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大腦發育吃什麼食物

  小孩大腦發育時需要給他補充什麼食物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吧!

  小孩大腦發育吃的食物

  一、核桃

  構成人腦細胞的物質中約有60%需要不飽和脂肪酸 ,而核桃仁中恰好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在40%-50%的。因此,提升兒童智力發育,常吃核桃仁很有益處。

  菜譜小抄:核桃派

  材料:低筋麵粉200g,黃油120g,雞蛋60g,糖粉80g,鹽2g,核桃碎250g,麥芽糖50g,白糖30g,水適量。

  步驟:1、將黃油小粒加入過篩後低筋麵粉中,再加入到糖粉,加入雞蛋,將攪拌均勻的混合物用刀切的方法攪拌均勻;

  2、倒在案板上,聚成一團,用手和塑料切板聚攏麵糰,等麵糰聚攏後再用切板再切成一半,將分割的一半在蓋上再重新切成一半,將重複幾次的麵糰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塑料保鮮袋中放入冰箱中鬆弛一個小時以上。,然後在預熱好190度的烤箱中,中下層,25分鐘;

  3、在鍋中加一點水, 加入麥芽糖和白糖,小火慢慢熬,直到鼓起大泡,加入少量的麵粉攪拌均勻,再加入核桃碎,慢慢的攪拌均勻,讓每一顆核桃碎都沾滿糖稀;

  4、盛入碗中後再將它們分別放入烤好的派皮上。

  二、鵪鶉蛋

  鵪鶉蛋是一種天然補品,具有強身健腦功效。有心的媽媽甚至可以用鵪鶉蛋代替雞蛋來食用。資料顯示,每百克鵪鶉蛋含水分72.9克、蛋白質12.3克、脂肪12.3克、碳水化合物1.5克、鈣72毫克、磷238毫克、鐵2.9毫克、尼克酸0.3毫克。而且維生素A、維生素B含量也很高,它的卵磷脂含量比雞蛋高34倍。特別適宜營養不良、易感冒的寶寶食用。儘管鵪鶉蛋營養價值極高,但也不宜過多食用,有營養師建議,小孩子每天食用25克到50克。

  菜譜小抄:五香鵪鶉蛋

  材料:鵪鶉蛋400克、姜塊少許、 香葉2片、八角2個、桂皮1小塊、蔥頭2根、冰糖幾顆、清水適量、醬油、生抽、鹽1小勺

  步驟:1、鵪鶉蛋清洗乾淨表面後,放入鍋中煮熟***水開後3~5分鐘***;

  2、煮熟的鵪鶉蛋撈出來放置保鮮盒中,裝入冷水;

  3、蓋上保鮮蓋,稍用力上下左右搖幾下,蛋殼破裂即可;

  4、將處理好的鵪鶉蛋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所有的配料;

  5、放入兩勺醬油、一勺生抽、一小勺鹽;

  6、中火煮5~6分鐘,關火後繼續讓鵪鶉蛋在鍋中浸泡兩個小時以上,想吃的時候隨便取出來即可,不過一次不能吃太多哈,一天的量不超過5個為好。

  三、黃花菜

  黃花菜是營養學家們一致認定的“健腦菜”。含有的蛋白質、脂肪、鈣、鐵是菠菜的15倍。所以,黃花菜吃起來口感爽脆,兒童常吃黃花菜對健腦非常有幫助。

  菜譜小抄:黃花菜炒木耳

  材料:黃花菜1斤,幹木耳50克,瘦肉100克,鹽2克

  步驟:1、焯好的黃花菜撈出來泡在涼水裡兩小時,去除秋水仙鹼,讓食用更健康;

  2、泡黃花菜的間隙,泡幾朵木耳。泡好後清洗乾淨,撕成小塊。瘦肉切絲,黃花菜捏幹水分;

  3、鍋內放油燒熱,放入蔥花爆香,把肉絲先下鍋煸成白色,然後放木耳煸炒;

  4、下黃花菜、加入少許湯、精鹽,炒至黃花菜入味,出鍋即可。黃花菜炒木耳如果不加肉就是著名的齋菜。

  四、魚肉

  “多吃魚,長大才聰明”。相信我們小時候都聽過老人這麼說,並且它基本正確:魚肉真的是能讓寶寶更聰明的食物呢。但須一定要注意,年齡較小寶寶食用時,防止讓魚刺卡住喉嚨。

