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常見疾病診療

  寶寶的發育還不完善,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外來的病菌,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兒科常見的疾病診治吧。

  兒科常見的疾病診治

  —、發熱

  小兒正常體溫常以肛溫36.5-37.5℃,腋溫36-37℃衡量。通常情況下,腋溫比口溫***舌下***低0.2-0.5℃,肛溫比腋溫約高0.5℃左右。目前主張測腋溫,若腋溫超過37.5℃,且一日間體溫波動超過1℃以上,可認為發熱。

  ***一***發熱程度分級

  1、低熱:37.5℃-38℃;

  2、中等熱:38.1℃-39℃;

  3、高熱:39.1℃-41℃;

  4、超高熱:41℃以上。

  ***二***病因

  經過細緻的體格檢查,根據一些體徵能幫助找到小兒高熱的誘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若患兒面板出現皮疹,可能為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例如幼兒急疹、麻疹、風疹、水痘、手足口病等;

  2、若發現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可能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

  3、若伴有咳嗽,肺部聽診聞及痰鳴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肺炎的體徵;

  4、若發現淺表淋巴結腫大,應考慮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面板黏膜淋巴結綜合徵,亦應該注意結核、白血病和惡性淋巴瘤;

  5、腹部有明顯的壓痛或其它體徵,應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闌尾炎、腸梗阻等。

  ***三***急救措施

  將患兒置放於環境安靜、陰涼、空氣流通處,解包、鬆衣散熱。

  1、冷敷:可用冷溼毛巾敷額,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塊外裹乾毛巾敷頭、頸,還可加敷腋窩和腹股溝則效果更好。

  2、醇浴:將75%酒精兌水一倍稀釋,用小毛巾蘸溼擦抹頭、頸、腋窩、胸背和四肢。若小兒四肢冷或擦抹後面板起“雞皮”,應改用稍低於面板溫度的溫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紅轉暖。

  3、在作物理降溫的同時還要服退熱藥,有高熱、抽筋病史的同時加服鎮靜藥。當家離醫院遠而交通又不方便的,遇高熱最好不要不管一切往醫院跑,可以先在家中作上述緊急處理。

  4、藥物降溫法:不可隨便使用退熱藥,若體溫不超過38℃,無需服藥,要注意觀察。對早產兒,小嬰兒與體弱兒一般不用藥物降溫。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是一種比較安全的退熱藥,是兒科臨床最常用的退熱劑,劑量為每公斤體重10-15毫克,4-6小時一次。布洛芬***恬倩、美林***適用於6個月以上兒童,劑量為每公斤體重5-10毫克,每6-8小時一次。24小時內不超過4次。

  由於高熱容易造成脫水,也因服退熱藥大量出汗時體內喪失水分就更多。脫水不僅使退熱困難,還會影響新陳代謝和血液迴圈,發生酸中毒等。因此必須鼓勵患兒多飲水。一般發熱對身體組織器官的影響不大,且能加速抵抗力的產生。但當體溫超過40°C時,體內蛋白質會發生分解,引起腦水腫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腦病後遺症。因此,孩子出現40°C以上高熱就必須緊急處理。小嬰兒可能由於高熱會引起心跳加快,還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等。對於高熱不退、有驚厥病史者及小嬰兒及時送醫院進一步診治。

  ***四***預防

  1、加強鍛鍊,多進行戶外活動,提高免疫力。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藥物。

  2、氣候轉變時及時增減衣服,防止過冷或過熱。

  3、流行期間少帶小兒去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感染機會。

  4、經常開窗,流通新鮮空氣。衣著要涼爽透氣,切忌採用捂被子發汗。

  5、及時接受預防注射,減少傳染病發生。

  二、咳嗽

  小兒咳嗽是一種防禦性反射運動,可以阻止異物吸入,防止支氣管分泌物的積聚,清除分泌物避免呼吸道繼發感染。任何病因引起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均可引起咳嗽。

  ***一***治療小兒咳嗽的誤區

  誤區一:小兒咳嗽與鼻塞、流涕沒有直接關聯

  小兒咳嗽時常有鼻塞流涕的症狀,但家長往往只針對咳嗽的症狀治療,殊不知鼻塞、流涕也是小兒咳嗽的主要原因。

  誤區二:小兒咳嗽要先用消炎藥

  很多家長認為小兒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要用消炎藥,其實這會對小兒帶來很多不利影響。小兒咳嗽不單是由呼吸道感染後炎症刺激引起的,過敏、煙塵、異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兒咳嗽,如果不能對症,服用消炎藥不僅對咳嗽的治療無益,而且還會產生胃腸道和腎臟的毒副作用。

