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樂能夠提高記憶力嗎

  現在隨著年齡的變化,記憶力也受到了波動,很多人也開始尋求起提高記憶力的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提高記憶力的小辦法

  羅扎諾夫音樂

  節奏與α腦電波是一致的,或者說這類音樂的速度與大腦處於放鬆活躍狀態下的波長是相似的,它能使身體和大腦和諧一致。如果在這類音樂的伴奏下,有人將資訊讀給你聽,資訊就會飄進你的潛意識裡,你就能更快地學習了。快速學習法專家把這類音樂的作用概括為三個:幫助你放鬆;啟用右腦接收新資訊;幫助你將資訊移入長期記憶庫。

  莫扎特音樂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報道,羅謝及其合作者最近在舊金山舉行的認知神經學研討會上說,莫扎特奏鳴曲也能提高大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他們在新研究中發現,聽了莫扎特奏鳴曲的大鼠,其大腦海馬區內刺激和改變腦細胞聯絡幾種基因的活躍水平有明顯提高。

  這些基因分別負責生成一種神經生長素、一種與學習和記憶有關的化學物質以及一種神經突觸生長蛋白質。研究人員希望,這一發現有助於為阿爾茨海默氏症和其他神經退化疾病的患者設計音樂療法。此前一些科學家認為,“莫扎特效應”的產生只是因為音樂能讓人的情緒變好,或者這與莫扎特作品獨特的節奏有關。有研究發現,這些節奏與人類大腦的一些節奏週期相符。

  巴洛克音樂

  研究表明只有符合50一70拍的巴洛克音樂才能使大腦、進入α波狀態,因為50-70拍巴洛克音樂的波長與大腦的學習之波α波的波長相吻合。也只有在良好的、科學的背景音樂下,人們才能最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使大腦清醒、思維機敏、學習潛能得到很好的開發。證明了音樂的確可以緩解大腦疲勞、增強記憶力,從而使人們在學習中達到最佳狀態。

  實際上,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系統的專家們也早就把音樂結合到了精英特軟體的學習中去了。方法是:在速讀訓練開始前,點選“靜心調息“,伴著3分鐘巴洛克音樂和圖畫配合語言調息,從而幫助學員靜心調息,集中注意力,進入最佳α腦電波學習狀態。

  提高記憶力的小建議

  01 集中注意力8秒鐘

  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這正是這條建議如此重要的原因:當你真的需要記住一件事時,至少集中注意力8秒鐘。

  當你深陷無數件事急於完成時,這看起來似乎是一段很長的時間,但是是值得的。研究顯示,大腦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最短也需要8秒。

  02 不要隨便換環境

  我們都有過進入一個房間突然發現忘了自己剛才在想什麼的狀況。別擔心,你並沒有變得更健忘——你的大腦很有可能只是因為走過一扇門就空白了。

  研究者們發現,不管是在虛擬還是現實世界,相比於在同一個房間中,實驗受試者在穿過一扇門後更容易忘掉剛剛在罐子中放入了什麼東西。科學家們還不能解釋其中原因, 但進入一個新地方似乎會重啟我們的記憶。

  03 握拳

  如果你在學習中記不起東西,用力攥緊拳頭。正確的握拳姿勢可以顯著提升大腦提取資訊的能力。

  研究顯示,如果你是右撇子,在試圖回憶起一件事之前你應該右手握拳。然後你開始回憶,並握起左拳左撇子則相反。保持這樣的姿勢呆一會,研究發現握緊拳頭45秒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04 鍛鍊

  我們不得不承認,科學認為鍛鍊在解決任何問題上都很重要,記憶力也不例外。身體活動加強腦的活躍和供氧程度,甚至也許還可以促進大腦中負責記憶的細胞 的成長。

  一項研究發現,女生們在輕度運動之後能更好地回憶起事情。一陣簡短的快走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但長期堅持更加有效:另一項研究發現女生在堅持鍛鍊 6個月後語言和空間記憶力都會顯著提高。