  菜譜小抄:銀魚炒雞蛋

  材料:銀魚200g,雞蛋100g,油、鹽、蔥花、味精、蒜片各適量。

  步驟:1、銀魚可先在涼水中撈一遍,清除掉其中的雜質,瀝乾水分;

  2、把雞蛋直接打入銀魚中;

  3、加適量蔥花和水、鹽、味精,攪拌均勻;

  4、起油鍋,油熱後加蒜片爆香;

  5、然後把攪拌好的銀魚下鍋大火翻炒至成型,出湯汁後即可出鍋;

  五、小米

  小米中富含的維生素B1和B2分別高於大米1.5倍和1倍,其蛋白質中含較多的色氨酸和蛋氨酸。臨床發現,兒童常吃小米有補腦益智的輔助功效。因而,被營養學家稱之為健腦主食。

  菜譜小抄:蓮子小米粥

  材料:蓮子25克,小米50克,飲用水適量,枸杞少許

  做法:1、小米蓮子分別洗淨,放入大碗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電燉盅隔水燉煮3-4小時;

  2、小米軟糯,蓮子酥爛,出鍋,盛出,以枸杞點綴。

  小孩大腦發育玩的遊戲

  遊戲一:我和皮球做朋友

  玩法一:媽媽雙腳分開當球門,爸爸、寶寶輪流左腳來射門,比一比誰的命中率高。

  玩法二:爸爸、媽媽和寶寶輪流左右手拍球。可以提出不同的指令,如:“把球拍得最高”或“把球拍得最低”。

  玩法三:將球用繩子固定在比寶寶高出10~20釐米處,請寶寶雙腳向上跳,用頭頂球,頂到的計數,積累到一定的數字獎勵一張貼紙。

  玩法四:寶寶按照指令左右腳配合撥動地上的球,或往前或往左、右走,最後把球送回指定的“家”。

  玩法五:地上擺好4~8個絨毛玩具,爸爸、媽媽和寶寶比賽,左手對準目標滾動小球,玩具倒下的最多為勝。

  提示:這種球類遊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在四肢運動與腦神經系統反覆作用過程中,促進大腦皮層和神經細胞的發展。

  遊戲二: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編成歌曲,和寶寶邊唱邊玩。比如,刷牙、洗臉、吃飯,我們可以把這些活動和我們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編在一起來唱:我們-快來-刷-牙,我們-快來-刷-牙,我們-快來-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能發展寶寶的節奏感和創造能力。

  遊戲三:會滾動的箱子

  玩法:把家裡買回來的電視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紙皮包裝箱留下,讓寶寶鑽進去縮緊身體,然後滾動紙皮箱子,寶寶會樂不可支。為了避免傷著寶寶,爸爸媽媽最好在每次滾動箱子之前大聲問他:“準備好了嗎?”確定他做好了準備才開始,滾動的幅度也可以根據寶寶的適應情況而調整。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可以鍛鍊寶寶的身體平衡感,也能發展寶寶的右腦功能。

  遊戲四:少了什麼,多了什麼

  玩法:給寶寶看一張圖片,上面有動物、食物、用品等。讓寶貝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然後再換另一張,上面比第一張有增有減,讓寶貝說說少了什麼,多了什麼。

  提示:左腦的記憶為“背記能力”,遺忘率很大,而右腦的記憶是以形象記憶為主,它包含有形狀認識力和型別識別力。3歲以上的寶寶已經有了形象記憶和型別識別的基礎,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進行記憶訓練遊戲。

  遊戲五: 猜一猜,找一找

  玩法:爸爸媽媽準備幾幅虛線圖,讓寶寶猜一猜是什麼,然後再做連線練習,看看猜得對不對;也可以讓寶貝找一找隱藏起來的圖形,如:蝴蝶隱藏在蝴蝶花中,讓他找找,畫面上有幾隻小蝴蝶,幾朵蝴蝶花;或把一張複雜的圖片給寶貝看,裡面有人物、動物和色彩的變化,先讓他看整體,再把區域性給他看,讓他說說這是整體的哪一部分。

