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鴨掌木的養殖方法介紹

  鴨掌木,是被子植物門五加科下的一個物種,鴨掌木是為熱帶、亞熱帶地區常綠闊葉林常見的植物。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盆栽鴨掌木的養殖方法,歡迎閱讀。

  鴨掌木的生活習性

  喜溫暖、溼潤和半陰環境。鴨掌木的生長適溫為16~27℃。3~9月為21~27℃,9月至翌年3月為16~21℃。在30℃以上高溫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冬季溫度不低於5℃。若氣溫在0℃以下,植株會受凍,出現落葉現象,但如果莖幹完好,翌年春季會重新萌發新葉。鵝掌柴喜溼怕幹。

  鴨掌木的養殖方法

  鴨掌木喜溫暖、溼潤和半陰環境。鴨掌木的生長適溫為16~27℃。3~9月為21~27℃,9月至翌年3月為16~21℃。在30℃以上高溫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冬季溫度不低於5℃。若氣溫在0℃以下,植株會受凍,出現落葉現象,但如果莖幹完好,翌年春季會重新萌發新葉。鴨掌木喜溼怕幹。在空氣溼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況下,莖葉生長茂盛。但水分太多,造成漬水,會引起爛根。如盆土缺水或長期時溼時幹,會發生落葉現象。鴨掌木對臨時乾旱和乾燥空氣有一定適應能力。鴨掌木對光照的適應範圍廣,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陰環境下均能生長。

  盆栽鴨掌木的養殖方法:土壤

  鴨掌木要求土質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壤,盆栽一般可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園土加1/4左右的河沙或珍珠岩混勻配製,為使其肥沃另加少量餅肥末作基肥。

  盆栽鴨掌木的養殖方法:水肥

  春、夏、秋三季,每隔3~4天要澆水一次,水分不宜太多,否則會使根部積水腐爛。夏季生長期可適當每週進行一次施肥,用氮、磷、鉀等混合的肥料進行養殖。每年的春季,鴨腳木的新芽萌發前要換盆,去掉植物的舊土,換新的。如果植物是多年老株,在養殖的時候,需要適時進行修剪或者換盆。

  盆栽鴨掌木的養殖方法:陽光

  鴨掌木喜半陰,宜放在明亮散射光下蒔養。光線適宜時葉色油綠明豔,可較長期欣賞。冬季可將其移放到南窗附近培育,使其多接受些陽光照射則葉色光亮。最好每年春、秋兩季將花盆移至室外通風良好和適當光照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但室外養護期間一定要避免陽光曝晒,否則葉片易枯黃,降低觀賞價值。

  盆栽鴨掌木的養殖方法:溫度

  鴨掌木不耐寒,冬季室溫需保持在10℃以上;若室溫長時間低於8℃,葉片就會逐漸枯黃;溫度降到0℃以下則葉片脫落,莖枝幹枯而死。所以,冬季養護保持適宜溫度很重要。

  盆栽鴨掌木的養殖方法:蟲害

  主要有葉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1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蟲害主要有介殼蟲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另外,紅蜘蛛、薊馬和潛葉蛾等危害鴨掌木葉片,可用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殺。

  盆栽鴨掌木的養殖方法:修剪

  鴨掌木容易萌發徒長枝,因此,對成株需經常注意整形和修剪,才能保持株形整齊美觀。多年生老枝,株形長得過於龐大時,可在每年新芽萌發之前結合換盆進行重剪,剪去上部枝葉和一部分老根。

  盆栽鴨掌木的養殖方法:繁殖

  ①扦插繁殖:在4~9月進行。剪取1年生頂端枝條,長8~10釐米,去掉下部葉片,插於沙床,保持溼潤,室溫在25℃左右,插後30~40天可生根。 ②播種繁殖:4~5月採用室內盆播,發芽適溫20~25℃,保持盆土溼潤,播後15~20天發芽。苗高5~8釐米時移4釐米盆。

  鴨腳木的修剪方法

  鴨腳木幼株疏剪、輕剪

  鴨腳木的幼株還未成型,在此時進行造型是最合適不過了。方法很簡單,只要及時將過密的枝葉,或者生長不均勻過長的枝條剪掉即可。

  鴨腳木老株重剪

  生長4~5年的老株,枝幹粗壯,株形較大,需要進行重剪。如圖:

  鴨腳木已經生長了7年,已經瘋長,外觀已經亂的不成樣子,嚴重影響美觀。此時可在春節結合換盆進行修剪。換盆時,修剪老根,將過高的枝條剪短,促進新枝萌發。

  另外還可將外擴的枝條用繩子捆紮,使其向上生長。

  鴨腳木扦插枝環割

  許多家庭中的鴨腳木都是扦插得來的,枝幹的基部葉片較少,並且隨著時間增長會越來越長,影響美觀。

  在圖片中畫框的位置用刀片把枝條劃幾下***豎劃、環切任意,以不傷害植株生命為準,就是把表皮稍弄傷***然後堆上土把它以下的部分全用土圍住,過一段時間等傷口處長出新根再把最下面原來的根剪除,重新栽種即可。這樣即降低了它的高度,又不影響以上部分的造型。

  鴨腳木葉子掉光的修剪方法

  家庭常常會遇到鴨腳木掉葉子的情況,頂端的葉片全部脫落,底部有少許葉片,此時就從上面一半的位置進行短截促其萌發新枝,剪下的枝條也可以扦插,生根後會變成新的植株,短截一般在夏季進行。


猜你感興趣:

1.鴨腳木的養殖方法及其注意事項

2.鴨腳木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3.鵝掌柴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4.辦公室盆景的擺放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