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介紹

  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成立於2010年12月,是我國第一家國有玻璃專題博物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希望能幫到你。

  一、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簡介

  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成立於2010年12月,是我國第一家國有玻璃專題博物館。

  博物館展覽的主題展示為"天地凝光",分為"古代玻璃及發展","中國玻璃工業搖籃","中國當代玻璃工業","璀璨神奇的玻璃世界"四個展示區域。

  博物館的展品,品類繁盛、傳承明晰,既包含我國玻璃文化開端,又涵蓋我國曆代玻璃工藝的演變,更有玻璃工業輝煌鼎盛時期的生產狀態。即有反映民俗文化的琉璃飾品,又有體現當代藝術的玻璃藝術珍品,更有匯聚異國風情的舶來異寶,充分顯現了玻璃在民眾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與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

  二、博物館的歷史

  秦皇島是我國唯一一個以皇帝帝號命名的城市,它有著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底蘊,自古就有"兩京鎖鑰""薊遼咽喉"之稱。1922年,"中國玻璃工業搖籃"耀華玻璃廠在此設立廠,開亞洲玻璃工業之先河,"玻璃城"因此得名。2008年,隨著城市的發展,耀華玻璃廠整體"退城進郊",為記錄這段歷史,部分工業建築被保留下來。2006年該遺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秦皇島玻璃博物館就是依託這個有著近百年曆史的耀華廠遺址建造而成。經兩年籌備,兩年建設,2012年8月6日面向公眾開放,至今已接待參觀者12萬逾人。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是我國首家國有玻璃專題博物館。精美的展陳,高等級的藏品,特別是玻璃文物數量是業內之最,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並獲普遍認可。

  走進展覽,感受玻璃歷史的神奇。

  縱觀展覽,《天地凝光》基本陳列是對玻璃歷史、玻璃工藝、玻璃藝術的綜合性展示。共分"古代的玻璃"、"中國玻璃工業的搖籃"、"中國當代玻璃工業"、"璀璨的玻璃藝術"四個部分。布展面積1500平方米,總投資人民幣1500萬元。一千多件文物全面、生動地展示我國玻璃文化開端,演變、發展及不同時期的生產狀態。上展展品既有體現當代藝術的玻璃藝術珍品,又有反映民俗文化的玻璃飾品,還有匯聚異國風情的舶來異寶,充分顯現了玻璃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與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

  ***一***序廳設計,匠心獨運。中央主題雕塑"天地凝光",表現了玻璃源於天地,經火淬鍊最終形成的過程。周圍的壁飾景觀"光明之窗"在蒼穹意味的弧面牆體上,柔和悅目的各色光芒透射而出表現了玻璃帶給世界光明未來的美好寓意。***照片:序廳-天地凝光***

  ***二***古代玻璃,中西分明。古代的玻璃展區共分西方古代玻璃與中國古代玻璃兩單元。以藝術場景《西亞玻璃產生的傳說》作為展覽的起點。西方古代玻璃展櫃展示了古西亞出土的橫貫4000年曆史的 "釉沙"" 卷芯""模製""吹制"幾大工藝的代表作。景觀牆"中世紀教堂彩繪玻璃"主要表現中世紀歐洲玻璃工藝演變與玻璃藝術同宗教的融合。一組西方使節進獻清代皇帝的玻璃工藝品,將中西方古玻璃展區自然連結,邏輯嚴謹。中國古代玻璃展示從西周開始直至明清,這些文物精品讓中國古代玻璃歷史發展脈絡清晰可見。通過顏神鎮街面場景復原,直觀再現了明清時期的玻璃之都--博山顏神鎮的市井風貌,集歷史真實與藝術魅力於一身,渲染了整個展覽的氣氛與節奏,配合古代玻璃文物展品,還原了我國古代玻璃生產的歷史記憶。玻璃在我國古代不但是物質範疇的珍寶,更被歷代文人墨客、高僧大德賦予文學、宗教色彩。《漢樂府》曾將玻璃做的耳飾比作明月,故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的佳句。玻璃古時又稱"琉璃"是佛教"七寶"之一、"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館內一組佛塔地宮出土的玻璃葫蘆,是盛放佛骨舍利的至高容器。佛教認為琉璃是千年修行的境界化身。在所有經典中,都將"形神如琉璃"視為是佛家修養的最高境界。《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在某種意義上說,玻璃是一種人格、一種精神、一種境界的象徵。明澈的玻璃寄託了人們的美好心願。***照片:古代的玻璃展區、古代玻璃生產重鎮顏神鎮--街景圖***