  提示:這種藉助圖式思考的遊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在大腦的認識功能中,先著眼區域性後顧及整體是左腦功能,而先認識整體再類推區域性是右腦功能。圖式思考遊戲可使左右腦功能更加協調地溝通。

  遊戲六:蘋果樹

  玩法:從年曆上找出有一棵樹的圖畫,讓寶寶剪一些蘋果貼在樹上,注意:剪和貼都由寶寶自己來做,不要要求寶寶剪得像或貼得漂亮,只要他願意自己動手進行創作,父母就要表現出很欣賞的樣子。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能發展寶寶的動手能力和左右手的協調能力。

  遊戲七:美麗的手鐲

  玩法:把用過的信封留下,橫剪成一個一個環,然後和寶寶一起在環上畫自己喜歡的圖案和顏色,把它套在手腕上當手鐲。媽媽先做一個以引起寶寶的興趣,然後放手讓他自己來做,以鼓勵為主,不要計較寶寶做得是否漂亮。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是多種感官配合的活動,既有手的動作,又有顏色的感覺、圖案的設計等等,對發展寶寶的右腦很有幫助。

  遊戲八:左右不一樣

  玩法一: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時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時屈無名指,動作可由慢到快。

  玩法二:指“五官”,拉著寶寶的一隻手,掌心向上,讓他的另一隻手的食指放在鼻尖、嘴、眼睛、耳朵上,鼓勵寶寶隨家長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變動位置。

  玩法三:摩腳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開始”時,左手前後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雙手習慣時再下口令“換”,左右手可交替進行。

  提示:這種不對稱動作的遊戲適合5歲以上的寶寶玩。寶寶在按指令做不對稱動作的時候,左右大腦會不斷地受刺激,使腦細胞擴大功能範圍,以增強腦的發育。

  促進小孩大腦發育的方法

  1、玩猜謎遊戲

  文字遊戲和猜謎能降低患痴呆症的風險。培養孩子玩填字遊戲和數獨遊戲,讓Ta愛上思考,不用再因為浪費時間而內疚了,要知道這是在“提升大腦”。

  2、用手指分辨硬幣

  隨時在口袋裡放幾枚不同面值的硬幣,沒事時拿手指的指尖去嘗試著分辨,這樣可以刺激大腦皮層,從而挖掘出大腦隱藏的一些能力。

  3、關掉聲音看電視

  阻斷聲音,僅靠畫面去分析電視里正在播放的內容。這樣做能刺激大腦皮層,並訓練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

  4、大聲讀

  朗讀的過程是把視覺刺激反饋給聽覺,並加以確認,它所帶給大腦的刺激要比默讀多得多,因此記憶也更加深刻。閱讀文字時,建議需要獲取資訊時選擇默讀,在分析或記憶資訊時選擇朗讀。

  5、學門外語

  大腦裡有一塊被稱為前額皮質的區域,它直接影響你的決策能力,而學習外語可提高這塊區域能力。

  6、帶孩子嘗試繞路走

  有空的時候可以嘗試一下繞路而行,即使迷路也沒關係。

  7、與孩子一起用左手刷牙

  大多數人都習慣用右手,右手運動是靠左腦支配的,因此人們平時對左腦使用得比較多。如果有意識地讓左手做一些事情,那麼對腦來說是一種新的刺激,而且利於開發你們的右腦。

  8、喝酸奶

  益生菌不但對腸胃好,而且還有助於控制焦慮情緒,使大腦在情感和記憶處理上都表現出更強的能力。

  9、轉移注意力

  站起身走走、爬爬樓梯、做做深呼吸或伸展運動。或許你已經意識到,在做這些放鬆的身體活動時你的大腦仍然會繼續處理上一個任務,有時甚至還能產生新的想法。

  10、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

  通過體驗未知世界,能讓大腦空間更加廣闊。去沒去過的地方,見沒見過的東西,可以使大腦保持新鮮的狀態。

  11、教孩子換個角度看問題

  有些東西即便絞盡腦汁也是想不出來的,你需要嘗試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問題,這樣大腦也會越來越靈活。把這個好方法教給孩子吧。

  12、多咀嚼

  咀嚼次數越多腦部的血流量增加得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