  05 睡覺

  幾乎所有人都嘗試過在大考之前整夜不睡。但即使你不斷把知識塞進大腦到最後一分鐘,學到黎明也不如睡個好覺更有益。

  研究發現,你睡著時大腦的活動實際上能更好地幫你在第二天進行回憶。你醒著的時候大腦總是被不間斷的資訊轟炸,它會用你睡著的時候去處理這一切,這才是它擺脫沒用的資訊並重復記憶重要事情的時候。

  大腦在睡覺時把資訊強化為長期記憶。如果你一直醒著,這件事它就無法完成。

  06 聯絡

  一般每個人的記憶單元都是7個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建立聯絡的方式來增加記憶單元的內容,比如我們在記憶電話號碼時,如果一位一位的去記憶會很難記,但是通過三個數字一組的方法記憶起來比較簡單,很多孩子在背誦課文時,常常是單個詞的記憶,但如果理解了整個句子,再去記憶就很簡單。

  07 知道什麼時候該聽音樂

  很多人都喜歡在工作或學習時放點音樂。在閱讀之前,聽點音樂的確有助於記憶。但一旦開始工作,把耳機摘下來吧。

  研究者們發現學習的時候聽任何噪音,包 括音樂,都會分散注意力,讓你日後能回憶起的東西更少。你是否喜歡這段音樂根本無關緊要,在分散注意力上,這和有人對你大喊隨機數字沒有什麼分別。

  一開始在完全安靜的環境中學習似乎很奇怪,但科學告訴你長遠看來這是有益的。

  08 大腦會自我歸類,並且需要重複

  當孩子學習新東西時,要提醒自己聯想到了什麼,因為大腦能把你以前掌握的知識和新知識聯絡起來,幫助孩子記憶。

  要不時的回顧和溫習,因為多次看同一事物能加深印象,但只看一次卻往往容易忘記。

  而且每次回顧間隔的時間越短,記憶的效果越好。

  09 理解是最好的記憶

  就記住某個知識來說,簡單地背一背肯定是比較容易的,拿起來就能背。但是,說到效果卻是很差的。從記憶的形式來說,流於字面的記憶是淺層次的,它們就像是一些資訊在人的大腦裡面飄過去一樣,要留下深刻的痕跡很難。

  記住只是短時間的事,忘掉才是不可迴避的現實。時間一長,對於學生真是一件很受打擊的事,自然而然就把問題歸咎於自己記憶力不行。實際上並非如此,問題出在記憶的方式不對,對於高中生,應該採取理解性記憶。對此,一句話便能概括理解記憶的核心——在記住是什麼之前,先弄清楚為什麼。

  理解性記憶是深層次記憶,能夠很好地讓記住的新知識融入到已知的舊知識中,在回顧的時候可以憑藉聯想法就很容易想起來了。

  10 放平心態

  有記憶就有遺忘,忘記是件正常的事。

  心理學上有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實際學習中的確如此。過目不忘的人有,但是極少,那些學識淵博、能記住很多東西的達人,都是經歷了一番苦學苦練才做到的。就以錢鍾書為例,錢老學貫中西,精通數國語言,為世人稱道,但是錢鍾書為做學問而積累下的大量筆記本也令人震撼。畢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先記錄下來,不停複習與記憶才是最佳方法。

  遺忘是不可避免的,有很多客觀原因,所以就用平常心來對待吧。特別要說的是關於記英語單詞,最能體現這樣的心態,記了就忘是每個人的常態,所以不必為此深感無奈。因為背單詞在大多時候都是枯燥的,一個個的單詞都是簡單的符號,除了個別能用到技巧和聯想以及構詞法外。要記住這些沒有實際意義的符號,的確很難,只能靠反覆才能不斷鞏固記憶。

  忘了就去記,而且越早越主動越好,無關聰明與否,也別去誇大問題。在我看來,記憶關乎心態,更關乎一個人的毅力,持之以恆,必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