年可追肥3—4次,5—6月開花前每畝施人畜糞1500—2000公斤或餅肥20—25公斤。10—11月每畝施磷肥15—25公斤、鉀肥10—12.5公斤***或草木灰75公斤***,以促進塊根膨大。開花後追施2%的食鹽水和石灰水,有助於提高產量。苗高33釐米時,設立支架,或行間套種高稈作物,如高梁、玉米等,以供纏繞生長。若枝葉過於茂密,應適當修剪,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危害。不作留種用的植株,於5—6月間摘除花蕾,使營養集中於地下部分,促進塊根生長膨大,有利於提高產量。

  三、病蟲害防治

  常見病害有褐斑病和根腐病。褐斑病初發期葉片發生黃白色的病斑,後期變褐色,中心部分有時穿孔。病斑多時整片葉變褐枯死。防治方法:1、清潔田園。2、發病後立即剪去病葉,噴灑64%代森鋅500倍液,或用波爾多液噴霧。發生根腐病要及時開溝排水,並用50%託布津或多菌靈噴灑,主要害蟲有蚜蟲、鑽心蟲,可用40%樂果2000倍液防治;地老虎和蠐螬可用75%辛硫磷製成毒餌殺或用毒土殺滅。

  四、收穫和加工

  留種子繁殖,約需2—3年採收。插枝、壓條和分塊繁殖法,定植2年就可以收穫。一般在秋末至春初,將塊根挖出,剪去莖蔓,洗淨泥土,切厚片晒乾或烘乾,用石磨壓碎或用機械粉碎即可入藥。剪下的莖葉晒乾後捆成小把,即為中藥“夜交藤”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