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小盆栽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五色梅的花語是:開朗、活潑,象徵家庭和睦。那麼,?

  土壤:五色梅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能耐貧瘠,在沙質土、黏重土、酸性土或鈣質土均可生長。不過養殖五色梅以肥沃、疏鬆的沙質土壤最為適宜。

  澆水:五色梅歡溼潤環境,生長期保持盆土溼潤,避免過分乾燥,6-9月每天下午澆1次透水。還可以經常向葉面噴水,以增加空氣溼度。盆栽五色梅不可積水,要注意排水。

  陽光:五色梅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五色梅生長期需要充足的陽光,可以將五色梅放在向陽處,陰蔽處會導致五色梅生長不良,影響開花。即使在盛夏高溫時節,只要將五色梅擺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五色梅也能正常生長。

  溫度:五色梅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在冬季移置室內向陽處,若能維持15℃以上的室溫,植株可正常生長,如溫度較低,需控制澆水,停止施肥,讓五色梅進入休眠,8℃以上即可安全越冬。


五色梅

  施肥:五色梅花期較長,春、夏、秋三季每月均需追肥1次。在五色梅開花前20天,每隔10天噴施1次0.3%尿素,可使五色梅枝葉繁茂、花色豔麗。

  繁殖:五色梅的繁殖方法可用播種繁殖和扦插繁殖,一般以扦插繁殖為主。在早春剪取2年生健壯枝條,插入沙床中。五色梅極易生根,接觸泥土的枝條可自然髮根,因此五色梅的扦插繁殖非常簡單,剪下枝條即可成為新的植株。

  五色梅的生長習性

  五色梅喜歡溫暖、溼潤氣候,喜光,耐旱,不耐寒。五色梅適宜生長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五色梅喜歡陽光充足、溫暖的地方,室內盆栽養殖可將五色梅擺放在向陽的窗臺上。

  五色梅的花期在6-10月,五色梅花期悠長,花色豐富多變,有紅、橙、黃、粉、白等色,有的品種的五色梅在開花初期的時候花色為黃色或粉色,漸漸變為橘黃或橘紅,最後變為紅色,因而得名五色梅。

  五色梅形態特徵

  五色梅為常綠灌木,高1~2米,有時枝條生長呈藤狀。莖枝呈四方形,有短柔毛, 通常有短而倒鉤狀刺。單葉對生,卵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粗糙有毛,揉爛 有強烈的氣味,頭狀花序腋生於枝梢上部,每個花序20多朵花,花冠筒細長,頂端多五裂,狀似 梅花。花冠顏色多變,黃色、橙黃色、粉紅色、深紅色。花期較長,在南方露地栽植幾乎一年四季 有花,北京盆栽7~8月花量最大。果為圓球形漿果,熟時紫黑色。同屬150種,國內引進栽培 2種,園藝品種多個。蔓五色梅 ***L·montevidensis***半藤蔓狀,花色玫瑰紅帶青紫色。白五色梅 ***cv·Nivea***花以白 色為主。黃五色梅***cv·Hybrida***花以黃色為主。

  五色梅又叫馬櫻丹、臭草、七姐妹,為馬鞭草科直立或半蔓性灌木。花期5~10月,由多數小花密整合半球形頭狀花序;花色多變,初開時為黃色或粉紅色,繼而變為桔黃或桔紅色,最後呈紅色。同一花序中有紅有黃,所以有五色梅、七變花等稱呼。它的花具有吸引蝴蝶的誘因,每當花開時,會有許多蝴蝶翩翩而至。

  五色梅全株被短毛,有強烈氣味。葉對生,卵形或心臟形。在溫暖的江南各省,可常年開花。它花朵雖小,直徑不足1釐米,但由眾多的小花密整合團,組成頭狀花序,直徑可達4~5釐米。花序較為密集。花冠筒狀,雄蕊4枚。馬纓丹品種較多,以黃、紅、橙黃、紫、白等花色較常見。有些品種在開花期間、橘紅及紅色等混雜色。作為地被觀賞以黃花、紫花品種應用最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