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傷膝關節嗎

  羽毛球是項國際性的運動專案,打羽毛球的人很多。中間一個球網,一邊一人對打,也可以是一邊2個人雙打。那麼?下面小編為你介紹。

  

  1、

  打羽毛球傷膝關節。膝關節是皮包骨結構,皮下脂肪少,主要是一些韌帶組織,韌帶下面是滑膜。這種結構欠穩定,滑膜的解剖位置又淺,膝關節卻又承擔著人體的大部分運動,因此受傷比較常見。在全身187個滑膜關節中,膝關節的滑膜是面積最廣、最複雜的滑膜。

  2、打羽毛球的幾大好處

  舒筋活血。羽毛球同籃球、網球、乒乓球一樣,是個較強體力的運動,技術佔40%,體力佔60%,哪怕是寒天凍地,一場球打下來全身會出汗,春天秋天就更厲害了,對身體起到調整和平衡的作用,促進新陳代謝,對預防心血管病,強身健體非常有益。

  治頸椎***肩周***病。參與羽毛球運動,要用手肩膀協調出動,拼命抽球,你的頭要抬、肩要動,每天堅持打球一小時以上,骨質增生很難形成。因此,頸椎、肩周病很難產生。

  排毒養顏。長期打羽毛球的同志胖子比較少,走路輕鬆,人變得較年輕。每天出汗把身體毒素排出,使你大小便通暢,叫你汗流浹背,體毒排洩,對預防痛風病很有脾益。

  3、打球的技巧

  羽毛球怎麼拿都可以。發球的首要條件是在於精確,所以只要能夠使球穩定,任何拿法都行。而通常拿羽毛球的方法可分為下列兩種:以手指輕捏羽毛頂端,球託部分向下。或以五指輕握住球的球託上方,球託部分向下。不管用哪一種方式拿球,平時都要訓練到能夠在一定的位置擊中球。

  握拍手儘可能保持放鬆,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手腕的力量。

  力爭在身體前上方擊球,千萬不要讓球落至頸部以下高度,否則回擊的球就沒有攻擊力。

  在單打時,除非扣球,千萬不要把球打在對方的中場,儘可能打兩角。

  擊球時必須掌握力道,等能控制球后,找人練習自己由四個角落分別打向對面球場的四個角落,因為打四個角落能讓對手跑最遠的距離。由後方二角打長球至對面後方二角,放□球至前方二角。由前方二角挑對面後方二角,放前方二角小球,共可衍生四四十六式打法。

  打羽毛球幾個注意事項

  合理掌握運動量,防止運動量過大。由於下肢前後左右不停地反覆多次奔跑,上肢無數次大力揮臂擊球,腰腹、軀幹處於連線上下肢運動、促使每個動作完成的必不可少的地位,所以運動中身體各部位負荷都大,如果運動量或內容的安排稍有不慎,某一區域性負擔過重,則會造成區域性的損傷,如多次進行大力殺球,則膝關節區域性肌肉負擔過重;多次進行上網步法練習,則膝關節區域性負擔過重。

  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運動中技術動作不規範、不符合人體生理特點,是造成運動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技術動作合理、準確,不但運動起來省勁、舒服、漂亮,而且不易受傷。相反,技術動作不合理、笨拙、,不但費力彆扭,而且極易受傷。如上肢擊球動作僵硬,用力不合理,不符合生理特點,易造成肩關節受傷。做上網步法時,如前腳掌著地、重心前衝,髕骨則易受傷。

  加強力量素質的訓練。力量素質是一切運動的基礎。力量素質好,特別是小肌肉群力量好,能有效預防損傷。相反,肌肉力量差、伸展性不好是致傷的一大原因,對於運動是易出現損傷、力量有相對較弱的身體部位,應注意提高其機能和承受運動負荷的能力。

  傷了膝關節該怎麼辦

  傷後數小時內:由於關節內滲出、腫痛明顯,應該即刻採用制動、冷敷,以及加壓包紮、抬高患肢等一系列措施,嚴禁按摩和熱療。

  損傷24小時後:急性炎症消退,組織進入修復過程,可持續1~2周。這時可以採用熱療、按摩、藥物等多種方法進行交替治療,以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促進組織新陳代謝。與此同時,可以安排小運動量的功能康復練習。

  損傷中後期:腫脹、壓痛等區域性症狀已經基本消失。此階段以功能鍛鍊為主,增強肌肉力量,恢復關節活動度,鬆解粘連。

  術後當天即可開始康復訓練:膝關節損傷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損傷雖然癒合了,但損傷部位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頑固性粘連,嚴重的會阻礙關節活動。由此,患者不得不面對雖然手術成功但關節功能無法恢復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