  誤區三:小兒咳嗽可以使用成人止咳藥

  一些家長不懂得用藥之道,不瞭解兒童與成人的差別,誤以為小兒也可服用成人藥物,只要將用藥量減半或減少就行了,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小兒與成人不僅體重不一樣,更有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別,如小兒由於肝、腎等臟器發育不完善,酶系統發育不完全,對藥物代謝能力差,很容易發生不良反應,因此應該選擇專為兒童設計的產品。

  誤區四:認為小兒咳嗽很常見,咳咳就會好

  咳嗽是兒童非常常見的症狀,然而多數咳嗽都是某些疾病的訊號,尤其是兒童的呼吸系統發育很不成熟,有痰液的時候沒有辦法有效咳出痰液,而將痰液滯留在呼吸道,不僅加重炎症和咳嗽,還容易使病菌擴散至肺內其它部份,加重病情或引發併發症。因此,兒童咳嗽時應該及時查病因治療。

  以上就是對治療孩子咳嗽的誤區,現在應該是有了解了吧,一定不要忽視了對孩子的健康護理的注意,希望本文對您有幫助,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二***兒童止咳的飲食注意

  1、不吃花生、瓜子、巧克力等。因為這些東西含有較多的油脂,會引起痰液的滋生,另咳嗽加重。

  2、不吃冷、酸、辣的食物。原因是這些東西會對咽喉造成刺激,令咳嗽加重。因為這些刺激性的東西會讓痰不容易咳出。

  3、不吃補品。嗽未愈時應停服補品,以免補品留邪,使咳嗽難愈。

  4、不吃油煎炸食物。因為油炸食品會助溼助熱,令痰液滋生,讓咳嗽更難以痊癒。

  5、不吃魚腥蝦蟹。這些食品後會咳嗽加重,這與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對魚蝦食品的蛋白過敏有關。過敏體質的孩子咳嗽時更應忌食上述食物。

  凍瘡

  生凍瘡的原因

  凍瘡發生在寒冷的冬季,多發生在戶外玩耍、而沒有注意做防寒保護的寶貝。當身體較長時間處於低溫和潮溼環境,或手足暴露部位活動受限時,就會使體表的血管發生痙攣,血液流量因此減少,造成組織缺血缺氧,細胞受到損傷,尤其是肢體遠端血液迴圈較差的部位,如腳趾、手背、面頰、耳朵等,都容易長凍瘡。

  凍瘡的簡介

  被凍傷的部位一開始充血發紅,形成暗紅色的斑,並伴有腫脹、疼痛、發癢,尤其是一遇到熱時,又癢又脹十分不舒服;如果病變進一步加重,暗紅色的斑逐漸變成暗紫色,腫脹更為明顯,嚴重了會出現水皰。水皰可能會破潰,形成潰瘍面,這時,疼痛加重。通常,凍瘡會癒合得很慢,一直等到天氣暖和時才能好轉。

  3個防護策略讓寶貝遠離凍瘡

  1.帶寶貝去戶外活動時,一定要注意檢查寶貝穿著是否得當,如衣服是否防寒,特別是經常暴露的部位,可適當的塗抹護膚油以保護面板。

  2.寒冷的天氣寶貝在戶外玩耍時間不宜過長,也不要讓寶貝久坐不動,要經常觸控寶貝暴露部位的面板的溫暖情況。

  3衣服要寬鬆,最好是蓬鬆的棉服或羽絨服;儘量穿透氣效能好的鞋,同時要注意不要太小,否則將會影響腳部的血液迴圈而易發生凍傷;襪子要吸汗並及時更換,以免因潮溼凍傷腳。

  治療寶貝凍瘡3妙招

  1.寶貝患了凍瘡要及時治療,沒有破潰時在紅腫疼痛處塗抹凍瘡軟膏或VE軟膏。

  2.當有水皰和水皰破潰形成潰瘍面時,不要自己處理,以免處理不當加重病變。

  3.既往有凍瘡史的寶貝,可在冬天到來前採取以下措施:

  用茄子幹煎湯,浸泡容易發生凍瘡的部位,經過多次浸洗也可達到防止凍瘡發生及復發的作用。

  也可請中醫開一些草藥煎洗,可減輕癢痛。