  ***三***近代耀華,產業搖籃。中國玻璃工業的搖籃展區,主要介紹耀華玻璃廠的發展及輝煌歷程,通過耀華廠歷史文物、珍貴照片、生產工具所組成的展覽詳細記錄和重溫了那段民族工業跌宕起伏的歲月。耀華玻璃廠與中國近代工業有著同樣的命運。在"實業救國"口號中建廠,解放前的各個時期無不體現出先天不足的民族工業與外國資本的抗爭與妥協。從"中比合辦"到"日本強佔"再到"官商合辦"時期的一本本會議記錄提醒著觀眾我國民族工業曾在三座大山的夾縫中圖存。幾十年的蹂躪、幾十年的抗爭,終於在1949年的那一天揚眉吐氣,我國玻璃工業的近代史,幾乎就是中華民族近代史的縮影。浩蕩歷史,風雲際會。從"十年建設"到"改革開放",從"公有制"到"股份制"改革,從"弗克法"和"浮法"兩種玻璃製作工藝的改革到等比例生產線電子模型的應用。從猶如穿越了時空,一段段自豪與憂傷如歷史的海浪衝洗著記憶的沙灘,留下了滿岸的瑰寶,一路觀賞,一路創造。

  ***四***新興產品,發展演變。隨著我國玻璃行業的發展,各種玻璃企業如星火燎原在中國大地開花結果,玻璃產品的種類愈加繁多。為適應生產、生活對玻璃的需要,玻璃被再加工為器形不一的新型產品。新產品的產生源不同行業於對玻璃特殊材質的需求,其具有透明、導熱、絕緣、耐腐蝕的特點,註定成為難以替代的材質。所涉及行業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汽車、建築、醫療行業;涉及國計民生的交通運輸、礦業、倉儲行業;探索未知的宇航、潛水、微電子行業。它是一種神奇的材料,新的屬性等待我們繼續發現,空白領域需要我們繼續探索。中國當代玻璃工業展區的展品組合是當代博物館綜合展示的典型之作。這組由大展櫃、合成圖和26類311件玻璃展品組成的大型組合展示,藝術而震撼地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當代玻璃工業的輝煌成就。其中防彈玻璃、自潔淨玻璃、航天玻璃等多項產品填補了中國玻璃工業的空白,向公眾傳達了玻璃的產生、發展、應用的科普知識。

  ***五***玻璃藝術,璀璨神奇。玻璃藝術展示是整個展覽重心,也是博物館整體格調的提升與昇華。這裡雲集了清華大學、上海大學、琉璃工房、臺灣琉園、吳子熊博物館、百工坊等國內頂級玻璃藝術團體、學術機構、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完美詮釋了玻璃的變幻多端、風情萬種的藝術特質。琳琅滿目的當代玻璃藝術品或意象清新、質樸自然,閃爍著記憶的溫暖,或造型誇張、動感靈氣,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文化藝術的進步需要作品的展示交流,更需要對傳統藝術精華的傳承。若細細回味,幾千年的玻璃工藝發展史,絕不乏讓世人驚歎的文化亮點。展區內特別增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櫃陳列的兩組鼻菸壺內畫藝術品、玻璃燈工藝術品。橫貫兩百年,方寸之間陳述著不同時期的故事,這是對從明清流傳至今的內畫藝術的瞻仰,更是對周樂元、陳少甫等清代內畫工藝大師與當代玻璃工藝傳承人的禮敬。用心感悟,用心交流。為增加博物館的趣味性與參與性,這個展區精心設定了玻璃現場製作、玻璃彩繪、玻璃串珠、萬花筒等形式多樣的互動環節,每到節假日,這裡精彩紛呈、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